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与地方文化教育的交互影响

2021-04-12方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浙江文学

方婷

内容摘要:网络文学现作为中国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拥有文学各类型的领衔作家或代表作品,且正在形成以IP为标志的网络文学全产业链,促进了网络文学与文化教育的交互式发展。其中浙江网络文学打造了网络文学中独具特色的“浙江现象”,对地方文化风潮和文学教育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浙江文化教育也丰富了网络文学的地域特色和创作素材,二者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关键词:网络文学 地方文化 文学教育 浙江现象

一.引言

网络文学的发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和欧洲的网上写作。直到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才正式走进了大众视野成为了一种被大众喜爱并广泛阅读的文学形式。1991年在美留学生创办了第一份以个人情感宣泄为主的网络中文杂志《华夏文摘》,网络文学雏形就此形成。1998年“文学城”个人书站正式开通,之后红袖添香网、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17K文学网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网络文学的创作、阅读和评价提供了固定的平台,标志着网络文学活动正在朝制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01年后,“读写网”“起点中文网”等网上收费阅读的运营模式逐渐兴起,网络文学进入商业化尝试阶段。中国网络文学一直沿着历史演进的规律蓬勃发展,其中浙江的网络文学组织工作“敢为天下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协会组织浙江网络作家协会,设立了全国乃至华语世界网络文学的权威奖项“网络文学双年奖”,后各地区性的网络作家协会和网络文学奖项相继出现,快速推动了网络文学进入理论化、规范化的新时代。

据统计,目前活跃在国内的主要网络文学网站上的浙江籍作家和写手有900余人,作品涵盖历史、玄幻、仙侠、穿越、言情、都市、悬疑、军事等网络文学主流类型,更有如流潋紫的“后宫”、南派三叔的“盗墓”、沧月“女性玄幻武侠”、曹三公子的“历史演义”、烽火戏诸侯的“男性玄幻”等都是当之无愧的领衔者,迅速奠定了浙江作为网络文学重镇的地位。又凭着浙江文学机构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们的敏锐和包容,在尊重文学板块构架的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浙江网络文学沿着学理化的角度开展了一系列组织布局,构建了“浙江现象”下的创作机制、接受机制和评价机制,让网络文学逐步制度化、专业化、理论化,从而慢慢在中国文学史上立有一盘之地。就网络文学的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浙江凭借南派三叔等优秀作家占据了网络文学1.0时代的创作优势,诞生于杭州的中国网络作家村、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等无一不体现了浙江把握了2.0时代的组织优势,以IP概念为标志的网络文学全产业链使浙江正在形成3.0时代的产业优势。

二.网络文学对地方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引领地方文化风潮

文学活动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创作以及传播的媒介都可以看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很大区别。它通过短短二十年的时间,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喜爱,以破军之势打破了原有的文学格局,闯入了大众视野,开创了文学发展的新模式。

文学丰富文化,网络文学自然也不例外,对不同的地域和人群都有其特定的影响力。虽然网络文学的成长时间还不长,受众群体也有所局限,但互联网能使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成倍增长,往往能改变一时或一地的文化风潮。值得一提的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吸引了男女老少无数读者,一度成为日常闲聊的重要话题,可见其国民度之高。南派三叔想象力奇特,在他的作品中,气象和布置都很宏大,小说布局也很开阔,虽然主要人物很少,但是这几个人物的身上背后都牵扯着巨大的故事,穿插在小说中的线索众多,小说处处都埋下了伏笔,等着读者去发掘。小说的情节十分紧凑、惊险刺激,甚至带有一种恐怖色彩,但也有幽默搞笑的一面,主要是通过主人公诙谐的内心独白和主人们之间的搞笑对白实现的,如“很多东西,一开始你会觉得无法接受,但一旦你接受了,也就那么回事而已”,人物的语言幽默中带有哲理性,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悟人生,也提升了作品的深度。《盗墓笔记》走的是探秘悬疑风,故事内容环环相扣又引人入胜,而且古墓文物又是人们日常很难接触了解的事物,激起了读者很大的阅读兴趣,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读者。随着其阅读范围和人群的扩大,在社会生活中掀起了一股解密古墓风潮,紧接着出现了一大批盗墓类小说和文物寻宝类电视广播节目,如央视的综艺节目《鉴宝》和《国家宝藏》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

(二)丰富地方文化资源

多媒体时代下的文化资源往往让人眼花缭乱,但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还是冲击了大多数人的认知模式,成为人们广为接受并深受影响的文化资源。网络文学创作空间大、素材来源广,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經历和成长环境,相比传统文学更具有现实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交流的文学内容。

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模块,无论是它的主题内容还是语言风格都有很强的文学欣赏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以充实人们漫长而无聊的闲暇时光,并向读者传递一种受作者认同的价值观。在燕垒生的《天行健》中,人物的塑造以主人公楚休红为核心展开,每个人物都特点鲜明,爱憎分明。就情节和意识形态来说,大量的战争场面充斥其中,各种军队奋力拼搏,如十万南征军与蛇人在高鹫城的殊死拼搏,十万生命最后只留了几十个人,场面十分震撼。在冷兵器战争的衬托下无论是何场景,无一不透露了淡淡的苍凉,无奈与悲壮。小说中常常提到道教中的上清丹鼎派,是炼丹的好手,但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追求道家那种逍遥与自由的态度,想要远离战争纷扰与人间喧嚣,与家人过平凡日子的愿望,这也正是那些将士们普遍的渴望。整部小说的主题凝炼为两个字就是反思,反思人性的凄凉、战争的残酷以及各种社会与政治制度等。这样的小说主旨常让人读来深思,对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的发展轨迹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人生见解。

(三)创新文学发展模式

网络文学按写作目的可以分为商业性和非商业性,商业性网络作家与网站论坛等签约,通过文章来推广宣传某些产品或直接收费阅读以达到盈利,非商业性网络作家是以兴趣为前提,抒发自己的看法或感情以求共鸣。不管是商业性还是非商业性都是良莠不齐的,但不乏很多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作品通过网络进入大众视野或通过课堂进入学生视野都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的。

网络文学的创作和发表较传统文学都有更高的自由性,从构思到写作、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感情,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自由表达;而且更具方便性,网络发表平台多,时间短,发表没有冗杂的程序和漫长的周期,而且能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交流获得反馈。正是网络文学的自由方便还有低门槛,让很多拥有写作梦想的人都能不受拘束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于是出现了一大批“草根诗人”以及“平民作家”。而且网络文学还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如何利用网络文学为作文教学提供服务是当代语文学科的讨论重点。学生群体是网络文学的主力军,网络文学不仅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还对学生的写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将网络文学的积极影响应用到写作教学中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在创作上,网络文学有较高的自主性,学生容易模仿,能直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在内容上,网络文学有丰富多样的题材,能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在平台上,可以增加线上互动点评,比传统课堂写作丰富有趣,而且能获得多方的意见,更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网络文学不仅为普通大众也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模式,这种新模式新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学参与文学,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学发展进程。

三.地方文化教育对网络文学的影响

(一)增加网络文学内容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对于一个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因此才会有苏东坡笔下的柔情似水的西湖,有王昌龄诗中苍凉荒芜的西北大漠。正如浙江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予了网络作家们灵感,他们以独特的浙江元素入文,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融入作品中的浙江元素就包括浙江的饮食、名胜、方言与风俗等,它们与作品合为一体,在网络文学中散发了新的光芒。

饮食上,如流潋紫的《后宫如懿传》中则是对浙江省的传统小吃糕点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写:如酥儿印(是宋浦江吴氏《中馈录》记载的一种小吃,浦江县隶属浙江省金华市)、香糕、藕粉桂花糖糕(藕粉和桂花糖都是浙江杭州地区的著名传统小吃,这是一道江南风味的精美糕点)、花糕(重阳糕亦称“花糕”,传统重阳节食品,常见于江浙沪地区)、松子软糕(松子糕是绍兴市樊江品祥南货茶食店创制的)。名胜及动植物上,《盗墓笔记》中提到的西泠印社,坐落于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天行健》中有提到道教的名山——大涤山以及法统三十六洞天的大涤玄盖观,这两处名胜均在杭州,其中还提到的如铃兰花、鼍龙(扬子鳄)等大都出于浙江;在蒋胜男的《芈月传》中提到的一些花草如杜鹃花、薜荔、蘼芜、木芙蓉、银丹草、杜若、紫藤以及毒蛇双头蛇也大都产自浙江。方言与风俗上,流潋紫在《后宫如懿传》中曾较大篇幅地描写乞巧节习俗,而其中的制乞巧果子,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捕蜘蛛放盒中,夜晚在南瓜棚下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等习俗正是浙江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乞巧节习俗;在南派三叔所写的《盗墓笔记》中提到的暗号“玄武拒尸之地”,就是一句典型的杭州话:在燕垒生的《天行健》中,他写道“炉子里升起一股灰来,却是那锅煮着的粥潽了出来”中的“潽”是典型的吴语,让人顿时有那粥溢出来的画面,还有他运用了例如“一个唾沫一个钉”、“吃了个精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朝霞如血红,不雨就是风”等吴语特色谚语。

他们的作品大都架空历史或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加以改写,而有了上述浙江元素的加入使得他们的网络文学作品更具文化底蕴,同时体现出浙江独有的地域文化。由此可见,网络文学中很多关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描写,不仅在阅读上丰富了作品的韵味,还是文字记录上保留了地方的特色。

(二)丰富网络文学语言的创作素材

网络文学语言总体说来说有前卫化、通俗化和新奇性三个特点,但语言文字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共同使用的符号体系,因此他们的作品语言特色鲜明,既有网络文学语言的新奇,也有对传统文学语言的继承。但由于他们的文学作品所涉及的领域各不相同,在语言上的差异较为明显,一方面反映了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风格,一方面反映了某一地一时的方言特色。

周立波就擅长运用浓郁地域特色的山乡方言俗语,使其小说充满了洞庭农村的诗情画意,为群众所喜爱。在《卜春秀》中,卜春秀的姑妈叮嘱黄贵生:“我们这丫头有个怪脾气,服软不服硬,是个八月十五生的糍粑心。”“八月十五生的糍粑心”反映的是益阳当地中秋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糯米做的比较软,“糍粑心”是指人心软。燕垒生的《天行健》《地火明夷》是战争、玄幻的代表作,他擅长平实朴素、清爽干净的叙述,文字虽朴实平和但极具震撼力。小說大量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和细节描写,将战争场景描写的气势恢弘,大气磅礴,战争的残酷从纸上扑面而来。同时运用方言和谚语,使得小说画面感极强,生动形象,给人一种幽默平实的感觉。他将诗句运用到了极致,虽是他自己的创作,但大多假借闵维丘诗人的称号或其他名号,如“月映春江静无波,江上青山落花多”、“覆手为云翻手雨,阴晴不定知何许”、“头颅轻一掷,空有国殇名”、“万里山河非旧色,此身犹是去年人”、“战血滔滔流不尽,征人只向梦中还”等,其中最悲凉的莫过于“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以及相对应的“终是苍生多罪业,无端应此茫茫劫”,这些诗句很好地渲染了一种战氛围下人性的凄凉,表露出“我”的无可奈何和对百姓的怜悯之情。烽火戏诸侯因《雪中悍刀行》而成名,创作主要集中在男性玄幻武侠领域。他的小说布局往往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实的客观场景,另一个是升华的玄幻场景,基本采用渲染的手法写简单的情节。作品语言以短句式为主,而且语言中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感情,作者喜欢将爱恨情仇各种情感夹杂于其中,让人五味杂陈。同时他追求作品的文学性,讲求咬文嚼字,运用了很多华丽美妙的成语叠词。以“后宫”题材见长的两位网络作家——流潋紫和蒋胜男,她们都擅长地方文化的细节描写,让语言更具有地方的画面感。

毛泽东曾指出文艺构造、工作者思想感情要和群众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就应当学习群众的语言。作品中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方言俗语,通常能使文学作品更富有地域性的诗情画意。所以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与地域文化分不开,无论是方言还是历史故事都能让文章读来更丰富生动,为作者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从而让作品别具一格。

四.小结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创作的平台,从文学发展到影视动漫周边产品的网络文学全产业链模式正在蓬勃发展,而且当今网络写作更是从论坛、网站拓展到个人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和范围日渐扩大。地域文化作为孕育网络文学的土壤,它丰富了网络文学的作品特色和语言风格,反过来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内容,也对地方的社会风潮、文化资源和教育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07(01):122-124.

[2]夏烈.网络文学20年的“杭州样本”——从1.0优势向3.0优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杭州(周刊),2018(16):6-11.

[3]符有明.论网络文学写作的变革性特征[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31-33.

[4]鲁捷,王粤钦.论网络文学概念及特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73-174.

[5]周立波.卜春秀[M].湖南人民出版社,1964.

[6]詹艾斌,詹贵斌.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

[7]言岚.论方言与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J].求索,2010(06):226-228.

[8]田羽.网络文学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9.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浙江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网络文学的诞生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