APP下载

用羟考酮预防芬太尼所致呛咳的效果观察

2021-04-21毕继伟张耀贤孙静雪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阿片羟考酮芬太尼

毕继伟,张耀贤,孙静雪

(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深圳 518020)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止痛剂,是脑组织中阿片受体μ的强力激动剂[1]。该药起效迅速,药效持续的时间较短,可用于进行术中及术后镇痛,也可用于防止或减轻术后谵妄[2]。临床上常用芬太尼联合其他麻醉药物对进行手术的患者实施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但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易发生呛咳等不良反应。进行手术的患者若发生剧烈的呛咳会使其颅内压、眼内压及胸内压明显增高,导致其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3]。降低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呛咳的发生率能保障其麻醉的安全性,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原因是该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4]。羟考酮是一种半合成的阿片类中枢神经止痛药,具有镇咳的作用。本文主要是探讨为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使用羟考酮预防呛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择期手术的90 例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近期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2)临床资料完整。3)肝肾功能正常。4)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交流。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脑疾病。2)存在长期吸烟史。3)患有哮喘或近2 周内罹患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45 例患者,其中有男24 例(占比53.33%),女21 例(占比46.67%);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1 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3 岁,其平均年龄为(30.36±3.50)岁;其中体重最小的患者49 kg,体重最大的患者74 kg,其平均体重为(61.29±2.15)kg ;其中手术危险性(ASA)分级为Ⅰ级的患者有26 例(占比57.78%),为Ⅱ级的患者有19 例(占比42.22%)。观察组中有45 例患者,其中有男25 例(占比55.56%),女20 例(占比44.44%);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19 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0 岁,其平均年龄为(29.83±3.26)岁;其中体重最小的患者49 kg,体重最大的患者74 kg,其平均体重为(61.29±2.15)kg ;其中ASA 分级为Ⅰ级的患者有24 例(占比53.33%),为Ⅱ级的患者有21 例(占比46.6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禁食、禁水。在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进行血压(BP)、心电图(ECG)及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并为其建立静脉通道。为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5 ml 的生理盐水。为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0.1 mg/kg 的羟考酮(生产厂家:英国Hamol 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142)。5 min 后,为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3 μg/kg 的芬太尼(生产厂家: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054),在5 s 左右完成注射。2 min 后,再为患者使用其他麻醉药物进行麻醉[5]。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呛咳的情况。根据两组患者注射芬太尼后2 min 内发生呛咳的次数及呛咳持续的时间将其呛咳严重的程度分为四个等级。Ⅰ级:患者呼吸均匀,未发生呛咳。Ⅱ级:患者出现单次呛咳。Ⅲ级:患者出现多次呛咳,持续的时间<15 s。Ⅳ级:患者发生连续呛咳,持续的时间≥15 s。2)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T0)、注射羟考酮或生理盐水10 min 后(T1)、注射芬太尼2 min 后(T2)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P)。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呛咳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呛咳的总发生率及Ⅳ级呛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Ⅰ级呛咳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生呛咳的情况[n(%)]

2.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MAP 及HP

T0时,两组患者的MAP 及HP 相比,P >0.05。T1及T2时,两组患者的MAP 及HP 均有所降低,与T0时相比,P <0.05。T1及T2时,观察组患者的MAP 及HP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MAP 及HP(± s)

表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MAP 及HP(± s)

组别 例数 MAP(mmHg) HR(次/min)T0 T1 T2 T0 T1 T2观察组 45 91.28±7.09 90.28±6.59 72.39±4.69 79.84±5.21 75.64±3.59 70.65±5.34对照组 45 91.18±5.67 84.26±5.09 66.45±5.28 81.32±4.69 71.45±6.09 64.57±6.58 t 值 0.639 5.698 5.632 0.098 6.032 5.982 P 值 0.153 0.023 0.021 0.203 0.016 0.019

3 讨论

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阿片类镇痛药。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静脉注射芬太尼后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呛咳是此类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发生呛咳的情况与其体质、注射芬太尼的部位、速度、次数及剂量等因素有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呛咳会导致其胸内压及腹内压上升,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降低。尤其是存在开放性眼外伤、患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存在气道高反应的患者,发生呛咳会影响其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其发生并发症[6]。

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原因可能是:1)该药可激活患者气道中C 类神经纤维感受器及μ 受体,导致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7];2)该药可抑制患者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冲动的释放,使迷走神经在神经传导中占优势,增强传入信号,并作用于延髓咳嗽中枢,促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8]。近年来,临床上开始使用羟考酮为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预防呛咳[9]。羟考酮是一种半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该药能激动中枢神经系统和平滑肌内的μ 阿片受体及κ 阿片受体,起到镇痛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对羟考酮镇咳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部分学者认为,羟考酮能作用于延髓的咳嗽中枢,从而起到镇咳的作用[10]。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注射羟考酮或生理盐水10 min 后(T1)、注射芬太尼2 min 后(T2),观察组患者(使用羟考酮预防呛咳)的MAP 及HP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未使用羟考酮预防呛咳),P <0.05。这说明,为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使用羟考酮预防呛咳有助于保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羟考酮从静脉进入人体后可在5 min 左右起效。因此,本次研究中我们为观察组患者在静脉注射羟考酮5 min 后再注射芬太尼,获得了很好的镇咳效果。

综上所述,为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使用羟考酮预防呛咳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呛咳的发生率,减轻其呛咳的严重程度,且可有效控制其术中的MAP 及HP。

猜你喜欢

阿片羟考酮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硫酸吗啡控释片在癌性内脏痛患者治疗中的止痛作用及不良反应比较
阿片受体类型和功能及其在猪脑中的个体发育特点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羟考酮临床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