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4-21陈喜燕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8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能力培养

陈喜燕

摘要: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关注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对于各学科教学的开展,教师也要及时转变落后的思想认识,更多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探索的过程中,锻炼提高思维的活跃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来说,教师也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探索,要细化教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关注实验教学法,还可以通过合理布置作业,促进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此学科的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探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有助于掌握正确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目前教师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千篇一律,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思维被严重束缚,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效率低,所以要想解决此问题迫在眉睫,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较差。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但目前,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佳,化学教学并未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专注讲解理论知识,强调机械记忆,认为只要勤奋努力就能学习好化学知识,不注重提升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单一,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校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创新能力较差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1]

2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1细化教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高中化学中的知识点非常多,因此教师要先明确教学的目标,将教学内容细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被调动起来。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都倾向于让学生记忆化学式,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掌握,但是学生只能机械性的记忆,而不是主动地去理解。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的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和想法[2]。例如,在学习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提问:“硝酸也能够和很多种金属发生相应的反应,但是为什么在实际制备氢气的时候,使用的是稀硫酸或者是盐酸进行制备?”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能够形成思考的趋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最终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硝酸是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不会生成氢气。

2.2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关注实验教学法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抑制学生思考,阻碍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缺少思考的时间,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并慢慢形成习惯,缺失了思考的能力以及意愿,致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因此,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较为有效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有实验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以及激趣教学法[3]。下面以实验教学法为例,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时候,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首先为学生做几个实验,如钠燃烧的实验,钠氧化的实验,钠溶于水等实验。以钠溶于水的实验为例,首先在煤油中取出钠,将其擦拭干净,然后将其放入水中观看现象,最后给同学几分钟思考的时间并请学生讨论总结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然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总结的内容进行评价,表扬学生表现好的地方,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修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步,最后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由此可见,通过实验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2.3合理布置作业,促进知识灵活运用

合理布置作业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通过布置体现创新思维的作业内容,能够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应该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以学习“物质的分类”为例,其中一部分内容是学习胶体的性质,胶体的辨别方式是用激光笔进行测试,能形成光柱则为胶体,无法形成光柱则不是胶体,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制作胶体物质进行测试,加深对胶体性质的理解,更加清楚胶体物质的性状,如淀粉融水就会成为胶体,凝胶软糖加热倒入适量的水也会成为胶体,生活中制造胶体的方法很多,通过此作业的布置能够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合理布置作业十分重要,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并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打造开放式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化学学习中更加的游刃有余,化学学习水平显著提高,并且也有助于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