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

2021-04-21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克氏满意率踝关节

李 健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骨科,安徽 合肥 230000)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下肢骨折。此病可对患者踝关节的功能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对其行走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1]。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都是临床上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常用术式。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3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比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这105 例患者分为闭合组(53 例)和切开组(52 例)。闭合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9 例和24 例,其平均年龄为(51.8±14.6)岁。切开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8 例和24 例,其平均年龄为(51.6±14.8)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对闭合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适当外旋。对患者进行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使用手法复位法和点式复位法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然后使用C 形臂X 线机检查复位的效果。在确定骨折部位完全复位后,在患者胫骨的远端作一个0.5 cm 长的切口,通过此切口置入2 枚克氏针对骨折块进行临时固定,然后根据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使用1 ~2 枚螺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内固定。完成上述操作后,检查骨折块是否存在活动、固定不稳等问题,若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处理,直至骨折块被完全固定。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切开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适当外旋。对患者进行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根据患者踝关节骨折的具体位置选择手术切口的位置。一般来说,对于外踝骨折的患者,可将手术切口选在其腓骨下段的前缘(绕过外踝下端)。对于内踝骨折的患者,可将手术切口选在其内踝的前外侧(绕过内踝远端)。在选定的手术部位做一个弧形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外翻皮瓣,显露骨折处。用巾钳固定骨折块,对骨折端进行适度牵引,使骨折块下方的关节腔充分暴露。清除关节腔内的瘀血,分离踝关节骨折端间隙嵌入的软组织。用巾钳钳夹骨折块,对其进行复位。在确定骨折端复位良好后,在骨折块中心钻一个小孔,然后根据骨折块的大小,选用长度适当的克氏针或螺钉沿胫骨纵轴45°的方向对骨折块进行固定。完成上述操作后,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2 周时踝关节功能的评分和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其中,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的满分为100分。患者踝关节功能的评分越高,说明其踝关节的功能越好。本次研究使用我院自制的治疗效果满意率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该调查表有满意和不满意两个选项。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的比较

闭合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切开组患者,其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短于切开组患者,其术后2 周时踝关节功能的评分高于切开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d)术后2 周时踝关节功能的评分(分)切开组 52 62.48±7.16 8.25±1.41 87.12±3.14闭合组 53 22.41±2.95 5.71±1.02 90.10±2.53 t 值 21.56 3.08 3.59 P 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的比较

闭合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高于切开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的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上,踝关节骨折治疗的难度较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关节面和距骨滑车组成,其解剖结构相对复杂,而且需要承担身体的大部分重量[2]。踝关节一旦发生骨折,临床医生不仅要面对其复杂的解剖结构,还要考虑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以确保其在复位后能够承受身体的重量。2)踝关节的活动度较大[3]。临床医生在制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治疗方案是否会影响踝关节的活动度。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经典术式。该手术的原理是: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在踝关节骨折部位对应的位置做手术切口,显露骨折块并对其进行复位,最后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骨折块,使踝关节的解剖结构恢复正常。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该手术的原理是:在踝关节处于闭合的状态下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定位和复位处理,然后经小切口置入克氏针和螺钉对骨折处进行固定[4]。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创伤小。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遵循的是微创的原则,是在完全闭合的条件下对踝关节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然后通过一个0.5 cm 长切口置入克氏针和螺钉,因此对骨折部位及其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较小。2)可缩短患者术后康复的时间。一般来说,使用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其术后康复的时间都较长。而使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减少踝关节解剖结构和正常组织受到的破坏,因此可有效地缩短患者术后康复的时间。3)可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不仅疗效好,而且能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提高其舒适度,因此能提高其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相比,使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 其术后康复的时间,促进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

猜你喜欢

克氏满意率踝关节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克氏针骨穿辅助复位石膏固定治疗难复型尺桡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