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中“X于”型单词的近义辨析

2021-04-12高淑蕾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2期

高淑蕾

内容摘要: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常用的“X于”型单词为研究对象,采用描写与解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现代汉语中近义“X于”型单词彼此之间或跟其近义词之间的用法差异等。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对象包括:(1)“鉴于”与“由于”;(2)“关于”与“至于”;(3)“过于”与“过”;(4)“终于”与“终究”“到底”。

关键词:跨层结构 “X于”型单词 近义词辨析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类“X+于”形式的单词(以下简称“X于”型单词),如“在于”“敢于”“终于”“由于”等。它们大多是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结果。本文拟以现代汉语中常用的“X于”型单词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汉语中近义“X于”型单词彼此之间或跟其近义词之间的用法差异等。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近义“X于”型单词彼此之间的用法差异辨析;二是“X于”型单词与其近义非“X于”型单词的用法差异辨析。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对象包括:(1)“鉴于”与“由于”;(2)“关于”与“至于”;(3)“过于”与“过”;(4)“终于”与“终究”“到底”。

二.“X于”型单词的用法差异辨析

(一)“鉴于”与“由于”

介词“鉴于”和“由于”两者较多出现在书面语中。介词“由于”所在的介宾短语“由于NP”主要表示原因,NP用来指明引发后续动作或事件的因素。例如:

(1)由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民族工作、共同做民族工作的好局面。(人民日报2001年11月29日)

(2)他们中多数人是对M老师所学的东西抱有一种“孤独”的关心,由于M老师的自杀,他们自己就有了一种“剩余人”之感。(大江健三郎《新人呵,醒来吧》)

上述例句中,例(1)句中,“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是“全社会形成好局面”的原因。例(2)句中,“M老师的自杀”引发后续事件“产生剩余人之感”的因素。

介词“鉴于”所在介宾短语“鉴于NP”也是主要表示原因的。例如:

(3)最近中共二中全会公报又具体指出,鉴于1956年计划执行的情况,1957年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人民日报1957年01月04日)

(4)鉴于上一次回来的教训,他只是说着:“这说书还登报?”(李凖《黄河东流去》)

上述例句中,例(3)句中,“1956年计划执行的情况”是引发“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因素。例(4)句中,“上一次回来的教训”是原因,后句表结果。

由此可见,介词“由于”和“鉴于”长时间被混淆,是因为有着共同的语义特征[+原因],并且大部分“由于NP,S”句和“鉴于NP,S”句内部都存在因果关系。事实上细究起来,这两个介词在用法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比较例(1)(2)和例(3)(4)可以发现,“由于NP”的续段S中的(隐性)主语既可以是指可以是指人或动物的名词性成分,如例(2)中续段S的主语是“他们”(人),也可以指一般的无生命体征的主体,如例(1)中续段S的隐性主语是“国家”。“鉴于NP”的续段S中的(隐性)主语必须是指人或动物的名词性成分,如例(3)中续段S的隐性主语是“国民”,例(4)中续段S的主语是“他”(人)。“鉴于NP”的续段S中的(隐性)主语不能是无生命体征的主体,例如:

(1)*鉴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民族工作、共同做民族工作的好局面。

(5)*鉴于彻夜不断的暴雨,低洼处的房子都被淹了。

这是因为“鉴”最初表示“(照)镜子”义,而通常只有人、动物等有生命的主体才会主动照镜子,以便反观自身。由此可见,“鉴于”跟“由于”在用法上的差异,主要是由跨层结构“鉴于”在词汇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导致的,滞留的义素是[+有生命]。

(二)“关于”与“至于”

介词“关于”和“至于”都可以作话题标记,引导话题,其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涉及的某个方面。例如:

(6)关于“好”与“坏”的区分,两人在生命早期就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但现在又以某种新的形式再度出现。(菲茨杰拉德《美丽与毁灭》)

(7)关于“神”,简直就不能谈论了。(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8)有人曾说“我的朋友”是标榜,……,大书特书,怕也免不了标榜气。至于“真挚的”,也是从英文里搬来的,毛病正和“亲爱的”一样。(朱自清《语文影及其他》)

(9)“禄”现在叫勤务员或是公务员,你不能在门上贴个倒“禄”字,以求在新的一年加官进爵,不断进步。至于“福”,最是众说纷纭的词,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条对“福”的注解。(毕淑敏《预约死亡》)

通常情况下,“关于”“至于”二者可以相互替换,替换后句子仍能成立,但在语义上有一定的差别。张谊生(2009)指出“关于”引介与某人/事相关的话题,强调关联、涉及。陈昌来(2002)认为“‘至于在话语中主要引进另提的话题,使这个话题在语义上跟别的话题并列或更进一层”。我们将例(6)-(9)中的“关于”和“至于”彼此替换,得出如下句子:

(6)至于“好”与“坏”的区分,两人在生命早期就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但现在又以某种新的形式再度出现。

(7)至于“神”,简直就不能谈论了。

(8)有人曾说“我的朋友”是标榜,……,大书特书,怕也免不了标榜气。关于“真挚的”,也是从英文里搬来的,毛病正和“亲爱的”一样。

(9)“禄”现在叫勤务员或是公务员,你不能在门上贴个倒“禄”字,以求在新的一年加官进爵,不断进步。关于“福”,最是众说纷纭的词,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条对“福”的注解。

就例(6)的语义来说,我们能够感知到说话者在表达“‘好与‘坏的區分”这个话题之前已经对其他观点提出过论述,或者是关于“好”与“坏”的定义,或者是关于“好”与“坏”的联系。而例(6)显然没有这样一层意义。例(7)的语义,我们可以感知到说话者在谈论“神”这个话题之前已经表达过其他观点,例(7)没有这样一层意义。我们发现,例(8)中的话题正是通过“至于”从“我的朋友”转换为“真挚的”;例(9)中“至于”在话题“禄”的基础上引出另一话题“福”,“至于”有标记话题转换的作用。而例(8)(9)中的“关于”并没有这样的作用。所以,例(8)(9)相对于例(8)(9)来说,语篇的前后衔接、语义的连贯性要差一些。

总的来说,介词“关于”和“至于”相互替换后虽然语义会有一定变化,但不影响句子的成立和表达。但是二者仍存在不能替换的情况,当介词“至于”位于一组前后有明显的对比关系(按:构成对比关系的是前后两个话题)的句子中时,“至于”不能换成“关于”。例如:

(10)日本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感到人生的短暂,武士们就联想到捐躯的壮烈。至于一般人民,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民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冰心《冰心全集·第五卷》)

(10)*日本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感到人生的短暂,武士们就联想到捐躯的壮烈。关于一般人民,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民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

(11)想到他将把她从目前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她对他爱得更深了。至于他,并没有把结婚这个条款放在心上。(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

(11)*想到他将把她从目前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她对他爱得更深了。关于他,并没有把结婚这个条款放在心上。

在例(10)中,根据语义我们可知“文人和武士”与“一般人民”形成对比,将“至于”换成“关于”后,例(10)不成立。例(11)“她”和“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至于”换成“关于”后,例(11)不成立。

这种情况是因为“至于”引进话题时具有标记话题转换的作用(“至于”意即“走到”,暗示言谈从话题X转而走到话题Y),这是词汇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至”的位移运动义的滞留)导致的。“至于”强调“从话题X转而走到话题Y”这种连带关系,话题X和话题Y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情况,它们之间就必然存在着对比,而“关于”没有这种对比性质。所以当“至于”所引的话题句与前一句子有较强的对比关系时,“至于”不能替换成“关于”。

(三)“过于”与“过”

“过于”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或数量过分,含有贬义。在现代汉语中,副词“过”与其有着相同的含义。例如:

(12)他到世界各地旅游,并发现英国社会过于墨守成规,英国人过于一本正经,英国的思想過于尊经重道。(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13)他相当纳闷他们是否怀抱着过于不实的梦想。(菲茨杰拉德《美丽与毁灭》)

(14)这儿气候过冷,让出生在热带的他不易血气旺盛。(拜伦《唐璜》)

(15)屋内朝东的窗帘都已拉下,以防早上的阳光使房间过热。(西德尼·谢尔顿《恶名》)

例(12)(13)句中的副词“过于”和例(14)(15)句中的副词“过”都修饰谓词表示程度的过分且都含有贬义色彩。但我们发现,在以上例句中,我们不能将二者互相替换。例如:

(12)*他到世界各地旅游,并发现英国社会过墨守成规,英国人过一本正经,英国的思想过尊经重道。

(13)*他相当纳闷他们是否怀抱着过不实的梦想。

(14)*这儿气候过于冷,让出生在热带的他不易血气旺盛。

(15)*屋内朝东的窗帘都已拉下,以防早上的阳光使房间过于热。

尽管副词“过于”和“过”所起的修饰作用相同,但我们一般不说某人“过墨守成规”“过一本正经”“过尊经重道”“梦想过不实”,也不说“气候过于冷”“房间过于热”。即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副词“过于”后一般不接单音节谓词成分,而副词“过”则通常只修饰单音节谓词成分。究其原因,是因为汉语单音节词有着双音节化趋势。冯胜利(1998)认为“汉语最基本的音步是两个音节,韵律词是由音步决定的,由一个音步构成的韵律词是标准韵律词”。结合这里的“过于”和“过”的使用来说,“过于”已经是一个双音节词,构成一个韵律单元,那么“过于”后接的谓词就要自成一个韵律单元,因此这个谓词一般是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而不能是单音节词。对于“过”来说,“过”本身是单音节词,因此“过”往往要与其所修饰的谓词进行语音上的组配,形成一个韵律单元(最好是标准音步,即双音节音步),所以,副词“过”所修饰的谓词一般是单音节谓词。

但在如“这儿太过冷清了”这样的语句中,副词“过”修饰的是一个双音节谓词(“冷清”)。这种情况是可以解释的。拿此例来说,“冷清”本身是一个双音节词,构成一个标准音步,而这时“过”前有一个单音节副词“太”,它能将“过”拉向自己进行语音上的组配,构成一个双音节韵律词“太过”。所以在实际语料中,副词“过”所修饰的谓词存在不是单音节谓词的情况。

(四)“终于”与“终究”“到底”

从客观意义上讲,副词“终于”“终究”“到底”的词义中都含有“最后”这个语义特征,三者引导的语块都表示事态发展到最后所出现的结果。例如:

(16)他们终于一个接一个地从夏季的围困中解脱了出来。(彼得·梅尔《普罗旺斯的一年》)

(17)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18)也许抱不抱回来都一样,终究还是一个死吧。(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19)如果太太也有外遇,他终究不会好过,只是他根本就没有苛责她的权利。(渡边淳一《失乐园》)

(20)比西嘹亮的嗓音也响起来了:“圣吕克!我到底没有弄错。”(大仲马《蒙梭罗夫人》)

(21)她想法不让他们成功,但是到底“农转非”了,气得她早早关灯睡了。(李国文《危楼记事》)

(22)他是个土地测量员,那也许多少有点名堂吧,可到底还是一场空。(卡夫卡《城堡》)

例(16)(17)中的“终于”、例(18)(19)中的“终究”以及例(20)-(22)中的“到底”都强调最后结果的出现。

但“终于”“终究”“到底”这三个时间副词在主观意义上有差别。“终于”强调最后结果的合目的性或合预期性(含有[+合目的/预期]的语义特征);“终究”强调最后结果的反目的性或反预期性(含有[-合目的/预期]的语义特征);“到底”既可以强调最后结果的合目的性或合预期性,也可以强调最后结果的反目的性或反预期性(含有[±合目的/预期]的语义特征)。比如,在例(16)中,“终于”强调最后结果“从夏季的围困中解脱了出来”的达成是合期望的,当事者希望发生的结果最后发生了。例(17)中“终于”强调结果的合目的性。而例(18)中“终究”强调的结果“还是一个死”含有[-合预期]的语义,即当事者不希望发生的结果最后发生了。例(19)“终究”强调的结果“不会好过”含有[-合目的]的语义。再看副词“到底”。张秀松(2008)指出强调目的达成之不易是“到底”的典型用法,但它还有些非典型用法,如强调结果出现完全在预料中,如在例(20)中“到底”强调的结果是[+合预期]的。但“到底”也可以表示结果的出现不合目的或预期,如例(21)中“到底”强调的结果是[-合目的]的,例(22)中“到底”强调的结果是[-合预期]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表格:

三.结语

本文主要进行了“X于”型单词内部近义词的辨析,包括“鉴于”“由于”、“关于”“至于”的对比分析等,同时涉及“X于”型单词与非“X于”型单词之间的近义辨析,包括“过于”“过”、“终于”“终究”“到底”的对比分析等。本研究对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及有关词汇、语法论著中关于上述近义词的用法辨析有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28.

[2]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02).

[3]刘丽红.基于语料库的“关于”“至于”“对于”多角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4]刘清.“关于”“对于”“至于”的对比及教学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孙佳.“鉴于”与“由于”介词用法的多角度考察与分析[J].《学语文》,2018(2).

[6]张秀松.“到底”的共时差异探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8(4).

[7]周卓.“关于”“至于”“对于”标记话题的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