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21杨岗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8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创新理念改进策略

杨岗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环节中必备的课题,也是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关注和指导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当前的教育环节中,尤其是在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对大学生生涯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促使大学教育能够顺应新形势下的背景而开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进行相应的生涯教育创新。同时,也要多方位关注当前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以实现学生的多方面需求,让学生在规划自己的人生、职业方向等方面能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还能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因此,无论是科任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多方面对学生的生涯教育内容进行考量。在学校层面,通过舉办模拟求职活动、生涯教育讲堂等形式,强化学生们在生涯教育中的学习和引导。本文基于当前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形成新形势下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教育;创新理念;改进策略

当前,很多大学教师针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辅导策略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们完善和落实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生涯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发展意识,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有更清醒的认识。对于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教师要从不同维度、多个方面来提出策略:一是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生涯理论引导、生涯唤醒和职业测试,不断提升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关注程度,让学生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能够取长补短,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1];二是搭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要进行相应阶段的生涯规划,真正将生涯教育落实到大学每一个年级;三是让学生制定生涯清单,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生涯规划进行清单式的整理,逐步分解任务[2];四是重视教师生涯团队的建设,教师也要不断地加强生涯教育的培训,提高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采用最前沿、最有效的方式来指导学生;五是完善学生生涯团队的建立,切实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并且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取得相应成效。

一、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的大学生往往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接受生涯教育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形成自我规划的意识,生涯规划理论也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完善。在新时代的改革大背景下,学生需要初步形成自身的目标,建立自身的生涯规划能力,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逐步形成自身对人生长远规划的理念。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要积极唤醒学生们的生涯规划意识,提高生涯规划的能力,在生涯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生涯意识,并且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获取关于生涯规划的更多信息和认知。大学生学会生涯规划,不仅能提升自身对人生的规划能力,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合理选择职业,尽可能避免进入社会后职业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频繁辞职、跳槽的现象[3]。良好的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理念,让学生们能更好地建立自己人生的规划目标,提前明晰自身的发展方向,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同时,针对那些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也需要进行生涯规划,为其学术生涯谋求长远发展。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生涯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的内容,我们要明确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针对现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真正重视起大学生对自己人生规划和发展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适时、高质量的生涯规划教育。然而,当前大学生生涯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2.1高校缺乏足够专业和优质的生涯教育师资力量

新时代的背景下,要真正唤醒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并且引导学生在发展中更好地形成规划意识,就能保障学生们的生涯规划能力得以长远发展。但是我们看到,在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中,还存在专业的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的现象,很多取得生涯规划师资格证书的优质教师并没有加入到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队伍中。在大学,一般就是辅导员对自己所带学生进行简单的生涯咨询,或者是小范围地开设生涯教育选修课程,而没有建立起专业化优质化的生涯教育师资队伍。

2.2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受众面和受教育范围较小

在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中,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受众面和受教育范围较小,很多都是大学生自身接受生涯教育,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单打独斗式地规划,往往缺少和家长的沟通。然而学生的人生并不是其个人的,而是包含着家庭的期望,并且学生在进行生涯规划过程中的想法可能比较片面,对社会的认识也不足[4]。因此,家长也需要参与到子女的生涯教育中,在充分了解子女自身意愿的基础之上,给其提供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更好地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2.3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者的参与性、全面性不强

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关乎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走向,可以说对于每一个大学生影响重大。但是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参与的范围一般都是大学辅导员,其他课程的科任教师参与性不强,同时心理健康教师也很少参与到其中,学校往往采取的是不全面的单一指导制度。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应该尽可能让全部的教师都参与进来,从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地评估,帮助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的生涯规划目标,贴合学生的实际选择[5]

三、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探索与实施策略

3.1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生涯理论引导,强化生涯规划意识

生涯规划的意识建立,也要在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开始,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以及今后适合自己的职业。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片或者纪录片等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唤醒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进而开展职业测试,在题目设置方向上要有针对性,从而基本掌握学生们的兴趣和就业意向,为下一步生涯规划指导奠定基础。

3.2搭建大学校园校本课程体系,确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的课程,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而开展的。因此,在进行职业规划和生涯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面对毕业生,而是要覆盖更多的对象。根据大学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程度的分类教育,将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分解到大学四年的各个学年、各个学期和各个环节。可以对大一学生进行初步的生涯唤醒,强化生涯规划意识[6];在大二阶段则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自主生涯选择;大三阶段可以安排学生们进行相应的职业体验,通过模拟职场、模拟招聘等形式,提升同学们对不同职业的认知体验;大四阶段则需要建立相应专业的知识测试或者能力测试,尽可能多地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渐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3.3制定学生生涯清单,形成良好的规划意识

首先需要制订《学生个人生涯规划企划案》,让学生们在明白自己方向的同时,初步设计个人的生涯愿望。其次还要制定相应的《个人生涯规划实现清单》[7],在规划的基础上将生涯目标逐步分解,并一步步落实,最终按照方案逐步实现自己的生涯规划目标。大学教师要督促学生们制定自身的生涯清单,并针对每天的完成情况进行日清月结,在完成日常學业任务的基础上,更好地落实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问题。

3.4建立专业的大学教师生涯团队

教师生涯团队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具有足够的专业性,才能指导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更准确、更具体。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要加强对大学教师的生涯规划教育培训,教师是接触学生最多并且能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群体,是专业教师生涯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社会上寻找一些专业人士对教师生涯团队进行系统化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提高教师团队的生涯规划教育能力[8],使得教师能在相应的队伍建设中获得更多专业的讯息,从而给予学生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四、小结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即将要踏入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主要群体,其生涯规划已经成为了大学的必修课。大学生只有接受良好的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帮助其进一步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远大目标,从而在今后的岗位中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因此,作为大学教师,要积极对学生的未来进行规划和引导,唤醒学生生涯意识,强化生涯实践,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创新理念改进策略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企业信访工作的新思维与新理念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有效教学浸润体育课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