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时间特征与机制

2021-04-17王碧野周成林

中国体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按键强度评分

王碧野,周成林,郭 玮

自主动作(voluntary action)是指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动作,它是人类与环境交互的基本方式之一(Haggard et al.,2002;Wall,2001;James,1987),也是体育活动的基本组成环节(赵国炳等,2014)。掌握某个特定动作与其效果的对应关系,是个体发展自主动作的基础(Elsner et al.,2004;Herwig et al.,2012;Wolfensteller et al.,2011)。自主动作产生的效果需要通过感知系统被个体所觉察,感知信息的加工也受到自主动作的影响(Pelah et al.,1996)。

自主动作引起的感知衰减现象是最典型的自主动作对感知加工的影响,它是指对自主动作效果的感知发生衰减的现象。关于该现象,有一个经典的表述,即“最敏感的人也没法把自己胳肢笑”(Blakemore et al.,1998)。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衰减不是普遍的、泛化的衰减,而是只针对自主动作的效果所引起的特异性衰减(Aliu et al.,2009;Blakemore et al.,1998,2000;Hazemann et al.,1975)。例如,有一个喇叭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足以吓人一跳。相比于其他人,按下喇叭的人会觉得喇叭声音小一些,但对环境中的其他信息输入不会发生衰减。

在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研究中,研究者常常关注听觉、视觉、皮肤痒觉和时间知觉的衰减。其中,对自主动作引起听觉衰减的研究数量最多,对皮肤痒的程度的衰减研究最早。已有研究不仅从行为层面对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现象进行探索,还采用了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脑磁(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等技术手段,探索该过程的神经活动特征。研究发现,自主动作不仅可以引起行为上的感知衰减,还能引起皮层激活上的衰减。近年来,有研究探索了自主动作引起的对物体运动一致性的感知衰减现象。该研究以行为学指标为主,证明了自主动作可以有效引起个体对物体运动一致性的感知衰减。但无论该研究还是已有研究,都较少对感知衰减的时间特征进行探索,使得有关感知衰减发生的时间进程与关键时间节点的理论存在空白。

对于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理论,目前存在两种假说:抑制假说和预激活假说(图1)。两者均得到一定数量研究的支持,并且均以动作控制的前馈模型为基础(Blakemore et al.,2000;Wolpert et al.,1995)。该模型认为,自主动作神经指令产生的同时,一个预测动作效果的传出副本也会生成。比较器会对比预期效果和实际情况,以保障自主动作的顺利执行。抑制假说认为,当实际情况和预期效果一致时,为了节约认知资源,不必对效果进行过多加工,从感知中给予抑制,因此产生感知衰减。支持这一假说的研究多采用ERP指标(Aliu et al.,2009;Baess et al.,2009;Bäss et al.,2008;Fushchich et al.,2013;Hughes,2015)。预激活假说的提出是基于fMRI研究结果(Kühn et al.,2010;Waszak et al.,2011),它认为传出副本会导致相关感知系统的预先激活。预激活导致感知系统噪音升高,进而导致辨别力下降,从行为上表现为感知衰减现象。对两种假说的验证,有助于了解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机制。

图1 抑制假说与预激活假说示意图Figure 1.Schematic of Suppression Hypothesis and Preactivation Hypothesis.

本研究以前期研究为基础,结合该领域研究现状,通过2个实验,从以下2个方面对自主动作引起的感知衰减现象进行探索:首先,改进已有实验范式,探索感知衰减发生的时间进程,寻找感知衰减发生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其次,关注自主动作引起的内部表征变化,对抑制假说和预激活假说进行验证,探索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机制。

1 实验1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时间特性

自主动作可以引起对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性感知的衰减,但该现象发生的时间进程尚不明确,是否存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也不得而知。本研究通过改进已有研究范式,对该现象的时间进程进行探索。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本实验通过张贴校园广告招募被试,共12名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专业本科生自愿参加,所有被试均无专业运动训练经验。被试年龄为(20.5±1.2)岁,男、女各6名,利手均为右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被试在实验开始前的24 h内禁止摄入咖啡因或酒精。

1.1.2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两因素组内设计。组内变量为对应关系(2种自主动作和效果的对应关系:一致、不一致)×时间差(6段时间差:t1~t6);因变量主要包括被试的行为指标和信号检测论指标,前者主要是反应的准确率,后者主要包括辨别力d’和反应标准c。由于自主动作引起的感知衰减具有特异性,仅有与动作对应的效果会发生衰减,所以自主动作和效果的对应关系可以等同视为是否存在感知衰减的条件。

1.1.3 实验视觉刺激材料

本实验中,最重要的视觉刺激为一组随机动点(random dot kinematogram,RDK)。其设置与前期研究基本一致(王碧野等,2018)。每一组RDK均由随机分布在屏幕中心半径100像素的圆形区域内的100个圆点构成,圆点半径为2个像素,颜色为灰色(100,100,100)。RDK中有固定比例为A的动点运动方向一致向上或下,A越小,同方向运动的动点越少。若A为0,所有动点运动方向完全随机;为1时,所有动点运动方向一致。被试的主要任务为判断RDK中是否存在运动方向一致的动点。A的数值基于每个被试在参数评定测试中的表现而确定。参数评定测试用以尽量消除可能的天花板或地板效应,其具体步骤与前期研究一致(王碧野等,2018)。该测试为每个被试确定合适的参数A,使得被试在任务中的辨别力d’在1.7~2.0之间。所有被试实验前都要参与该测试,确定自己在后续实验中的参数A。

1.1.4 实验任务

实验1的任务包括2个阶段:学习阶段与测试阶段(图2)。

图2 实验1流程示意图Figure 2.Procedure Diagram of Experiment 1

在学习阶段,被试将掌握一个自主动作及其对应的效果。实验进行单盲控制,被试不知道实验的真实目的,仅被告知需要对1 s的时间长度进行估算,实际上是对自主动作和效果对应关系进行学习。具体学习过程如下:每个试次以一个黑色圆点呈现作为开始的标志,被试需要立即估计时间,当被试觉得时长恰好为1 s时按键报告。被试需要使用左手的中指或食指(“z”和“x”键盘)按键,具体按键随意选择,但应保证两个按键的次数接近。被试反应时同真正1 s相差200 ms内的反应试次都被视为有效试次,每10个试次还会提醒被试两种按键发生的次数,以帮助其控制两个按键比例接近。当总有效试次达到40次,且两个按键次数相差小于5的时候,视为被试完成了1个block的学习。被试在学习阶段需要完成3个block的学习。

当被试判断1 s时长按键后,一组RDK将出现在屏幕中心,其中固定90%的动点将向上或下运动。具体运动方向与被试选择的按键有关。如食指对应着向下,中指对应着向上。经过3个block的学习,被试将掌握不同的按键与运动方向的对应关系。按键与运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在所有被试中进行平衡匹配。为了保证被试确实进行了学习,程序在每个block内设定了两个特殊试次。在该试次内,RDK的动点出现后会全部变成红色,被试需要在400 ms内快速按下空格键,否则将判定被试没有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再增加1个特殊试次和10个普通试次。该特殊试次的设定提前告知被试,以促使其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该学习阶段设定的有效性已经得到前期研究的验证,学习阶段后将进入测试阶段。

在测试阶段,被试依然被要求对1 s的时长进行判断,但提前500 ms或者延后1 000 ms内按键的试次都将被视为有效试次。随机动点会在被试平均按键时间前后450 ms内出现,首个block内的平均按键时间由程序从学习阶段获得,每个block结束后重新计算平均按键时间。估计1 s时长后,被试需要报告刚才的随机动点中是否存在一组运动方向一致的动点。被试通过右手按键报告有(“n”键)或者没有(“m”键)。随机动点呈现区域上方会呈现黑色小矩形,以提示可能存在的一致运动方向,方便被试判断有无,而不需要辨别加工。所有试次中,存在运动一致方向的动点的概率为50%。其中,运动方向与按键的对应关系在接近50%的试次中与学习阶段掌握的一致,此时可以视为发生了自主动作,并产生了对应的效果。由于被试按键随机,仅能保证上述比例接近50%,无法严格控制为50%。

测试阶段,每个block包含80个有效试次,被试需要完成的block数目由实验程序基于被试的反应决定。程序自动将被试按键前后450 ms的时间平均分为6段,若每段时间区间至少存在80个试次,则判定任务结束;若有某段出现的较少,将在后续任务中增加该段出现的频率。所有被试在6~8个block内完成实验任务。每3个block中会增加1个学习阶段block的练习,以帮助被试巩固掌握的自主动作与效果的对应关系。每个被试约用2.5 h完成实验1的测试。

1.1.5 实验设备与流程

本实验中的视觉刺激呈现由一台分辨率为1 920×1 080 dpi的23寸AOC显示器完成,其刷新率为144 Hz,相应时小于1 ms,显卡为AMD公司的RX470。实验程序的实现和数据采集通过运行于Matlab(2016b)平台上的Psychtoolbox 3.0工具箱完成。

所有被试均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参加实验。被试自行阅读知情同意书,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后签字确认。随后,主试对必要内容进行口头讲解,被试需要按照要求实验。实验过程中,被试端坐于显示器前,眼睛与显示器中心平行,距离显示器1.2 m。由于本实验耗时较长,为了减少疲劳对实验的潜在影响,被试在每个block之间可以选择适当休息。

1.1.6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行为学数据通过Psychtoolbox 3.0工具箱完成。实验程序自动筛选有效试次,按照按键反应与RDK出现的时间差对被试反应归类,分别划入不同的时间差片段。以按键时间为零点,RDK提前出现为负,延后出现为正,从-450~450 ms共900 ms每150 ms划分为一段,共划分为6段时间差,依次命名为t1~t6。在每段时间差区间,分别计算被试在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与信号检测论指标。信号检测论指标主要选用辨别力d’和反应标准c。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I1和I2分别为低强度和高强度刺激。本实验中,I1=0,I2=1。Z1为被试在低强度刺激时正确拒斥概率的Z值。在部分击中率为100%的极端情况下,参考通用方法将击中率修正为,其中N为最大可能虚惊数(Hughes et al.,2011)。

对上述3个指标,分别进行2(对应关系:自主动作和效果对应一致、不一致)×6(时间差:t1~t6)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1.2 结果

对被试反应的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应关系的主效应不显著[F(1,55)=0.19,P=0.89,ηp2=0.002],时间差的主效应不显著[F(5,55)=0.205,P=0.96,ηp2=0.018],交互作用不显著[F(5,55)=1.167,P=0.34,ηp2=0.096]。对于信号检测论指标,在反应标准c上,对应关系主效应不显著[F(1,55)=0.17,P=0.68,ηp2=0.016],时间差的主效应不显著[F(5,55)=0.761,P=0.58,ηp2=0.065],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5,55)=1.990,P=0.10,ηp2=0.153]。在辨别力d’上,对应关系主效应不显著[F(1,55)=0.537,P=0.48,ηp2=0.047],时间差主效应不显著[F(5,55)=1.083,P=0.38,ηp2=0.090],但交互作用达到边缘显著[F(5,55)=2.259,P=0.06,ηp2=0.170]。考虑其效应量较大,对其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t2(t=-1.835,P<0.05,Cohen’sd=0.54)、t3(t=-3.050,P<0.05,Cohen’sd=0.88)和t4(t=-1.812,P<0.05,Cohen’sd=0.52)时间差片段,对应关系一致条件下的辨别力d’均显著小于不一致条件;在t1、t5和t6时间差片段,两种对应关系条件下辨别力d’差异不显著。被试在不同时间差内的辨别力d’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时间差内的辨别力d’变化Figure 3.Change of Discrimination d’in Different Time

1.3 小结

实验1的结果说明:自主动作在准备阶段就足以引起感知衰减;动作执行前的300 ms和动作执行后的150 ms是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动作执行前的300 ms至动作执行后的150 ms内,自主动作可以引起感知衰减;自主动作执行前的300 ms之前或执行后的150 ms以后,感知衰减现象不会发生。

2 实验2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机制——预激活还是抑制

实验1证明了自主动作的准备阶段足以引发感知衰减。该现象可以由预激活(Hughes et al.,2012)假说或抑制(Blakemore et al.,2000)假说解释。但两种假说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前者认为动作的准备导致了感知系统的预激活,后者认为动作的准备导致了感知系统的抑制。本实验针对以上矛盾,直接对个体感知系统发生预激活或是抑制进行验证。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实验2从上海体育学院招募被试共14人[(20.4±1.0)岁],男、女各半,均无专业运动训练经验。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报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开始前24 h内不饮用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品。所有被试均没有参加实验1。

2.1.2 实验设计

实验2采用被试内2×2设计,自变量为对应关系(自主动作和效果的对应关系:一致、不一致)和刺激强度(强、弱),因变量为对刺激强度的主观评分。基于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具有特异性,自主动作和效果对应关系一致时,可以视为存在感知衰减现象。如果抑制假说是正确的,那么高强度刺激的表征应该受到更大影响;如果预激活假说是正确的,那么噪音的增强将对低强度刺激的表征产生更大影响。

2.1.3 实验材料

实验2使用的主要刺激材料为一组RDK,其具体参数与实验1相同。

2.1.4 实验任务

实验2的任务主要分为3个阶段(图4):学习阶段,帮助被试建立一套自主动作和效果的对应关系;评分阶段,让被试掌握主观报告的评分标准与方法;测试阶段,测量被试在不同条件下对刺激的表征。

图4 实验2流程示意图Figure 4.Procedure Diagram of Experiment 2

学习阶段的具体设置同实验1,评分阶段安排在学习阶段之后。被试对练习素材进行评分。练习素材为11组RDK,每组运动方向一致的圆点比例从0~100%等差分布,每组增加10%。11组RDK以随机顺序呈现给被试,被试要对运动方向一致的点比例打分。评分最低0分,表示动点运动方向完全随机;最高100分,表示所有动点运动方向完全一致。被试会看到11个顺序被打乱的评分实例,分别代表圆点运动方向从完全随机至完全方向一致。0~100分分别对应程序设定的一致运动比例从0增加至100%,分数和比例对应。被试通过小键盘输入数字进行评分报告,主试告知其尽快根据第一反应报告。被试掌握评分标准与方法后进入测试阶段。

测试阶段包含5个block,每个block包含40个有效试次,一致方向运动圆点的比例被设定为80%或20%,前者称为高强度刺激,后者称为低强度刺激,两种试次各出现20次。除此以外,每个block中还包含20个无关试次,仅为让被试相信自己是在为随机的刺激强度评分,无关试次内的一致运动方向圆点比例为随机产生。每个试次以黑色圆点的呈现提示开始,被试随即进行1 s时长估计任务,然后按键报告,此部分与实验1类似。随后,被试需要对刚才呈现的RDK中运动方向一致圆点的比例进行报告,报告方式同评分阶段。实验2全程约需要1 h。

2.1.5 实验设备与流程

实验中,主要设备、数据采集和实验程序运行平台均同实验1。在学习阶段、评分阶段、测试阶段之间,以及每个阶段的block之间,被试都可以自行选择适当时长的休息。被试在完成实验后当场获得适当的现金报酬。

2.1.6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实验2的数据采集同样通过Matlab和Psychtoolbox 3.0工具箱完成。根据按键动作和动点运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将有效试次归入2类:一致试次和不一致试次。再基于刺激强度高低,进一步细化为4类条件:一致—高强度、一致—低强度、不一致—高强度和不一致—低强度。将被试的评分归入4类条件,分别计算评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再将每类条件的评分按照从0~100分,每10分划分为一个区段,计算每个区段的评分频率。对被试主观报告分数的标准差与平均数分别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因素为对应关系(自主动作和效果的对应关系:一致、不一致)和刺激强度(强、弱)。

2.2 结果

对被试报告分数的标准差的重复测量方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应关系主效应不显著[F(1,13)=1.552,P=0.24,ηp2=0.107],刺激强度主效应不显著[F(1,13)=2.792,P=0.12,ηp2=0.177],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13)=0.150,P=0.71,ηp2=0.011]。对被试报告分数的平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应关系主效应显著[F(1,13)=70.027,P<0.01,ηp2=0.84],刺激强度主效应显著[F(1,13)=11 037.571,P<0.001,ηp2=0.99],交互作用显著[F(1,13)=15.545,P<0.05,ηp2=0.545],故对其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将刺激强度条件固定,被试在对应关系一致条件的平均报告分数显著大于不一致条件(t=9.339,P<0.001,Cohen’sd=1.51)。将被试在两种条件下对不同刺激强度的报告分数分布频率作图,可以直观地显示其评分变化(图5)。以上结果说明,自主动作没能引起对高强度刺激表征强度的抑制,与抑制假说的预测不一致;自主动作引起了对低强度刺激表征强度的增大,可能是由于噪音的增大,与预激活假说的预期一致。

图5 被试在两种条件下对高、低强度刺激的评分频率Figure 5.Frequency of Score in High and Low Intensity Stimulation under Two Conditions

2.3 小结

实验2的结果说明,自主动作没能引起对高强度刺激表征强度的抑制,实验结果不符合抑制假说的预期;自主动作引起感知系统对低强度刺激表征强度的增强,说明感知系统发生了特异性的预激活,证明预激活假说的正确性。

3 讨论

3.1 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时间进程

自主动作可以引发感知衰减已经得到证明(王碧野等,2018)。本研究的实验1对该现象的时间进程进行挖掘。结果显示,自主动作所引起的感知衰减可以发生于自主动作执行之前。在个体执行自主动作的前300~150 ms内,衰减就已经出现。基于此推测,自主动作的准备阶段足以引起感知衰减。当自主动作执行150 ms后再呈现相应的效果时,感知衰减现象消失。这说明该现象存在关键时间节点,该节点为动作执行前的300 ms与执行后的150 ms,个体在两节点间会发生感知衰减。

尚未执行的自主动作足够引起感知衰减,说明引起感知衰减的关键因素可能不是自主动作的执行,而是它的准备过程。该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前馈模型解释,在自主动作准备过程中,同时产生包含感知效果的传出副本(Wolpert et al.,1995)。预激活假说和抑制假说都认为,该传出副本是引起感知衰减的原因(Aliu et al.,2009;Cardosoleite et al.,2010;Hughes,2015;Sanmiguel et al.,2013)。既然其产生早于动作执行,感知衰减的发生早于动作的执行就可以得到合理解释。在一项针对自主动作引起简单视觉刺激的研究中,研究者证明自主动作执行前240 ms就会发生感知衰减,这与实验1的结果较为接近。

实验1的结果还证明,动作执行后的150 ms内,感知衰减仍然会发生,但150 ms以后感知衰减现象就不显著了。这说明,已有研究中将刺激物设置为自主动作执行后50 ms出现是合理的(王碧野等,2018)。但有研究表明,自主动作与其效果间隔1 s以上时,感知衰减仍然会发生(Blakemore et al.,2000)。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感知加工的类型。该研究采用的感知为皮肤的痒觉,本实验使用的是运动一致性的感知。两者间的不同说明自主动作引起不同感知发生衰减的过程可能存在差异。

在对人类感知加工进行的研究中,150 ms的时间片段划分较为粗糙,该设置受限于实验范式本身。在实验1中,每多划分1个时间间隔,至少需要额外增加80个有效试次,如果将时间精度增加1倍,则至少需要增加480个有效试次。在不增加试次的情况下,每个被试已经需要约2 h才能完成实验,因此,简单地增加时间划分精度不具有可行性。有研究使用了更精细的时间划分(Desantis et al.,2014),但其刺激较为简单,因此,任务时长可以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后续研究可以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将时间窗口聚焦于动作执行前的300 ms至执行后的150 ms内,在此区间采用更精细的时间段划分是可行的。

3.2 自主动作引起感知衰减的预激活假说的证据

实验1证明了感知衰减可以早于自主动作的执行而发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自主动作控制的前馈模型。基于该模型,自主动作将引起效果的传出副本,最终导致感知衰减现象。但是该传出副本如何影响感知加工,从而引起感知衰减尚不得而知。已有两种假说试图对该过程进行解释,一种被称为抑制假说(Meule,2017),另一种被称为预激活假说(Cardosoleite et al.,2010)。前者较为直观,认为传出副本会抑制对效果的感知加工,结合信号检测论(Lories,1993),个体对自主动作效果的表征降低,表现为辨别力d’降低,从而导致感知衰减。后者与抑制假说的解释完全相反,认为感知系统会发生预先激活,导致感知系统背景噪音增大。根据信号检测论,噪音增大可以导致辨别力d’降低,同样可能表现为感知衰减。综上,两种假说的基本矛盾是:自主动作的准备究竟是引起感知系统对刺激表征的抑制还是预激活。

实验2直接从两种假说的基本矛盾切入,对两者进行直接验证。实验中让被试在自主动作与非自主动作条件下分别对刺激的强度进行主观评分,直观验证感知系统是否有抑制或预激活发生。实验2揭示了在刺激强度低的条件下,个体在自主动作条件下对刺激的主观感受更强,说明对其发生了预激活,符合预激活假说的预测。而在刺激强度高的条件下,个体是否执行自主动作对评分都没有影响,说明没能引起感知系统的抑制,与抑制假说的预期不一致。综上,实验2的结果支持了预激活假说。

相比容易理解的抑制假说,预激活假说在解释感知衰减现象时需要更深入的思考,以解决与部分研究存在的矛盾。例如,经典的行为研究采用主观报告法,并且发现主观报告的刺激强度是减弱的(Blakemore et al.,2000;Hughes et al.,2012),进而导致感知衰减现象被首次发现。但基于预激活假说进行预测,个体应该报告更强的主观感受,实验2中被试的主观报告强度也显著提高。这两点均与前人的研究存在矛盾。该矛盾的成因可能是前人研究所使用的刺激强度较高,预激活所提升的噪音更为明显,从而使得主观认为刺激的强度相对降低。实验2在刺激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更明显地观察到预激活现象。这种推测与一项研究的结论一致,它认为对低强度的刺激而言,自主动作会引起报告强度增强,而对于高强度的刺激,自主动作将使得主观报告强度降低。因此,预激活假说同上述所有行为研究结果都不存在真正的矛盾。预激活提高的是感知系统的背景噪音,这种背景噪音的提高在不同的刺激强度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主观强度体验变化,但都会降低对目标的辨别力。

此外,预激活假说与部分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结果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多项研究报告了自主动作导致感知觉ERP成分波幅降低(Bäss et al.,2008;Blakemore et al.,1998;Davis et al.,1966;Fushchich et al.,2013;Horváth,2015;Hughes,2015),并将这种降低理解为感知衰减的电生理证据。这看起来和抑制假说的预测一致,而与预激活假说存在矛盾。因为基于预激活假说的预测,感知觉的ERP成分应该得到增强。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前人的ERP研究中没有考虑基线可能的变化,预激活发生在动作执行之前,使用的基线已经提高,从而导致成分波幅降低。实验1充分证明了预激活发生要早于动作的执行。这种预激活在动作执行前的300 ms就可以发生,前人此类研究往往选择将动作执行前的0~100 ms内的脑电信号作为基线,因此,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此时的基线已经受到预激活的影响。后续研究可以重新考虑基线的选择方法,可能会得到支持预激活假说的ERP实验结果。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证明:1)自主动作执行前的准备阶段就可以引起感知衰减;2)动作执行前的300 ms与执行后的150 ms是关键的时间节点,早于执行前的300 ms或迟于动作执行后的150 ms,感知衰减不会发生;3)动作执行前的300 ms至执行后的150 ms内可以引发感知衰减;4)自主动作引起感知系统发生特异性的预激活,证明了预激活假说的正确性。

猜你喜欢

按键强度评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分级及临床应用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隐私保护打分系统设计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按键检测程序设计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非触勿动 秒治键盘误触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