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1-04-12

智能城市 2021年7期
关键词:模数模块化建筑设计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

在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背景下,将模块化策略引入建筑设计阶段成为必然。模块化策略具有功能灵活性、空间适应性、弹性生长性等特点,是一种与建筑设计活动本质相契合、与建筑设计模块相匹配、与建筑应变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模式。因此,探究模块化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 模块化策略概念及原理

1.1 概念

模块化策略是一种模块化思想引导下的设计策略,模块化思想在不同领域表现的形式、内容均存在差异。从抽象层面进行汇总可知,模块化思想反映了事物个体、整体间的关联,整体可以解构为诸多个体,诸多功能独立的个体可重新组合为整体。个体与整体间分解、组合的过程是模块化思想践行的过程。模块化策略主要从系统视角入手,在功能分析的前提下,利用分解、组合的方式,以基本模块、辅助模块为基础进行设计[1]。模块化策略可促使若干功能不一、规模各异的对象呈现较强的互换性,以达到最佳效益。

1.2 原理

模块化策略是从系统视角入手,有计划、有目标、由上至下展开的设计工作[2]。一般在方案论证阶段,设计人员应从类型、规格等方面对系统构成单元进行详尽规划,各模块间可互相拆分、更替、组合,也可独立运用。通过将复杂的大问题解构为若干个解决难度较小的小问题,降低设计难度,可以在其他项目中重复使用分解后的独立模块。根据设计需求不断优化模块单元,整体设计效益较为显著[3]。

2 模块化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流程

2.1 构建与分解模块单元

模块单元的构建与分解包括从部分到整座建筑层面的单元分解,涉及考虑建筑立面外观、后期维护的单元组合。

模块单元分解主要从整体视角入手,结合建筑设计需求,将建筑内部构件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个单元。如将承重结构分解为若干个底板、外墙板、屋顶模块单元等,将完善的建筑设备划分为多个暖通、给排水、电气模块单元等。

模块单元分解完毕后,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新的建筑空间、功能需求进行组合。例如,将外部围护结构分解为若干个功能独立的轻钢承重框架,根据室外平台功能进行框架的重新组合。

2.2 标准化预制模块单元

标准化预制模块单元主要根据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等模数,规范模数单元尺寸,保证模块单元与室内部安装尺寸具有一致性,提高建筑构件大批量生产的经济价值,如厨房的空间模数为2 950 mm×1 750 mm[4]。

考虑到模块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单元,由一系列建筑构配件组成,在标准化预制前,可结合国家建筑标准与设计规范,对模块空间尺寸、单元形式进行统一定型,为建筑部品间互换性、通用性满足需求提供依据。

2.3 选择模块单元的材料

从材料形式视角入手,模块化构件可划分为钢材、混凝土、木材及其他新型建筑材料。钢材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满足多变建筑形态设计需求。在选择钢材构件材质、性能时,需要结合模块单元运用位置进行恰当选择。如选择梁、柱等承重构件材料时,可选择4 mm厚的镀锌钢板(一次性压制成型)等承载力较为优良的型钢,檩条、墙体龙骨等次要受力结构件材料选择时,可选用2 mm厚的镀锌钢板(冷弯技术成型)等小截面钢材。

2.4 设计与组合模块单元

模块单元间的重叠、拼合、错位、旋转组合,可构成多样化建筑空间。拼合是模块单元常见组合策略,如陕西省西安市大堂西市博物馆选择12 m×12 m的模块化单元拼合为基本空间,贯穿棋盘路网、隋唐长安里枋布局,在室内形成了广阔、连续、完整的展览空间。可通过模块单元部分改型获得新的建筑功能,如2010年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SDE2010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HERRERA团队采取了灵活化、模块化策略,将若干高×深×宽为3.50 m×7.60 m×1.80 m的模块单元通过可伸缩、折叠的方式改型为厨卫空间,中间区域经过可移动变换的分隔墙设计为大空间,满足了74.0 m2以下建筑对舒适度的要求。

3 模块化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3.1 项目概述

项目为我国内部新推出的智慧体验项目——“智慧小镇”,包含智慧教育、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诸多智慧场景。该智慧体验项目对拆除、更新灵活度具有较高要求,具有建设项目周期短的特征,拟选择模块化策略进行区域建设。区域用地面积为4.6 m×104 m,在回字形布局中,预先留设了功能性活动场地,其与活动展示走廊构成了洄游路线。

3.2 需求分析

从总体需求上进行分析,智慧体验项目对更新拆除灵活度、空间适应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模块化策略中模块间组合、附加构件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可行性。主要由于建筑墙板、屋顶、楼板等模块单元为经长时间提炼形成的高度集成性预制产品,通用于多种功能场合。

从功能需求上进行分析,智慧体验项目具体功能包括中心活动展示场区、智能化控制展厅、不同产品展示厅、室外展馆的内部步道、临时展廊,表现为活动展示、推动宣传、人员办公、产品展示、引导游客等。

3.3 模块化策略实施

(1)模块单元拆分与连接。

智慧体验项目对场地步道、展廊功能具有较高要求,为了贯彻功能与形式统一原则,可以将原有模块单元分解。比如,屋面板是原始模块单元的代表,具有雨水防护功能,雨水可经屋面板卡缝流入含排水管道的角件内并经角柱流向室外。在室外步道设计时,可选择基于原始屋面板排水构件的室外防腐模板,由底板延伸为步道,进行专门室外连接构件设计,构成通透性较高的建筑外部展示空间。

在模块单元与模块单元、模块单元与附加构件连接设计时,需要考虑两者间的组合关系。比如模块水平拓展组合时,应经箱体角件预留孔洞,配合钢管定位块进行定位连接,外墙模块与增设的铝合金格栅需要经附加角钢、原有结构梁固定,再经角钢、格栅连接。

(2)基于BIM的模块单元标准化。

确定模块单元、接口连接方式后,可在事先构建的BIM模块库中,录入智慧体验项目每个结构部件、模块单元信息。比如,Q235镀锌钢材角件规格为210 mm×120 mm,属于连接模块单元,为模块吊装及搬运提供连接点、传导结构力;钢化白玻璃材质的夹胶玻璃,厚度规格为(4+4)mm,尺寸需依据模块单元立面分隔定制,主要功能为黏合玻璃、保证构件透光性、防噪声、防紫外线。

(3)模块单元模数化设计。

信息录入后,设计人员可对BIM数据库内含有的大量建筑构件信息进行提取、统计,在数据间构建数学逻辑关系。以模块单元墙体模数化设计为例,墙体“成本”“面积”之间可以通过成本=面积×单价进行关联,再以墙体明细表导出的方式,获得与墙体相关的直观参数。

(4)建筑设备的集成设计。

模块单元模数化设计完毕后,应进行建筑设备的集成设计,智慧体验项目中设备主要有给排水设备、暖通设备、照明设备等。以给排水设备为例,需要以厨房、卫浴功能集成为契机,在BIM技术支持下,直观布置设备、排布管线,优化设备型号、材料种类、连接方式。

(5)模块单元组合设计。

基于BIM的模块单元组合设计是智慧体验项目内部建筑空间形成的最终环节,需要运用基本的错位、旋转、拼接、重叠手段,将模块单元组合。根据智慧体验项目整体洄游式布局特征,可在BIM多维度视图中,选择组团式+线式布局方式,在内部形成兼具内部私密性与开放性的街巷空间。以位于入口的智能化控制中心设计为例,设计人员可以模块尺寸为拼合依据,将模块围绕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圆圈,在中心位置构成通高的中央控制大厅,大厅的单元模块基本组成为系统结构骨架,骨架外立面材料由平面功能特殊需求设计。考虑二层设计局部单元模块、三层设计局部单元模块均作为人员办公功能运行,在二层建筑顶部可构成建筑外部露台用于人员休憩。

具体设计时,需要运用BIM多维度视图,通过设置视图立面、竖向交通,于建筑一层、二层进行外挂楼梯构件的布置。外挂楼梯构件布置完毕后,验算结构稳定性,再布置大面积监控幕布,实现内部空间多层通高,满足项目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模块化策略中,借助模块单元的建立,可实现对建筑规模的有效控制,在满足建筑设计实际需要的同时,增强设计的灵活性、经济性。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设计需求,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单元。根据建筑构件特征,引入BIM标准数据库,进行模块的组合及形态调整,解决建筑模块组合复杂化问题,为建筑设计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模数模块化建筑设计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基于单片机和模数化设计的低压侧电压监视与保护装置
模数化设计方法在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模块化住宅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基于LID模式的城区排涝模数探析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建筑设计的困惑
一种新型的RSA密码体制模数分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