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2021-04-18曾娜贤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发展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态环境,高校网络舆情日趋复杂多变,应对难度不断加大,呈现出内容碎片化、多元化、表达方式负面化等特征。文章首先从主体网络活跃度高、舆情传播速度快、舆情线上线下交叉三个层面阐述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接着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所面临的困境,认为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监测有盲区、舆情研判有偏差、网络舆情反馈渠道单一、舆情监测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水平进行深入研讨。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146-03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层出不穷,从传统的Blog、QQ、贴吧、论坛等,到新生的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等,各类信息传播平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改变了人們日常信息获取与传播的途径。因为其具有便捷即时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和传播信息,对关注的热点、焦点和突出的问题发声,表达自身的看法与情绪,使得网络成为舆论的发酵池,也成为舆情的集散地,使舆论生态更加复杂。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依托互联网平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大学生成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加之网络门槛低,传播速度快,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的易发性、广泛性,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加强高校舆情监测工作是学校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也是知晓校园社情民意,反映师生员工利益诉求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增强工作主动性,增强学校管理措施的针对性,还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防止和消除不良舆论的影响,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为高校工作增添活力,加快舆情监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赋予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时代新内涵。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中大学生群体占比近30%,是网民中占比最大的群体。受高校学生网民比重较大的影响,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情事件的共同特点外,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传播主体以大学生为主、舆情扩展速度较快、敏感事件多等。常见的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网络活跃度高

Z世代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互联网活跃时间较长,每天上网时长在6小时以上。大学生喜欢在网上发表观点、交流互动,遇事喜欢借助网络寻求帮助。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大学生成为互联网信息的重要创作者,他们在互联网上发布大量原创性信息。同时大学生思想活跃、敏感,但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且来自五湖四海,文化环境和成长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有差异,对于相同事物的看法存在认识偏差,在互联网中发表信息与评论容易被情绪影响,进而发展成为网络舆情事件。

(二)舆情传播速度较快

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重塑了互联网生态,一方面信息传播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的难度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重度使用群体,他们在互联网中活跃于微博、微信、抖音、贴吧、论坛等不同平台。这些互联网平台成为大学生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与广度。新媒体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大学生可以在一瞬间将感兴趣的信息发布或者转发出去。由于大学生群体规模庞大,上网时间又长,当高校特定信息出现后,在大学生的推动下,网络信息会呈现病毒式传播,会迅速生成舆情,成为热点。大学生热衷使用社交媒体发表个人观点,一些不明真相的大学生的随意评论,可能会让高校突发事件演变成网络舆情事件。

(三)舆情事件线上线下交叉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极易受到学业、情感、人际、兴趣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固化的网络交际圈。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容易受到情绪化事件影响,在从众心理的驱动下,大学生容易对特定的话题形成一个网络交流圈。

高校舆情一般是由高校内部的特定事件引发,这些事件发生后,大学生会借助网络交流圈进行线上信息沟通,安排大学生线下聚集,给管理部门制造压力。同时一些高校的线下事件发生后由于处理不当,被大学生传播到互联网上,经过发酵也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也会煽动大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关注特定事件,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引发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的线上线下交叉增大了高校管理部门对事件的管控难度。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舆情监控存在盲区

一是大学生对于个性化的追求和群体认同感的诉求愈发强烈,逐渐形成了权限明确的网络交际圈,在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中更倾向于私密性较强的方式,这就导致监管盲区出现,高校舆情管理者无法进入学生的网络交际圈,使得危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易被发现。二是网络错误信息引导。互联网上那些权威性较弱的媒体在未经多方核实确认的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这种错误的信息传导模糊了大学生的是非判断,极易助长大学生的非理性表达。三是新技术的发展。部分舆情是在信息交互和学生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舆情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舆情隐患难度极大,传统网络舆情监管技术对微视频基本失效。

(二)网络舆情研判存在偏差

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这就导致大学生在信息获取时面临更多的干扰,所接收的信息的真实性也就大打折扣。当某一个舆情发酵时,可能并非是大多数人的观点,只是极少部分人的意愿,如果这时候高校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介入控制处理,那么将会造成危机的快速扩散。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治理监管难度变大,大学生更倾向于宽松的网络环境,自认为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这也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的难度,对舆情管理者的敏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网络舆情反馈渠道有待拓宽

从当下的信息传播渠道来看,传统媒体信息渠道弱化,新媒体因为其即时性和便捷性,成为连接受众的重要纽带,在信息种类多样化的同时,也相应出现了信息传播迅速这一问题。而现有的高校反馈渠道大部分较为传统,往往被学生们以“反馈方式烦琐、形式单一、单向沟通、回应时间长”等诟病,显然无法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学生生活习惯变化的趋势。多数学生更是“嫌麻烦”不想反馈不愿反馈,这就在无形之中加大了高校网络舆情把控的难度,也使学生在表达相关诉求时出现负面情绪。

(四)网络舆情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通常情况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主要由宣传部门负责,工作人员也兼任多项工作。因缺少专岗专职,加之高校工作繁忙,换岗情况时常发生,工作人员缺乏时间和精力搜集网络舆情,更别谈分析和动态监控,审慎思考和干预经验严重不足。总体而言,高校舆情工作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专职舆情监管队伍,提高应对能力,增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专业性。

三、高校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监测预警,提升舆情分析能力

一是建立多点觸发监测预警机制,强化高校各级的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时刻保持备“战”状态,提升高校对负面信息的预警能力,要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问题,及时处理和引导,做到早发现、早行动、早解决。对于可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言论或舆情,要及时进行深入客观的分析,准确预判,合理评估可能造成的风险系数,以便能够快速应对[1]。二是建立舆情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全程监测,高校内部各单位加强对舆情信息防控工作的沟通、交流,形成协调联动,整合校内外资源。在舆情爆发后,要全面实时监控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及走向,了解事实真相,以便能够精准应对舆情。三是加强舆情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网络评论员、监管员队伍,持续培养,有效提高舆情引导能力。让工作人员主动介入各类媒体平台,就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参与评论,维护正面的评论、正面的声音,最大限度消除各种负面影响。

(二)及时有效回应,提高高校公信度

一是建立快查核实机制。高校应完善舆情快速核查机制,建立舆情快速核查工作队伍,当舆情危机发生后,以最快速度成立调查组,对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产生的原因,多渠道、多手段调查舆情信息的真实性,正确判断舆情走向,客观评估舆情可能在学校内造成的影响[2]。二是及时回应引导。没有正版,盗版就会泛滥。高校要适时通过权威网络信息平台发声,通报调查结果,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让学生和公众了解事实真相,满足其知情权,避免激化矛盾,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引导师生明辨是非,不造谣、不传谣,自觉参与事件的处置,使事件向有利方向转化。

(三)培养“意见领袖”,增强舆情引导能力

著名社会学家拉扎菲尔认为,意见的传播大多是领袖审核同意后经由广播等渠道传递给普通群体的。“‘意见领袖’因其特有的信息渠道和人脉关系在高校网络舆情演化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3]。一是从网络舆情的源头发现“意见领袖”。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融媒体时代,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意见领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媒介信息的中间和过滤环节,对各类信息的传播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话语权明显,可以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中的互动数据来发现“意见领袖”。二是在学生当中培养“意见领袖”。学生当中只有极少数一部分人会和大部分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比如班干部,或是有一定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天生就具有极强的社交能力。高校舆情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学生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利用其社交能力,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培养一支政治可靠、思想进步、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队伍,发挥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引领、观点辐射等作用,让他们在网络舆论危机中发出主流声音。

(四)畅通沟通渠道,共建和谐校园环境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人们对一件事的看法很少能够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而改变,但一些有价值、有内涵的信息却可以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事件的真实性,进而改变对事件的看法[4]。网络舆情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及诉求。一是注重师生互动渠道建设。高校要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网上信息反馈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渠道,针对师生提出的有关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都要予以耐心、充分、详细的解答。二是建立良好的舆论互动机制。舆情管理者应多与学生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将各种矛盾扼杀在摇篮中,并激发师生参与管理学校事务的积极性,减少与学校之间的摩擦,促进学校与师生的和谐共处。三是注重校园网络文明建设,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行为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上网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其提高辨别真伪能力,有效控制网络虚假消息的传播,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

(五)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网络舆情预警系统

在信息时代,网络舆情较为复杂,具有突发性、隐匿性、多元性等特征,高校在监测舆情时若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手段,将难以高效推进舆情监督工作。尤其是当前网络上具有海量的言论数据,必须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挖掘和实施监测,以便能够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预警[5]。因此,高校应建立起大数据网络舆情监管平台,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数据资源互通共享,打破舆情监管数据孤岛现象,为网络舆情预警和应对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

(六)加强网络育人,创新网络思政工作

有效管理高校网络舆情,归根结底是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紧扣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新变化,主动适应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抢占新媒体阵地,打造多媒体融合发展矩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线下向线上、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健全完善网络育人新体系。要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提供大学生喜闻乐见且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作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能动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是一项重大而又复杂的工作,应该坚持“技控是先导,人控是协助;疏导是本源,围堵是辅助;情治是根本,处罚是手段;褒扬为主流,批评为补充”等治理理念,明晰监测和预警、研判和干预、协调和处置等环节的治理方式。只有不断学习,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发挥现代科技力量,依托互联网平台,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提高对网络舆情的掌控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学校的安全,确保校园环境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樊琳,张生,丁社教,等.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20(4):94-95.

[2] 文鸿莹.三方博弈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及应对策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0(10):17.

[3] 黄苏芬,司雯,穆亭钰.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创新研究[J].情报科学,2021(4):66.

[4] 朱耿.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7):137.

[5] 张凯丽.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2):110-111.

作者简介 曾娜贤,本科,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基于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