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津阁、文源阁、文澜阁一法多式写仿造园研究

2021-04-19孟凡玉

风景园林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澜天一阁月台

孟凡玉

0 引言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高宗下旨开馆纂修《四库全书》,并在全国范围内征书,宁波范氏天一阁进呈书籍为藏书之冠。1774年,为庋藏《四库全书》,清高宗命杭州织造寅著到天一阁做调查,欲仿范式藏书之法。在敕建北四阁(1774年建避暑山庄文津阁、1775年建圆明园文源阁、1776年建北京故宫文渊阁、1782年建沈阳故宫文溯阁)后,又续缮3部《四库全书》存于南三阁(1779年建镇江金山寺文宗阁、1780年建扬州大观堂文汇阁、1784年建杭州孤山文澜阁,皆归属行宫)。除“文宗”外,阁名皆“以水喻文”①以避火患,七阁建筑形式俱仿天一阁。文津、文源、文澜三阁园林②亦仿天一阁,呈现出相近的空间格局和山水意境。

这一文化及建造史上的系统工程在历史学界、藏书学界、建筑学界均引起广泛持久的关注,研究成果丰厚。天一阁及四库七阁通常被视为一个研究对象集合。在建筑领域,张艺凡等[1]研究天一阁对四库七阁在藏书楼形制、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影响,黄滟[2]等研究藏书环境及技术,贾亭立[3]等对建筑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园林领域,有金荷仙[4]、顾凯[5]等对天一阁的研究,有杨天在[6]、杨菁等[7]、于嘉[8]等对写仿现象的研究,但目前对“一法多式”下各园特色的关注不够充分,对追仿宝晋斋意境这点还未给予足够重视。文津阁与文澜阁保存尚好,杨天在[9]、王劲韬[10]、卜宏建等[11]对文津阁园林山水进行研究;潘谷西先生在《江南理景艺术》一书中收录文澜阁测绘图纸及简短文字介绍,陈慧珉[12]、朱琨[13]等研究文澜阁建筑的同时提到了园林,但目前对文澜阁园林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笔者将结合历史文献和现场调研成果,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从造园意匠、园林布局、山水理法3个方面来分析写仿造园原型来源及各园林仿中有创、因地制宜造园的共性与特色。

1 造园意匠:写仿造园双原型

作为皇家藏书阁园林的系列建造工程,文津、文源、文澜三阁的造园旨趣可以从清高宗(主园之人)的阁记、诗文③及相关志书等文献中得以梳理,厘清其相关性和演变过程。

清高宗在文津阁“月台碑”上题诗:“文源之阁有玲峰,八十一穴胜米老。此文津虽偶阙奇,假山石态却苍好。西山况复是真山,真假因缘相值巧。米家范氏两兼奇,而今御园所欠少。”[8]48诗中所指“米家”为北宋书画家米芾,他晚年移居丹徒(镇江)时居宝晋斋。《弊居帖》记载斋中有一异石,“八十一穴,大如碗,小容指……五月望,甘露满石次……洁白如玉珠”[14],清高宗认为文源阁玲峰比此石更胜。《弊居帖》亦云:“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闲堂、漾月、佳丽亭在其后,临运河之阔水。东则月台,西乃西山,故宝晋斋之西为致爽轩。”[14]言其宅园临水而筑,有致爽轩可借景西山。文津、文源、文澜三阁皆临近水面,假山上东有月台,西侧借景西山并设趣亭。高宗文津阁《趣亭诗》云:“阁外假山堆碧螺,山亭名趣意如何?泉声树态则权置,静对诗书趣更多。”[8]41虽然文津阁中未置奇石,但西山与假山相映成趣,高宗很满意这林泉中读书的环境。三阁园林对宝晋斋的写仿体现在借景关系和赏石意趣④上。

范氏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明嘉靖(1522—1566年)时范钦所建,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命名。康熙四年(1665年),其曾孙范光文在阁前后增构池亭,环植竹木,堆“九狮一象”假山,峰峦洞壑、蹊径可通。增建后的天一阁以藏书楼为核心,向南依次为平台、水池、假山,体现了明末清初建筑与假山隔水相对的园林特色;向北为花台、假山,东北角有曲池。1774年,寅著上奏折回报调查天一阁之事,并附录建筑图样。奏折中阐述了天一阁建筑形式、藏书之法、阁名由来,关于园林则有“阁前凿池,其东北隅又为曲池”[7]之句。文津阁与文源阁南北序列相同,均为“(北)假山水池—藏书阁—平台—水池—(南)假山—垂花门”。文澜阁背倚孤山,与行宫“绿云径”假山正对,北墙外即是贮月泉,院落中没有“(北)假山水池”这一序列,呈现“(外部)假山水池—藏书阁—平台—水池—起坐房—(南)假山—垂花门”序列(图1)。故,四库三阁对天一阁的写仿体现在典型建筑形式及园林基本格局上。

1天一阁、文津阁、文源阁、文澜阁空间分析图[6,15]The space analysis of Tianyi, Wenjin, Wenyuan, Wenlan Pavilion[6,15]

同时,3阁园林自身的因承变化亦有迹可循。清高宗在《文津阁记》中写道:“盖渊即源也,有源必有流,支派于是乎分焉。欲从支派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6]在其文津阁诗注中又写:“山庄建阁,以文津名之,御园之文源,大内之文渊,皆由此津逮也。”[16]⑤可以看出,作为第一座建成的四库藏书楼,文津阁得名为“津”,圆明园文“源”阁与故宫文“渊”阁的建设皆以文“津”阁为参照物。

1784年,清高宗登临文澜阁,题“敷文观海”匾额,并作七律《文澜阁》一首,七绝《趣亭》《月台》[11]18各一首。《文澜阁》诗曰:“范家天一于斯近,幸也文澜乃得双”,高宗认为文澜阁可与相邻近的天一阁媲美。《趣亭》诗曰:“文源取式逮文津,亦有趣亭栖碧峋。寄语将来钞读者,文澜不外史径循。”[17]20指明文澜阁与二阁同“式”。《月台》诗曰: “叠石为山路不长,月台重肖米襄阳。限于地异平湖好,登望微嫌似面墙。”[17]20此诗则说明文澜阁场地优势为靠近西湖,可惜概因用地小,登上月台有“面墙”之嫌。

故据此及相关文献,可理出一条写仿与再创作的承续线索:四库三阁园林仿天一阁同时兼取米芾宝晋斋;文津阁为首建,文源仿文津,文澜再仿文津、文源。尤其要指出的是,因仿宝晋斋,3阁园林跳出了天一阁“城市山林”的局限,由借景发展为与更广泛的风景关联,也改变了私家藏书楼以“藏”为主的内向封闭性,体现了皇家藏书楼更宏大的意义及清高宗的造园思想。

2 园林布局比较

所谓“一法多式”,乃是“有成法,无定式”[18]。文津、文源、文澜三阁立地条件不同。文津阁取“谷口千尺雪侧,卜高明爽垲之地”[19]⑥,文源阁位于圆明园北部区域、“水木明瑟”之北,二者皆为乾隆时期增建的园中园,用地较为宽绰。比较而言,只有文澜阁是山麓造园,且在已有行宫基础上改建⑦,用地受限,写仿造园时与文津、文源有天然差异。

2.1 乾隆建设时期的布局比较

天一阁和文津阁的阁前面阳空间局促,阁后背阴之地尚显宽敞;至文源阁时,院落重点转移到了阁前月台,便于欣赏山水之景;文澜阁则省去北假山和水池,被起坐房分为2个院落,空间层次更丰富。可见在连续 3次写仿造园实践中,逐渐主次明确、突出重点。

天一阁为住宅院落组群中的一部分,由西侧门进入,可先在阁前览山水,再由东西两侧进入游赏。而文津、文源为单独的园中园,遵从由南向北的正向布局序列,入垂花门后可分3路:趣亭—水面西侧—平台;月台—水面东路—平台;山洞—南水岸对景藏书楼—水面东或西路—平台。月台与趣亭间有道路联结。文澜阁则有所不同,西侧从寝宫院落经备弄进入,直面仙人峰。南侧可由垂花门进入,同样分3路,经起坐房,再由东西抵达月台,虽增加了一个建筑,但路线模式与文津、文源同型。故,四库三阁在空间序列上与天一阁完全不同:经院门直接入洞穴再临池沼而豁然开朗,藏书楼端严于水面之上,空间的明暗和收放变化具有“嫏嬛福地”⑧之意,读书情境渲染更胜一筹。

藏书阁是六开间形制,偶数开间会影响其轴线秩序核心地位的确立,每个园林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进行调整。天一阁院落西侧界墙相对于建筑外墙东移了一个开间,故在庭院中看藏书阁只见五开间。水中突出半岛,其近中线位置有峰石高耸,与藏书楼呼应。山上东亭与山下桥皆呈斜角,指向藏书楼,突出其中心地位⑨。四库三阁在阁旁增设碑亭以刻录阁记,也可稍略平衡六开间阁楼的轴线秩序。文津阁碑亭较大,阁前场地宽阔,垂花门在庭院居中位置,趣亭与月台各居两侧;水面一分为二,大池依然对阁之中线,东侧小池与碑亭、月台相对。可见文津阁庭院中存在藏书楼、碑亭、园林3条中线,也许是因其作为第一座建成的四库书阁,尚未完全解决主次问题。文源阁碑亭缩小,实现了单一轴线秩序,由北向南为“洞门—文源阁—特置峰石—主峰—文源阁门—院外石桥”,趣亭与月台几乎对称地居于轴线东、西两侧。因处行宫建筑组群之中,文澜阁在文源阁轴线模式之上,多出西侧长廊及半亭,隔水与峰石、池东岸碑亭相对,使轴线益加突出。

故,通过四园比较可以看出,因文津阁用地更为宽绰,其在天一阁“隔岸山水”布局模式基础上,结合趣亭、月台、山洞,发展出更丰富的林泉游观体验。至文源阁时,造园技法成熟,建立了轴线秩序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其布局拓扑结构仍能用于用地逼仄的文澜阁中。“一法多式”3次造园,是一个不断发展、改进、转化的过程,也足见其“模式”的高度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也是由中国传统园林特有的山水理法来保证的。

2.2 后期变化

需指出,文澜阁是四库三阁中唯一一个园林格局发生变化的,文源阁没能得以修复,文津阁则基本保持乾隆时期原貌。光绪六年(1880年),杭州巡抚依旧制重建文澜阁(1860年成为太平军兵营终致阁圮书散),丁丙(文澜阁董事,曾四处搜集散落的四库全书)等为工程主事。《文澜阁志》中记载:“临湖建竖坊一座,建垂花门、宫门各三,东西边门二,角门二,其左为待漏房,内为阁之前门。阁前旧有池,池之南建平厅五。迤西为廊、为亭,东为御碑亭、月台,池之北就旧址筑阁三成。阁之东别创太乙分青室,为士子愿读其中秘书者休憩之所。又西为书室五,内外庖湢,器用毕具。山石荦荦,整叠苴补,杂植花木,甃砌妥帖。四周缭以垣墙,凡六百八十四丈。”[13]并有“此外重刻碑石,及假山卸落之处,后池已断之桥,山上山下,颓垣圮级,皆须撤旧补新”[17]。

比较地盘图(图2)与园林现状图(图3)可以看出:文澜阁东侧篱墙变为游廊,通向太乙分青室院落。廊后小院增四角攒尖之光绪御碑亭。水池东岸的乾隆御碑亭,改为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随西湖行宫废弃,西入口取消,西侧游廊原有歇山半亭改为与御碑亭正对。起座房东侧篱墙取消,中心水池东南角溪流经此巷道婉转流入前庭院,并与山体结合,形成“穿岩径水”(《园冶》)。山前设路通向罗汉堂院落。垂花门前增加一进院落,形成自西湖而来的前序空间。重建后,原来南山、北水二元并置的格局变为以水为主、因水延山的格局,更具江南小园艺术特色。下文的理水、掇山研究以文澜阁现状为主。

2 文澜阁地盘图[15]Site map of Wenlan Pavilion[15]

3 文澜阁现状平面图[20]Plan of Wenlan Pavilion[20]

3 山水理法比较

清高宗有诗云:“天一阁前原有池,池南更列假山峙。文津之阁率仿为,故亦叠石成山畏山壘。有峰有壑有溪涧,涧水琴音泻池泚。东则月台西西山,林泉引兴诚佳矣。贮书四库其趣多,餍饫优游意在此。”[1]此诗所言山水关系(池南叠石成高山)、山水单元(峰、壑、溪涧)、山中可停留处(月台)、借景西山和林泉美景中遨游书海的意趣,在4个园林中皆有体现。

3.1 理水

理水须“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园冶》)。天一阁和文澜阁类似,前者潜通月湖,后者潜通西湖,且东南角有水湾,明确显示和西湖的关联。文津阁与文源阁类似,皆以暗沟与御苑水系统相连。

四园水面北岸均为平直岸线。天一阁、文津阁为近半圆形自然石驳岸,与假山一起形成环抱建筑之势。为使水面有深远不尽、小中见大之感,两阁策略相似。天一阁驳岸有2处湾岬,上设石桥,丰富了山前空间层次。文津阁驳岸有3条极深的石罅深涧,深入假山乃至洞穴中,山水融合;环水面5座桥形式、高低不一,在路径转弯位置有石组掩映石桥,形成完整流畅的屏山长卷(图4)。文津阁理水尤有匠心之处,大小水面之间的桥下设闸,小水面水位低,在阁前不可见,避免其消解主轴线秩序。

4 文津阁山水全景Landscape of Wenjin Pavilion

文源阁、文澜阁为近方形自然驳岸,即在方形轮廓基础上,通过驳岸置石、水岫、湾岬、港汊、汀步、桥等形成虚实变化和层次关系,丰富、扩大空间。

孟兆祯先生高度评价文澜阁驳岸理法,认为其变化虚灵,可谓“大方无隅”(《道德经》)。近方形水池理水有“旷”“奥”之法, “奥”在边界,图5~6揭示了文澜阁驳岸的变化,高低、进退形成连续的动势,纹理一致,层次丰富微妙;各处水岫加强了水面留白空间之“旷”,使得内心感知到的水面变大。其“整合”则有赖于“心点”的控制。仙人峰位于水面中心,正对主景文澜阁。御碑亭生出一“岬”两湾,其动势趋向文澜阁,其余湾、岬都指向仙人峰。驳岸上4组次峰均为一般置石组合而成,回望、簇拥仙人峰。池之西北做台阶、东南做水湾,按篆刻印章之理,对角相印,拉长景深线,与艺圃、网师园理水之法极为相似。文澜阁地盘图中亦可见丰富的驳岸变化及池边置石对仙人峰的奔趋之势。

5 文澜阁驳岸虚实进退关系分析图Analysis diagram of in-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id and solid of the revetment in Wenlan Pavilion

6 文澜阁驳岸展开立面分析图Elevation analysis of revetment expansion in Wenlan Pavilion

3.2 掇山

四园掇山皆就地取材,天一阁池边采用近海礁石,文津阁用混湖石、黄石和当地鸡骨石,文源阁用北太湖石、玲峰取自西山,文澜阁用太湖石。四园都体现园主对特置石、肖形状物掇石的审美意趣。天一阁掇“九狮一象”假山,文津阁创造了“十八学士登瀛洲”和“十大名山”的意象,文澜阁太湖石狮虎(一说狮象)假山也被誉为杭州西湖最美的假山之一[12]。文源阁首次引入峰石,名 “玲峰”(7 m余高),石上有八十一穴。文澜亦仿文源,池中有特置石“仙人峰”。

天一、文津、文源皆为由北向南观赏完整山水为主,文津阁更有“日月同辉”⑩景观别具匠心,文澜阁则没有观山之全貌的视距,侧面视角、局部成景更为重要。四园均置山洞,因进院门即正对山洞,文津阁、文源阁、文澜阁都采用了山峦与峭壁相结合的理法,并借峭壁作为山岗蹬道的围护结构。

比较而言,文津阁假山体量庞大,占地约800m2,山体达3 300m3[6,8],面阔与进深比约2∶1;文澜阁掇山底盘不及其1/2,且面阔大而进深小(约4∶1),二者掇山均较好地应对了场地问题。文津阁山洞(高约4 m,宽约5 m,长约7 m)较大,有效节省了石料,连通山前山后,空间变化丰富。假山主峰对景文津阁,西侧山径较高,近平台处掇客山,既能朝揖主山,又能平衡东侧较远的山脚。“十八学士”峰石为黄石和混湖石2种,黄石多在东侧,夕阳余晖下颇为壮观。峰石远近高低的位置经营,有效加强了山体整体性,并助长山高,与大水面比例协调。与黄石相合掇的石材多选用横向纹理,皴纹匹配;山洞顶部混湖石用材较大且浑圆,似卷云皴腾空之势,俱合画理。

潘谷西先生评价文澜阁“山上立亭,山下构洞,石料体块颇大,掇叠手法成熟”[20],孟兆祯先生亦指出趣亭处假山最好。从现状看,假山用石品相上乘,情态颇佳,且“依皴合掇”(《园冶》)、动势连贯,只可惜修补痕迹较重,对整体观感有一定影响。文澜阁有 2个场地问题需解决:如何在仄地掇山并有山林真意?如何将月台、趣亭与假山结合并解决交通问题?在这里,太湖石发挥了极大的形态优势。一则有赖“因近得高”,以视线错觉来重建尺度参照系;二则“掇石须知占天”(《园冶》),以洞穴、峭壁、环洞等山石单元的空间特性来塑造山体的虚实变化。入垂花门即正对山洞,峭壁拔地而起,以狮虎象形掇法而成,脚小顶大、颇有生机。洞室较大,为4个洞道成“H”形组合而成,既解决交通转换问题,又使得空间不能尽看,不显山“薄”。山洞旁复有水洞,“景愈藏,景界愈大”[21]。

文澜阁山峦主峰位于中线略偏西北,为单环洞与峭壁立石组合而成(图7),与环秀山庄主峰类同,既能凸显山高,又能满足通行需求,且洞壁有一定长度和厚度,与山脊线呈45°,仅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环洞。其余次峰皆由峭壁象形石担当,层层出挑,凹凸交错,形象自然而美观。

7 环洞主峰The main peak of the ring cave

文澜阁假山游线组织也与文津阁平行正交路网不同,以斜向蹬道向山顶路汇集 (图8),以显山高路迢。蹬道口隐藏于峭壁间,展现了太湖石掇叠“以奇做平”的整体性和动势扭转的灵秀之蕴。另外,光绪二十年(1895年)间修缮文源阁地盘图[3](仅有设计图未能修建),图上亦有山石结为洞门以便通行,可见为该时期掇山之常法。

8 文津阁、文澜阁假山游线比较Route comparison of Wenlan Pavilion and Wenjin Pavilion rockeries

起坐房前后空间,西侧以游廊透景,贴壁花台与假山遥相呼应,东侧溪涧连续曲尺形转弯,穿岩而过,“掩映断其流则远矣[22]”。较低的池沼也可以增山势,有山巍路远的透视效果。文澜阁建筑既定再做园林,山水理法尤见功力。北池虚中有实、驳岸及南山实中有虚;又北旷南奥、对立统一、关联转化,可谓“彼此相生而相应,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23]。

文津阁与文澜阁,虽然用石不同、有其各自皴纹合掇之法和地域风貌特色,但石料形态的自然属性使得其能充分发挥在三维空间中的优势,既能构建宏大山林意象,又能在细微处腾挪捏合,正所谓“最具体、最灵活”的造园手法。

4 结语

在清代皇家园林写仿造园诸多案例中,天一阁与四库书阁是难得的原型与仿作皆保存完好的实例,同样的情况还有寄畅园与清漪园惠山园(1754年建成)。不同之处在于,四库书阁写仿原型有2个,没有文献显示清高宗到过天一阁和宝晋斋,不似其亲临寄畅园7次,故写仿造园时有更多的主观设计思想体现。而且,写仿活动是3个园林次第建成的系列工程,同一范式的形成和延续有赖于布局拓扑结构的适应性和掇山理水的高超技艺。通过对文津、文源、文澜3个园林之间的比较,可以深入探究设计思维演变和因地制宜的造园技巧,希望能对“清代皇家园林写仿造园”这一重要研究课题有所增补。同时本文作者基于现有园林遗存展开的设计学层面的研究,尤其是文津阁山水理法对主次及轴线关系的调整、文澜阁仄地营园时“薄”山、“方”池的处理方式,希望对研究传统园林造园艺术及现代场地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致谢(Acknowledgments):

感谢导师孟兆祯先生对笔者研究的引领以及论文内容的悉心指导。

注释(Notes):

① 乾隆在《文源阁记》中云“以水喻之,则经者文之源也,史者文之流也,子者文之支也,集者文之派也……故吾于贮《四库》之书,首重者经,而以水喻文,愿溯其源,且数典天一之阁,亦庶几不大相径庭也夫。”概因文宗阁建阁之初是以其贮藏康熙朝《古今图书集成》而非专为《四库全书》建造,“文宗”或是乾隆对祖宗传书的尊崇之意。

② 文渊阁阁前有方池,池上设桥,阁东有碑亭,阁后有假山;文溯阁东有碑亭,与其后仰熙斋组成一组四合院;文宗阁临长江,内部不设水池和假山;文汇阁借天宁寺行宫水系,形成带状水面。故此四阁没有典型的院落式山水园林格局,与其他三阁没有比较研究的基础。

③ 清高宗有意识地写仿造园活动始于清漪园惠山园仿寄畅园,其后大量造园实践完工之后多有诗文来记述写仿缘由、评价造园成果、与母本的比较和关联,所以这些诗文既可以看作其设计思想、造园意匠,也可以看作是对造园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④ 米芾爱石成“癫”,提出“秀、瘦、透、皱”的相石法,“米芾拜石”并尊称峰石为“石丈”的典故成为其个性符号及文人赏石文化的象征。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清漪园中建“石丈亭”,也出于此意。

⑤“渊”“源”“流”“派”“津”是古人对水系统的描述文辞,“渊”“源”为水之源头,“流”为干流,“派”为支流,“津”为水口、渡口。“逮”者,行相及也。

⑥ 文津阁院落没有采取方正的围墙,而是随岛的形状,缭以短墙,水直逼墙下。

⑦ 清高宗最初属意寺后玉兰堂为藏书之所,但经实地考察,玉兰堂逼近山根,地势潮湿,难以藏书,而其东侧山下有藏书堂,地盘宽阔,因而将此处改建为文澜阁,原前寝宫改为起坐房。也有研究说,“文澜”得名与此有关。

⑧ 元代伊士珍志怪小说集《琅嬛记》中首次出现张华深山探书情节,之后“嫏嬛福地”成为一套“言(嫏嬛)-象(藏书楼与石室)-意(深山隐居避世读书)”完整的表达范式,出现在山水画和园林营造中。

⑨ 水西岸有20世纪30年代所建兰亭与狮象石洞门遥相呼应。亭的形式特殊,八边形攒尖亭挪出两柱,与墙贴靠成为半亭样式,亦是为加强园之中线。

⑩ 山洞南侧壁上的缺口透光,使得白天人在阁前平台观赏山水时,可在水面上看到假山黑色阴影中一弯弦月的奇特景致,别具意匠。

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图1由作者改绘,其中天一阁底图为近代测绘平面图,文津阁平面图引自参考文献[6],文澜阁底图为其地盘图,引自参考文献[15];图2引自参考文献[15];图3底图由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20],其余图片均由作者拍摄、绘制。

猜你喜欢

文澜天一阁月台
所有的……
所有的……
南国书城天一阁
天一阁防火之谜
Reflections on American Society
“文澜杯”全国诗词大奖赛获奖作品
二手婚姻,一手爱
天一阁游记
藏书楼
月台(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