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2021-04-16罗实张莹莹周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眼外伤右眼外伤性

罗实 张莹莹 周军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是由眼外伤引起的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所造成的晶状体不全脱位或全脱位,是晶状体脱位最常见的类型[1]。晶状体半脱位是指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或薄弱,晶状体位置偏离,但仍然部分位于瞳孔区内[2]。临床上需根据晶状体半脱位的范围、位置和程度,以及伴有的并发症决定手术方法,详细的术前检查非常重要[3]。晶状体脱位需行临床眼科检查,但在急性多发伤的情况下,进行全面的眼科临床评估受到限制[4]。有些患者因眼部出血或难以直接观察而行超声检查,但超声检查不方便且容易成为感染源[5]。CT 扫描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是急诊眼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对于有眼球破损的患者,无需接触眼球即可诊断[6,7]。有关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CT表现的文献报道较少[8]。本研究分析15 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 年12 月~2019 年6 月经临床证实的15 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未合并其他眼内组织损伤)患者的CT 资料,其中男11 例,女4 例;年龄19~65 岁,平均年龄(51.87±11.43)岁。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受伤。外伤至CT 检查的时间为5 h~2.5 个月。眼球钝挫伤12 例,穿通伤3 例。排除伪影影响晶状体观察及伤前眼部疾病的患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 Light Speed 64 CT 机或日本TOSHIBA Aquilion 64 CT 机进行扫描。GE Light Speed 64 CT 机扫描条件:120 kV,335 mA,视野(FOV)20 cm,扫描层厚0.625 mm。TOSHIBA Aquilion 64 CT机扫描条件:120 kV,400 mA,FOV 22 cm,扫描层厚0.5 mm。扫描范围从眶上壁至眶下壁,扫描基线平行于听眦线。检查时患者仰卧,双眼平视前方,扫描时尽量闭眼,眼球不动。

2 结果

本组15 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右眼7 例,左眼8 例。CT 主要表现为晶状体偏离正常位置,向一侧倾斜,前房深度改变。晶状体向后方半脱位13 例(向内后方半脱位6 例,向外后方半脱位5 例,向正后方半脱位2 例)(图1~3);晶状体向正前方半脱位2 例(图4)。15 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中,13 例可见一侧悬韧带断裂,2 例悬韧带断裂显示不确切(1 例为向后方半脱位,CT 表现为前房深度较对侧加深,晶状体位置向后方偏离,与对侧正常的悬韧带对比,病侧悬韧带显示模糊;1 例为向前方半脱位,CT 表现为前房深度较对侧变浅,晶状体位置向前方偏离,与对侧正常的悬韧带对比,病侧悬韧带显示模糊)。

图1 右眼晶状体向内后方半脱位

图2 右眼晶状体向外后方半脱位

图3 右眼晶状体向正后方半脱位

图4 左眼晶状体向前方半脱位

3 讨论

晶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似双凸透镜,后面较前面隆凸,不含血管与神经,借悬韧带悬挂于睫状体上而维持一定的位置[8,9]。眼外伤是眼球及周围附属器受到外界伤害引起的病理性改变[10]。若外伤引起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或全部断裂,则可能导致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2,9]。晶状体脱位程度和位置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制订,详细的术前检查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3,7]。

眼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晶状体脱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8]。X 线平片对晶状体脱位常无阳性发现,如果为外伤所致可发现伴发的其他异常,如眶骨骨折、不透X 线异物等[9]。在眼部外伤急诊影像学检查中,超声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7]。超声检查晶状体不全脱位时,晶状体位置仍可见强回声蝶形光斑,该光斑随眼球转动而前后摆动[9]。超声检查缺点是视野有限、人为操作依赖性大,且与伤眼直接接触,可能成为感染源[5,7]。CT 显示眼、眼眶及其周围组织自然对比度好、密度对比度高、图像清晰,可全面、客观的观察和评价眼外伤及其邻近组织伴随损伤,为眼外伤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建议[6,9,10]。近年来,CT已经逐步取代超声及 X 线摄片成为临床眼外伤检查的首选[6]。晶状体在CT 图像上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度,CT 能直接显示晶状体脱位的位置及程度,故对晶状体脱位有非常大的诊断价值[8,11]。CT 横断面扫描晶状体呈双凸透镜状高密度影,前缘稍直,后缘呈弧形,边缘光整,密度均匀,与低密度的前房、玻璃体形成良好的天然对比[9,11]。晶状体不全脱位时,CT 表现为晶状体偏离正常位置[9]。

本组15 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晶状体向后方半脱位13 例,向正前方半脱位2 例。CT 主要表现为晶状体偏离正常位置,向一侧倾斜,前房深度加深或变浅。15 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中,13 例可见一侧悬韧带断裂,2 例悬韧带断裂显示不确切(1 例为向后方半脱位,1 例为向前方半脱位)。由于晶状体悬韧带非常纤细[9],CT 扫描时可能显示不到悬韧带最完整的层面;另外晶状体前方空间较小,当晶状体向前半脱位时,断裂的悬韧带因无法伸展而堆积在一起;这些可能是晶状体半脱位悬韧带断裂显示不确切的原因。虽然不能确切显示晶状体悬韧带断裂,但CT 图像可显示晶状体向一侧移位,偏离了正常位置,前房深度加深/变浅,与对侧正常的悬韧带对比,病侧悬韧带显示模糊,这些征象都可为晶状体半脱位提供间接的判定依据。晶状体脱位临床检查有时很难观察到晶状体震颤这一典型体征,因而可漏诊[12]。因此在眼外伤患者CT 诊断时应注意观察晶状体情况,及时提示晶状体半脱位的可能。由于晶状体是对射线敏感的器官,对于反复多次接受眼眶CT 检查的患者应尽量采用低剂量扫描[13,14]。

综上所述,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 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眼外伤右眼外伤性
掩其右眼
左眼右眼
左右眼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Hospitalised ocular injuries in Osogbo,Nigeria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
第二十届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亚太眼外伤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