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免疫微环境中调节因子表达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2021-04-21董锦华肖月梅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比率病理肺癌

岳 英,董锦华,肖月梅

(1.西安市胸科医院妇儿科,陕西 西安 710100;2.榆林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陕西 榆林 71900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作为一种最常见且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1-2]。尽管早期的手术、放化疗治疗等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预后较差,大部分患者易发生远端转移,病死率较高[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NSCLC的发展不但和肿瘤细胞自身特性相关,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基质成分的变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识别肿瘤相关抗原,发挥抗肿瘤效应;但其亦可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建立免疫耐受,进而促进肿瘤的迁移[4-6]。研究亦发现,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蛋白在许多人类肿瘤组织异常高表达,可起到抑制肿瘤抗原特异的T细胞增殖,促其凋亡的作用,在NSCLC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7-9]。目前关于免疫细胞及在NSCLC肿瘤局部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检测了NSCLC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中T细胞、巨噬细胞比率和PD-L1的表达,并深入探讨其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本院肿瘤科的8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6例,平均年龄(62.50±7.78)岁。按照病理分类(WHO标准)包括腺癌56例,鳞癌29例;患者中I期40例,Ⅱ期16例,Ⅲ期20例,Ⅳ期9例;EGFR基因突变型35例,野生型50例;淋巴结转移者29例,无转移者56例。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病理学诊断标准;②初次诊断并接受肺癌根治手术治疗;③术前未接受过放化疗、靶向治疗;④患者年龄在40~75岁之间;⑤患者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②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感染性疾病;③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等;④抑郁、狂躁、精神分裂等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⑤临床信息缺失、不全者;⑥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增强剂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记录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病理分类、临床分期等一般指标。

1.2.2 样本的选取:收集手术切除的新鲜肺癌临床组织,根据组织与癌灶的位置关系,分为对照组织、癌交界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灶组织。其中对照组织是指远离癌组织5 cm以上的非癌组织部分;癌交界组织是指肉眼可见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交界部分;癌灶组织是指癌中心区到癌边缘部分剔除掉坏死组织的部分。上述组织均是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手术获取的。

1.2.3 流式检测:单细胞悬液的制备:将上述新鲜组织用预冷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充分冲洗,剪成米粒大小颗粒后,移入2 ml Ⅳ型胶原酶(0.1%浓度,Sigma)的1640培养基消化液中,37 ℃恒温箱消化处理60 min,以含有10 ml 15%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终止消化;研磨处理并过滤筛选后(70 μm滤网),将滤液离心洗涤2次(1800 r/min×5 min);细胞经PBS悬重再次去除细胞团块后获得组织浸润的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至1×108/ml用于后续检测。

将细胞置于1640 完全培养基(0.1% PMA+ 0.1% Iono Mycin)中37 ℃刺激培养60 min后加入Brefeldin A(1∶1000),继续培养4 h后终止刺激。PBS充分洗涤离心后将1×108个细胞转移至96孔板中,分别加入anti-CD3,anti-CD4流式抗体,混匀后4 ℃反应25 min,加入红细胞裂解液100 ml,37 ℃下溶血10 min;PBS洗涤后以单标管建立多重流式检测补偿方案;依据该补偿方案,将混合抗体加入单细胞悬浮液中,混匀后4 ℃下反应25 min,加入红细胞裂解液100 ml,37 ℃下溶血10 min,PBS洗涤1次后,破膜打孔,加入对应标记的IgG同型对照胞内抗体,继续于4 ℃反应20 min;充分洗涤后,进行流式检测。

1.2.4 PD-L1的表达:将切取的组织标本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24 h,石蜡包埋。梯度乙醇浸泡、石蜡包埋、平面视网膜切片后,60 ℃烘烤25 min。脱蜡水化、蒸馏水浸泡后,苏木素染色2 min水洗。随后用盐酸(0.5%浓度)、酒精浸泡10 s,0.5%伊红溶液染色2 min。二甲苯溶液将其透明化后,中性树胶封片晾干。

PD-L1表达判读标准如下:肺部肿瘤组织细胞膜或细胞质出现棕色或黄色颗粒为PD-L1染色阳性,其中肿瘤细胞中着色细胞占细胞总数小于1%记为0分,1%~10%记为1分,10%~50%记为2分,50%~100%计为3分;肿瘤细胞无染色记为0分,淡黄色记为1分,棕黄色记为2分,棕褐色计为3分。两者相乘得分为PD-L1免疫组化结果:0分记阴性(-),1~3分记弱阳性(+-),4~6分记阳性(+),7~9分记为强阳性(++)。阴阳性定义如下:0分为阴性、1分为弱阳性、2分为阳性、3分为强阳性。

2 结 果

2.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85例NSCLC患者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60岁57例,<60岁28例;病理类型:腺癌56例,鳞癌29例;EGFR基因突变的有35例,未突变的有50例;临床分期:Ⅰ期40例,Ⅱ期16例,Ⅲ期20例,Ⅳ期9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有56例,发生转移的有29例;肿瘤分化:低分化22例,中分化54例,高分化9例。

2.2 NCSLC患者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比较 NCSLC患者对照组织、癌旁组织与癌灶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与对照组织相比,癌旁组织和癌灶组织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较癌旁组织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这可能导致免疫细胞比例失衡,不能准确识别和清除癌细胞,致使机体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表1 NCSLC患者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比较(%)

2.3 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与临床参数的关系见表2。由表2可知,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以及肿瘤是否伴随EGFR基因突变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析情况联系紧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2.4 NCSLC患者组织中巨噬细胞比率比较 NCSLC患者对照组织、癌旁组织与癌灶组织中巨噬细胞比率比较见表3。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织相比,癌旁组织和癌灶组织的巨噬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织,巨噬细胞M2型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比率较癌旁组织进一步降低,巨噬细胞M2型比率较癌旁组织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肿瘤组织中与促炎症因子释放及激活免疫应答相关的M1型巨噬细胞比率降低,而与抗炎症因子释放及抑制免疫应答相关的M2型巨噬细胞比率升高,提示随着肿瘤过程的进展,M2型巨噬细胞逐渐向肿瘤外扩散,诱导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表3 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比率比较(%)

2.5 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比率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比率与临床参数的关系见表4。由表4可知,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核M2型巨噬细胞比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以及肿瘤是否伴随EGFR基因突变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4 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比率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2.6 PD-L1在不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见表5。与对照组相比,PD-L1在 NSCLC 患者癌旁组织和癌灶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PD-L1阳性和强阳性表达较癌旁组织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D-L1可在一定条件下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检测的分子标记物。

表5 PD-L1在不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例)

3 讨 论

肺癌的发展不仅与肺癌细胞自身特性相关,亦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10-11]。T淋巴细胞在肺癌免疫微环境中发挥着杀伤癌细胞及免疫监视的作用,具有识别T细胞受体、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功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PD-L1蛋白的表达亦与NSCLC的进展息息相关[12-14]。

目前,关于免疫细胞及在NSCLC肿瘤局部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较少[15-16]。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8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对照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灶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比率,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NCSLC 患者癌旁组织和癌灶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比率、M2型巨噬细胞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织(P<0.05),巨噬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NCSLC 患者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比率、M2型巨噬细胞比率进一步升高,巨噬细胞比率进一步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随着肺癌进程的进展,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和与抗炎症因子释放及抑制免疫应答相关的M2型巨噬细胞比率显著增加,而与促炎症因子释放及激活免疫应答相关的M1型巨噬细胞比率降低,这将导致免疫细胞比例失衡,致使机体出现免疫功能障碍;且随着肿瘤过程的进展,M2型巨噬细胞逐渐向肿瘤外扩散,诱导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17-19]。T细胞、巨噬细胞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表明,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比率、吞噬细胞及M2型吞噬细胞比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以及肿瘤是否伴随EGFR基因突变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CD4+T细胞、CD8+T细胞比率与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期情况联系紧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肿瘤组织中PD-L1阳性和强阳性表达较癌旁组织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D-L1可作为NCSLC有效诊断的分子标记物。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在NSCLC中CD4+T细胞、CD8+T细胞、M2型巨噬细胞比率较高,巨噬细胞比率较低,说明其共同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对于NSCLC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PD-L1蛋白在NSCL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可将其作为NSCL患者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即NSCLC 患者免疫微环境中多种免疫细胞参与肿瘤的生长,并促进肿瘤的转移。

猜你喜欢

比率病理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千点暴跌 两市净流出逾7000亿资金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