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2021-04-21琼,娅茹,戴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血钙营养状况颅脑

孟 琼,娅 茹,戴 娟

(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内科,上海 200436)

近年来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该类患者长期昏迷,导致生活难以自理,并且将会对自身的机体健康、营养状况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从而能够对上述不良情况进行改善[1]。以往因缺少有效的物质条件,仅能够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干预,然而临床干预的效果则欠佳[2]。随着物质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目前临床中多使用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β-Hydroxyl-β methylbutyrate, HMB)进行干预,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恢复[3]。本文将探讨HMB对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改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52.2±4.9)岁,其中6例患者为交通意外伤,2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2例患者为击打伤,1例患者为挤压伤,2例患者为重物砸伤;3例患者为脑挫裂伤,3例患者为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5例患者为脑干损伤,2例患者为脑疝形成,2例患者为单纯颅内血肿;试验组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9±5.1)岁,其中5例患者为交通意外伤,1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1例患者为击打伤,2例患者为挤压伤,3例患者为重物砸伤;2例患者为脑挫裂伤,2例患者为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6例患者为脑干损伤,3例患者为脑疝形成,3例患者为单纯颅内血肿。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 岁;②符合颅脑损伤昏迷诊断标准;③颅脑损伤患者病程在6个月内;④患者监护人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能配合完成研究内容。排除标准:①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如顽固性呕吐、腹泻、肠梗阻、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炎性肠道疾病、短肠综合征等;②严重感染和高热患者;③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甲亢、结核病、脓毒血症、败血症等患者;④需要低蛋白饮食的疾病,如肾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的患者;⑤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心里衰竭等情况;⑥皮肌炎、肌炎及发作期患者及严重肌病患者不宜进行高强度或抗阻训练;⑦局部有活动性出血,不宜进行局部肌肉训练,以免加重出血形成血肿;⑧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其他主观客观原因必须停止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肠内营养干预,首先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平衡,并且需要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情况,之后对患者予以常规的肠内营养干预,使用肠内营养输液泵匀速为患者吸入肠内营养液,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输注量,并且逐渐增加输注剂量,连续干预3个月。

1.2.2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HMB(每3 g含有HMB1.5 g)干预,采用口服方式, 2次/d,每次1包,连续服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营养状况评分与hs-CRP的变化情况,使用微营养评估方式[4](MNA-SF)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4分,若分数低于7分,则表示营养不良。抽取患者4 ml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其配套试剂对hs-CRP进行测量。②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情况。③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IgG、IgM、IgA的变化情况。④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CD4+、CD8+、CD4+/CD8+、血钙水平的变化情况。⑤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肌肉含量的变化情况,采用生物阻抗分析方式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肌力恢复越好。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况评分与hs-CRP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评分、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的hs-CRP水平明显降低,营养状况评分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况评分与hs-CRP变化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变化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IgG、IgM、IgA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IgG、IgM、Ig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的IgG、IgM、IgA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IgG、IgM、IgA变化比较(g/L)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CD4+、CD8+、CD4+/CD8+、血钙水平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血钙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的CD4+、CD8+、CD4+/CD8+、血钙水平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CD4+、CD8+、CD4+/CD8+、血钙水平变化比较

2.5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肌肉含量变化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肌肉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的肌肉含量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肌肉含量变化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类患者多会出现昏迷的不良情况,进而会失去自主性,无法正常进食,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及时有效的干预成为促进患者苏醒,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的关键[5]。以往临床中多对患者采取常规的肠内营养干预模式,但通过对患者的干预情况进行观察可知,常规的肠内营养干预未具有良好的效果[6]。

目前临床中多在常规基础上使用HMB。HMB是一种氨基酸,主要是通过亮氨酸代谢,可通过对蛋白降解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蛋白的合成,从而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实际营养状况进行改善,并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7-8]。同时通过相关的临床报道可知,HMB还能够有效的补充患者的肌肉含量,从而能够有效的对肌肉衰减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9-11]。通过结果可知,患者的血清总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IgG、IgM、IgA、CD4+、CD8+、CD4+/CD8+、血钙水平、肌力评分、营养状况评分明显提升,hs-CRP水平明显降低,原因在于HMB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能够提升蛋白质含量[12-15],并且HMB能够上调蛋白合成信号通路与下调蛋白分解信号共同促进蛋白的合成,从而能够减缓肌肉分解,改善患者的肌力[16-20]。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HMB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血清总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IgG、IgM、IgA、CD4+、CD8+、CD4+/CD8+、血钙水平、肌力评分、营养状况评分,同时能够降低hs-CRP水平,可作为首选的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血钙营养状况颅脑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不该补钙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比较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