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

2021-04-21章琦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8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双减高效课堂

章琦

摘要:“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旨在减轻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限制了学科的课外辅导,小学语文课堂建设务必要更为高效,才能使得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进行更多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空余时间进行个人兴趣的发扬和情操的陶冶。本文通过措施研究法,来进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学校根据政策要求不断的调整教学模式,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从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成为素质教育。而在转变的过程中,课堂质量的高低是非常关键的。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审美、语言运用、文化传承、思维发展等方面上,所以小学生的语文课堂至关重要。高效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要要调整教学方式,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上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关注学生怎样学会知识,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的知识文化、健康向上的精神,以及运营语言的能力。

一、巧用课后练习题,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教材对于学生课后训练是非常关注的,在每一篇精读课文后都设计规划了对应的习题,有效巩固了课堂内容。课后习题和课文紧密联系,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语文要素。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目标性非常明显,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知识理解,并应用到实际中。更注重是语文要素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际,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转移到实际应用中。以及语文能力训练的载体。依托课后习题,深入研读、取舍、预设、凸显阅读要素,突出重难点,能使教学精准有效。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了解编者的目的,对课后的知识进行梳理分析,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促进语文课堂的发展,从而使得学生获得的语文资源不断增加,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如重视朗读训练既是对语文基本功训练语言的积累,运用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的重视,也是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落实;通过阅读教学理解课文内容与学习表达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扣语文要素,在设计的阅读教学中可将习题有机融入,引导学生细细揣摩,领会句子词句独特的魅力;用课后练习引导语言实践,在课后练习中,安排与课文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等,活用这些巧妙的设计,开展有声有色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利用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语文素养和学习兴趣。

二、设计参与式学习活动,唤醒学生内驱力

语文课堂质量受到学生参与程度的影响。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参与到其中,而不是学生置身事外,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才能学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到知识,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沟通能力,愿意和其他的小伙伴一起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逐渐的养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教学设计应构建多元模式,从理解、感悟独霸语文课堂的现状中跳出来,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堂教学设计应用策划者的创新理念武装自己的思想,不同题材,不同文体的文章内容丰富,当然要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来组织教学。如设计统领性质的问题来整合教学,组织学生进入系统的思考,设计开放的问题组织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的语文活动,可以突破精讲模式,组织课堂辩论;文白对读,开启中国神话课堂学习新模式;整合课堂,开展群文阅读;走进诗词背后的故事,借故事讲诗词,穿越时光去触摸作者的内心,解读诗人的情感。老师和学生在进行互动过程中,老师根据实际环境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适当性的鼓励,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发现,主动探索,唤醒学生内驱力。

三、开启“语文主题学习”之旅,回归语文教学本质

在“语文主题学习”环节,教师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掌握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习惯成为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大量阅读是学生学会语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自自主的阅读积累,来自学生的亲身语文实践,而不是只听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就可以获得的。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也是常识。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是人的核心能力,阅读素养是所有学生教育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成功所需的一项核心技能。课外阅读实施起来不尽如意,学生课余时间有限,“课内大量阅读”可以将多年提倡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短暫的课堂实践内,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的关注,对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等位置要及时的指点,对于学生想不到的、想不通的等内容要进行解释,那些浅显的学生已经理解的,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精准定位,讲解学生不了解的内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语文学习的关键方式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开拓视野,但是单纯的阅读而不进行思考,往往是么有任何的效果。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而言,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当学生提问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带领学生进行思考,不断的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面,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过强,才能较好的引导学生快速发展。少年读书如石上刻字,少年所学如日出之阳,学生在阅读的黄金季节,在老师的倡导和鼓励之下,大量阅读,形成兴趣和习惯,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师的职责。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颁布与实施的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很有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务必要采取更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措施,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其综合能力与素养得到真正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子帆.落实“双减”,在“增”“减”之间求突破[N].江.

[2]孙凤霞.“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统整路径的新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21,(30):4-7.

[3]黄利华,用好课后练习落实语文要素——例谈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有效使用.小学语文教师.2021.11.

[4]毕英春,明明白白教语文——“语文主题学习”理念与课堂教学策略简述,2019年增刊.

[5]刘丽,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落实,2019年增刊.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双减高效课堂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探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