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腰肌劳损”的再认识

2021-04-17钟伟兴王宁李义凯

中医正骨 2021年9期
关键词:压痛腰痛腰部

钟伟兴,王宁,李义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2012年发表的一篇关于腰痛全球患病率的系统综述显示,持续时间超过1 d的腰痛的患病率为(11.9±2.0)%、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的腰痛的患病率为(23.2±2.9)%[1]。目前腰痛已成为仅次于上呼吸道疾病的导致患者就医的第2位原因[2-3]。但临床上大约85%的腰痛患者的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之间没有明显关联,最终无法得到一个精确的病理解剖学诊断[4]。因此,临床上出现了诸如“扭伤”“劳损”等不规范的诊断,其中“腰肌劳损”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从“腰肌劳损”概念在国内的应用现状、“腰肌劳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此不规范的诊断术语的思考。

1 “腰肌劳损”概念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目前临床上所谓的“腰肌劳损”,一般是指原因不明,且无影像学改变的腰部疼痛、功能障碍的病变的统称[5],也被称为功能性腰痛、腰背部肌筋膜炎等。这一概念对应的是一个相似疾病多、定义含糊的疾病群。我们以“腰肌劳损”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2021年3月收录的所有相关文献,共检索到1600余篇文献,其中近5年的文献共400余篇。虽然“腰肌劳损”这一概念在国内应用广泛,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目前临床在“腰肌劳损”的诊断治疗方面仍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为诊断名称不统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不准确、诊断过于随意、很少针对病因治疗等。

我们检索到的国内最早关于“腰肌劳损”的报道是1960年发表在《人民军医》杂志的《腰皮神经切除术对腰肌劳损近期疗效满意》,作者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采用腰皮神经切除术治疗,疗效甚佳[6]。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文中报道的治疗方式与脊神经后支综合征[7]的治疗方式相似。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已开始质疑“腰肌劳损”这一诊断。陈仲等[8]将其细分为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盘源性腰痛、腰椎峡部裂、髂嵴综合征。张奎渤等[9]则将其细分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盘源性腰痛、神经根及背根神经节病变。叶启彬[10]将其细分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中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腰背部肌筋膜炎、腰椎关节突关节嵌顿、腰肌拉伤。此外,骨质疏松性腰痛[11]、腰骶部筋膜脂肪疝[12]、肌筋膜扳机点[13]、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14]、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15]、棘间滑囊炎[16]、腰骶结构不稳[17]、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腰椎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19]等也被认为属于“腰肌劳损”范畴。其中腰椎峡部裂、盘源性腰痛、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骨质疏松性腰痛、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如腰椎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神经根及背根神经节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等均有明确的影像学改变;腰椎关节突关节嵌顿、腰背部肌筋膜炎、腰肌拉伤、腰骶结构不稳均不存在病理解剖学的特征性改变;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在腰部疼痛区上方2~3个脊椎节段的横突根部存在压痛点;髂嵴综合征患者在髂嵴处有明显压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体型偏瘦,第三腰椎横突处有明显压痛;臀中肌综合征患者在臀部有明显压痛;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在臀部外上象限可找到一个明显压痛点;腰骶部筋膜脂肪疝患者多为体型肥胖的中年女性,可在压痛区触及光滑圆形肿物;存在肌筋膜扳机点的患者则在局部有明显压痛、牵涉痛及其他不适;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患者在相应的棘突与棘间韧带处有明显压痛、放射痛、凹陷及空虚感;棘间滑囊炎患者在相应棘间韧带处可有明显压痛、叩击痛。

2 “腰肌劳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根据发病原因,目前多将腰痛分为3类,即特异性腰痛(specific low back pain,SLBP)、根性腰痛和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20-21]。SLBP是指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的腰痛,主要包括累及腰椎的恶性肿瘤、骨折、感染、马尾综合征、主动脉瘤等引起的腰痛。根性腰痛是指腰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腰痛,通过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NLBP指病因不明,除SLBP及根性腰痛以外的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腰痛[22]。国内常将NLBP诊断为“腰肌劳损”、腰扭伤、腰肌痉挛、腰肌筋膜炎等[8,23]。

对于“腰肌劳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王忍生[24]认为,“腰肌劳损”是由于工作时腰部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使部分腰部肌肉纤维处于紧张状态或发生部分撕裂导致的。梁新军等[25]认为,“腰肌劳损”是由于腰部承受过大负重引起的无菌性炎症,进而诱发腰部疼痛。郑贵良[26]认为,“腰肌劳损”是一种腰部肌肉、筋膜及韧带组织慢性损伤导致的腰痛。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关于“腰肌劳损”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是不精确的。脊柱后路手术时,即使腰背部肌群被剥离、牵扯,甚至切断,大部分患者数天后就不再疼痛,这说明单纯的肌肉损伤并不会引起长久的疼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腰肌劳损”真正劳损的不是肌肉,而是腰椎间盘、脊神经后支、关节突关节等结构[8]。此外,约1/3的慢性腰痛患者合并抑郁症[27-28],抗抑郁治疗有效。这也给我们明确“腰肌劳损”的诊断增加了难度。随着对腰部疾病研究的深入,“腰肌劳损”这一概念将会被进一步细化,被以解剖结构和病理学为基础的诊断术语所取代。

3 小 结

未分化疾病是指医学上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或疾病早期尚未明确归属某一系统的疾病[21]。“腰肌劳损”就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未分化疾病,没有组织学和解剖学上的特征性变化,只是临床上对于没有明确病因的腰痛症状的统称,不能视为一种诊断。学术界应该取消“腰肌劳损”这一诊断术语,对其进行细化,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猜你喜欢

压痛腰痛腰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职业腰痛早防治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