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窥《伤寒论》第六条“温病”*

2021-04-17马坤庞晓晨卢艳张静莎

中医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论仲景少阴

马坤,庞晓晨,卢艳,张静莎

1.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天津300451;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伤寒论》作为将《黄帝内经》中复杂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嫁接的一部经典著作,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医学大家莫不致力于将注解《伤寒论》作为毕生的事业。《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由于编撰年代久远,且成书不久便散落民间,时隐时现,辗转流布[1],使得原本晦涩的文字、深奥的医理更加“扑朔迷离”。时至今日,包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对于某些方剂、条文的理解仍存在较大争议[2]。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论述了太阳病的三种类型:中风、伤寒、温病。在之后的论述中,依次给出了中风和伤寒的治疗方剂和煎煮方法,甚至调摄事项。唯独温病,仅在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3])论及了温病临床症状和误治之后的表现[4],之后便未再提及。古文言简意赅,又缺乏方剂的佐证,使得此处的“温病”成为仲师留下的诸多“悬案”中的一个,也是后世寒温之辩的“必争之地”[5]。

观古今医家之注解,对第六条“温病”的论述可谓众说纷纭。如清代喻嘉言在《尚论》[6]中言:“仲景治温证,凡用表法,皆用桂枝汤,以示微发于不发之意也”,其认为仲师治疗温病,皆用辛温解表的桂枝汤。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中[7]提出:“太阳病,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名曰温病,桂枝汤主之”。此二位清代著名医家,对于“温病”的治疗思路如出一辙,且言之凿凿。而同时代的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8]中说道:“此喻氏之臆说,非仲景之旧章。鞠通自问跳出伤寒圈子,而不觉已入嘉言套中,又不甘为人下,遂肆改原文,捏为圣训,以窃附于宫墙,而不自知其诬圣误世之罪,亦可慨已。”三位大家意见相左,让后学莫衷一是。

经典的学习需要理论思辨的过程,而仅仅停留在纸上的讨论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毫无帮助。欲使2 000年前的中医智慧,真正发挥临床效力,必须破立并举,逐步探究温病的发病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可指导临床。

1 《伤寒论》“温病”发病原因

纵览医家对《伤寒论》第六条中“温病”病因的注解,主要有三类观点[9]:

1.1 “温病”为感受温热之邪清代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太阳类病法第五》[10]曰:“此温病之证也。温病者,冬春之月,温暖太甚,所谓非节之暖,人感之而即病者也。此正是伤寒对照处,伤寒变乃成热,故必传经而后渴,温邪不待传变,故在太阳而即渴也,伤寒阳为寒郁,故身发热而恶寒,温病阳为邪引,故发热而不恶寒也。”认为此处“温病”为感受温热邪气,感而即发之病。清代柯琴在《伤寒来苏集》[11]中说道:“此条不是发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义,乃概言太阳温病之证如此,若以春温释之,失仲景之旨矣,夫太阳一经,四时俱能受病,不必于冬,人之温病,不必因于伤寒,且四时俱能病温,不必于春,推而广之,则六经俱有温病,非独太阳一经也。”直接否定此“温病”为伏邪发病,并首次提出六经皆有温病的认识。刘渡舟《伤寒讲稿》[12]中提出:“太阳表证都没有口渴,如果到了口渴的程度,一定是传到了阳明,或者传到了少阳了……温病是有一种温热之邪所致,在‘太阳病’这个开始阶段就会出现口渴……因为它是温热之邪,不是风寒之邪,所以不恶寒。”提出口渴是因为温热邪气伤阴的原因,因其恶寒程度轻、时间短,为了便于与“伤寒、中风”区别,故言“不恶寒”。陈治恒通过对比《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初之气,民厉温病)的论述和《难经》(“伤寒有五”,却未提及伏寒变温之说)的理论。认为:“仲景本《内》《难》之旨而著《伤寒论》,绝不会本一偏之见立论,当系两者兼于其中。”陈氏提出仲景既然是参考两书,就应该以两者之重合点为理论依据,所以其推崇柯琴之论,提出此“温病”应为感而即发,并非伏邪发病[13]。陈氏所论差强人意,《黄帝内经》与《难经》不重合之内容甚多,仲师为何不可取长补短,而偏要着眼于重合部分。

诸家所论,看似深入浅出,实则“法外求法”,缘木求鱼,并未从《伤寒论》本身寻求理论依据。

1.2 “温病”为伏邪发病清代张锡驹《伤寒论直解》[14]中直接提出:“此伏气之为病,与伤寒卒病之不同也。《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者,邪从内出,得太阳之标热也;不恶寒者,无太阳之本寒也。此寒邪伏藏于中,蕴酿成热,为温病也。”张氏引用《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依据,认为“发热而渴”的原因是“温病”为邪自内发,“不恶寒”的原因是太阳无寒,见解与诸家相似。清代张隐庵《伤寒论集注》[15]曰:“冬伤于寒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至春随阳气而发,变为温病。温病者,热病也。邪病太阳之标阳,故但发热而渴,不恶寒。所谓冬伤于寒,春变为温者也。此言寒邪伏匿而变为温病也。”其同样以伏邪发病立论,但对于症状的解释却不如张锡驹详尽。清代王士雄《温热经纬》[16]中引用叶香岩:“发热而渴者,温病热邪自内达外。”章虚谷:“温病之发而无定处,少阴之表为太阳,热邪从里出表,即有发热头痛之太阳病也。不恶寒,其非外感之邪可知;渴者,热从内发之证也。仲景恐人错认为太阳伤风寒,故特标是伏热内发之温病也。其少阴温病反不标者,因伏气条内已申明咽痛、下利为少阴初发之温病也”之言,其二者对于症状解释与张锡驹相同,并强调“温病”之名为仲景特意区别其他太阳病,即中风、伤寒而立。

1.3 “温病”为感受风寒之邪胡希恕《伤寒论讲座》[17]曰:“这个病形似太阳病,也头项强痛,脉浮,很像太阳病,但主要的是他渴。这个渴是内热的一种表现,就像阳明病白虎汤证就渴呀……他要恶寒的,这个是不恶寒。这里热是很强烈的,人身上的这个条件反射啊……这种刺激过于兴奋,那一种刺激就会被抑制”,胡老认为“口渴”应为阳明病,条文中的“不恶寒”并非是真正的不恶寒,通过旁征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定律,指出机体恶寒的感受被发热的刺激所抑制,提出此病由于素体阳热亢盛,外风化热,转为阳明病,治疗当参考阳明篇诸方,此说体现胡老涉猎之广,但此解释确是“孤证无援”,尚且存疑。

考《伤寒论·序》[3]仲景言及的参考书目:《素问》《阴阳大论》等五部典籍。观《外台秘要》[18]中引文及注解,可知《伤寒论·伤寒例》中:“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飧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乃《阴阳大论》原文,仲景参考并摘录之。《阴阳大论》曰:“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仲景既考此书,应知书中已有“温病”一证,而第6条直接用此病名,却未言二者区别,故《阴阳大论》中“温病”与《伤寒论》“温病”应为同一病证。

细品仲景引用《阴阳大论》的内容,杂合第6条原文,可以管窥“温病”的特征:①伤寒与“温病”所感邪气相同,两者之病因均为寒邪;②伤寒与“温病”发病形式不同,前者感而即发,后者感而不发,至春才病发诸证。至于为何感受寒邪,却以热病形式发作,在金元时期之前一直颇有争议,直至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19]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才初步夯实了寒邪为温病之病因的理论。

2 《伤寒论》“温病”发病机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0]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季之应,养藏之道也……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是阳气闭藏的季节,应避免阳气过度外放,以恪守“养藏之道”。如此则“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不然则为“逆之”,阳气不藏,导致“伤肾”,引起少阴不足,影响来年春生之气。

冬季感寒,邪正交争,阳气不足以抗邪外出,邪气不足以深入发病,正虚邪恋,伏匿日久,导致阳气不得闭藏,违逆“养藏之道”,则会出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15]。来年回春大地,厥阴、少阳木气渐旺,子实母虚,少阴更显不足。春升之阳触动伏寒,邪正交争于外,故而“发热”;少阴乏源于内,出现“虚故饮水自救”[3]]象,故“渴”;太阳病极轻,为区别中风、伤寒之恶寒较重,故言“不恶寒”(类似《伤寒论》第301条中“以二三日无证”[3],此处并非完全没有症状,只是少阴病症状轻浅,且欲强调此差别,故言“无证”),发为“温病”。

3 《伤寒论》“温病”诊断依据

温病既然凶险,而且诸多误治,故诊断尤为重要。《伤寒论·伤寒例》曰:“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3]。仲景提出气候反常,且病症相似者,并非“温病”,应为时行之气即非其时应有之气所致。“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3]阐明临床诊断“温病”的三个着眼点:发病时间(立春节后,即多为春季发病);发病时的气候特点(无暴大寒,又不冰雪,即无异常且剧烈的气候变化);症状特点(病例散发,症状未必相同,即非流行性疾病)。

4 《伤寒论》“温病”治疗大法

根据“温病”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可知“温病”所处状态为:少阴阳气不足,少阳木气渐旺,太阳寒水邪恋。若此时单纯解表,仅用辛温发汗之法祛除标邪,不顾及少阴不足,则少阴之根不稳,胃中津液匮乏,风火相煽,发为“风温”,甚或以“火法”“一逆再逆”,紧促“命期”;若此时单纯补益少阴,大温其里,阳气趋内,一者有悖春升之气,二者难避引邪入里之嫌,故治疗时必须兼顾太阳、少阴,同时考虑不要违逆少阳升发之性。所以桂枝汤、麻黄汤之类,四逆汤、附子汤之辈均不可单独使用。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通过症状判断太阳之实与少阴之虚孰轻孰重,再定发汗解表与温阳补肾孰先孰后,或如何相兼而行,方可效如桴鼓,不至“变证”迭起。

猜你喜欢

大论仲景少阴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中医小知识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寒热”“形气肿痛”探析
《阴阳大论》今何在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对《伤寒论》少阴急下三证的体质学认识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