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21-04-21涂英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层瑞舒伐达拉

涂英杰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根据脑梗死发生的部位,可将其分为后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全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根据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cardioemboliccerebralinfarction,CECI)和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mall-artery occlusion,SAO)等,其中ACI 最为常见[1]。临床上治疗ACI 的原则主要是扩张脑血管、减轻脑水肿和脑缺血、改善微循环和动脉粥样硬化[2]。本文主要是研究用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CI 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收治的81 例ACI 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ACI 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病历资料完整;首次发病;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精神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者出血性疾病;患有其他类型的脑梗死(如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存在过敏体质;对依达拉奉或瑞舒伐他汀过敏;存在肝肾功能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随访脱落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0)。在41 例观察组患者中,有女性16 例,男性25 例;其年龄为41 ~78 岁,平均年龄为(60.33±3.59)岁。在40 例对照组患者中,有女性17 例,男性23 例;其年龄为43 ~80 岁,平均年龄为(61.26±3.75)岁。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溶栓(发病至入院时间超过4.5 h 的患者不能接受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凝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用瑞舒伐他汀(由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 mg/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10 mg/次,1 次/d,连续用药4 周。用依达拉奉(由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 mg/支)联合瑞舒伐他汀(其用法同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依达拉奉的用法是:静脉滴注,20 ml/ 次,2 次/d,连续用药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显著减轻,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其部分生活能够自理)和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减轻,其生活不能自理)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3]。总有效率=(有效例数+ 显著例数)/ 总例数×100%。(2)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3)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总分为100分,评分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总分为42 分,评分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的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数据录入专业软件SPSS 22.0 中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²,以(± 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相比,P >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减小,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s)

表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s)

组别 时间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mm2)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mm)观察组(n=41)治疗前 18.65±2.67 1.32±0.09治疗后 11.65±2.03 0.89±0.04 t 值 8.56 9.25 P 值 <0.05 <0.05治疗前 18.57±2.49 1.31±0.08治疗后 15.54±2.21 1.18±0.03 t 值 6.51 6.58 P 值 <0.05 <0.05 t 值治疗后组间比较 5.94 7.56 P 值治疗后组间比较 <0.05 <0.05对照组(n=40)

2.3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 评分与NIHSS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 评分与NIHSS 评分相比,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arthel 评分明显升高,NIHSS 评分明显降低,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 评分与NIHSS 评分(分,± s)

表3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 评分与NIHSS 评分(分,± s)

组别 时间 Barthel 评分 NIHSS 评分观察组(n=41)治疗前 40.52±3.72 20.51±1.51治疗后 78.44±4.62 7.83±1.16 t 值 10.32 10.57 P 值 <0.05 <0.05治疗前 41.37±3.49 20.42±1.54治疗后 65.12±4.28 11.85±1.25 t 值 8.25 7.84 P 值 <0.05 <0.05 t 值治疗后组间比较 6.15 5.91 P 值治疗后组间比较 <0.05 <0.05对照组(n=40)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4]。ACI 又叫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导致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在治疗ACI 时应尽量疏通患者堵塞的脑血管,恢复其大脑缺血区域的血流灌注,保护其脑神经,稳定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Barthel评分和NIHS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用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CI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瑞舒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调脂药,能增大肝脏内低密度脂蛋白(LDL)细胞表面受体的数量,加快肝脏对LDL 的吸收与分解,抑制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进而可起到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另外,此药还可对脂质浸润和泡沫细胞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稳定,以此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5]。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脑保护剂,可对自由基进行清除,对脂质过氧化反应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会对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分泌产生抑制,缓解脑组织损伤与脑水肿,减少迟发性神经元死亡[6-7]。

综上所述,用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对ACI 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缩小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同时有助于恢复其神经功能损伤,增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猜你喜欢

中层瑞舒伐达拉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