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对长三角科技创新的贡献度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1-04-12宋迎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格兰杰存量长三角

宋迎迎

(中共滁州市委党校,滁州 23900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19 年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作为知识、技能载体的人力资本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那么,长三角人力资本存量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度大小如何,其作用的发挥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heodore W. Schultz 于1959 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人力资本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涉及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等诸多领域。在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上,Lucas(1988)[1]将人力资本内生化,认为人力资本带来的技术进步能够推动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商海岩等(2019)[2]认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对科技创新具有决定作用,研发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本。张宽(2019)[3]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与贸易开放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积累和贸易开放相比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更大。李林汉等(2019)[4]认为,人力资本在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曹泽等(2019)[5]将人力资本分为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宏观调控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其中科技创新人力资本能够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区域实现创新驱动的前提和基础。汪彦等(2018)[6]运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的影响,结论是人力资本对长三角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对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产生溢出效应。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我国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从而为本文提供了可拓展的研究空间和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二、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文以Griliche(1979)[7]提出的知识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计量模型。该生产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1)式中,Q表示创新总产出,K、H分别表示R&D 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α、β 分别R&D 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对上式两边分别取对数,表达式为:

综合考虑影响科技创新的诸多因素,提高模型估计质量,在模型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和市场化水平三个补充变量。模型最终构建如下:

(3)式中,i是地区下标,t是时间下标,变量K、H、I、E、M分别代表R&D 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和市场化水平,ε是一个随机扰动项,系数α、β、γ、χ、φ分别表示变量K、H、I、E、M的产出弹性。

(二)变量与数据说明

1.创新产出:根据学界的普遍做法,用专利授权数来衡量,能够直观体现各地区的创新产出成果。

2.R&D 投入资本存量:用R&D 内部经费支出来衡量R&D 投入。考虑到以往的R&D 投入会对创新产出产生影响,本文参考张军(2004)[8]的方法,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长三角的R&D 投入资本存量。计算方法为:Kt=(1-δ)∗Kt-1+It,其中Kt、Kt-1分别表示第t、t-1 年的R&D 投入资本存量,δ表示折旧率,It表示t年R&D 经费投入。本文以2000 年为基期,参考孙东(2013)[9]的方法,基期的R&D 投入资本存量为K2000=I2000/(g+δ),其中g为考察期内R&D 经费投入的平均年增长率,并参照多数文献将折旧率δ设定为5%。

3.固定资产投资存量:用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衡量,并按上述方法计算出固定资产投资存量。

4.外贸出口:用出口贸易额来衡量,并按各年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5.人力资本存量:受教育年限法是计算人力资本存量的常用方法。如王金营(2002)[10]、张桅(2017)[11]等,均采用加权受教育年限法测量人力资本。本文采用通行的五层次划分法,将受教育程度划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五个层次,受教育年限依次设定为0 年、6年、9 年、l2 年和l6 年。再将各类受教育年限人口数量与受教育年限加权求和得到各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数据。

6.市场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活跃度,参照Peter J.Buckley 等(2002)[12]的做法,用各地区每年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来衡量。

为了得到不变价计算的R&D 投入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和外贸出口额,采用以2000 年为基期的CPI 指数对上述3 个指标进行平减处理。相关数据均来自于2001-2019 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1.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首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Log(Q)与Log(H)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是估计以下两个回归模型:

原假设H0:β1=β2=…=βk=0,即Log(H)t不是引起Log(Q)t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ESS1、ESS2分别为模型(4)、(5)回归的残差平方和,k、s分别为Log(H)t、Log(Q)t的滞后阶数,n为样本数。对原假设H0进行F检验,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若F>F∂,则拒绝原假设,说明Log(H)t是引起Log(Q)t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利用Eviews10. 0 软件,检验Log(Q)t和Log(H)t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的检验结果显示:对于“Log(H)不是引起Log(Q)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原假设1,F 统计量非常显著,为3.924,大于显著性为10%F 统计量的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表明人力资本是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对于“Log(Q)不是引起Log(H)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原假设2,F 统计量并不显著,为0.510,伴随概率大于10%的显著性水平,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长三角科技创新不是造成人力资本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两者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表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接下来运用模型1 分析人力资本对长三角科技创新的影响,选择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方法对模型(3)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模型计量分析结果

表2 包含5 个回归分析:回归(1) 包括Log(H)、Log(K)、Log(I)、Log(E)、Log(M)5 个解释变量,其中人力资本Log(H)、R&D投入Log(K)和固定资产投资Log(I)三个解释变量在统计上十分显著,均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因此三者均是影响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从各变量系数大小来看,Log(H)的产出弹性是0.986,表明人力资本每提高1%,将带动科技创新提高0.986%。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研发人员是科技创新主体并占据核心位置,是决定研发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作为知识技术载体的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张茜茜,2009)[13]。Log(K)、Log(I)的系数分别是0.328 和0.818,表明R&D 投入、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将分别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0.328%和0.818%。然而,外贸出口Log(E)和市场化水平Log(M)两个变量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回归(2)包含一个交互项Log(H)∗Log(K),用来检验人力资本和R&D 投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联合效应”。结果显示, 交互项Log(H)∗Log(K)的系数为0.063,显著为正,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联合效应”。一方面,R&D支出的增加能够使得人力资本在“干中学”中得到积累,从而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溢出效应”,当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时,R&D 支出的增加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更大,即R&D 的外溢效应也就越大(阎世平,2013)[14]。

回归(3)包含一个交互项Log(H)∗Log(I),用来检验人力资本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联合效应”。交互项Log(H)∗Log(I)的系数为0.076,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两者能够联合对科技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是物质资本形成的基础,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及人力资本形成与配置的重要原因。固定资产投资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到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流动。同时,人力资本的差异也是决定物资资本投资收益大小的重要因素,两者联合共同促进科技创新。

回归(4)包含一个交互项Log(H)∗Log(E),用来检验人力资本和出口对科技创新的联合影响。交互项Log(H)∗Log(E)的系数显著为正,为0.025,表明人力资本与出口贸易之间具有交互强化的创新效应。出口贸易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在开放条件下,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能够改善贸易条件,推动贸易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叶劲松,2015)[15]。在贸易模式转变过程中,劳动者自身的素质会得到提升,又将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提高创新产出。

回归(5)包含一个交互项Log(H)∗Log(M),即人力和市场化水平的“联合效应”。交互项的系数是0.048,表明两者联合对科技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市场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体现了市场带来的竞争效应。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方式来提高生产率,从而在推动人力资本形成的同时又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

三、对策建议

(一)人力资本是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应加大长三角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汇聚

第一,加强长三角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人力资本不同于简单劳动力,需要通过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长期投资与积累来实现。其中,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教育投资能够有效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长三角科教资源丰富,拥有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三角应充分发挥现有科教资源的优势,持续加大教育投资,积极推动本地人才培养,厚植人力资本。同时,长三角内部应加强人才资源流动和科教资源共享,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第二,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通过制定完善更具吸引力、更有操作性、更加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吸引海内外核心人才、学术带头人等高端人才集聚长三角。

(二)人力资本与R&D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市场化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联合效应”,应强化人力资本与上述因素的联动,合力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

第一,加强人力资本与R&D 投资的联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能培训,促进人力资本在“干中学”中不断积累;第二,加强人力资本与固定资产投资的联动。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良性互动,通过经济增长提升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能力和水平;第三,加强人力资本与贸易出口的联动。长三角应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鼓励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通过出口结构的优化促进贸易条件的改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第四,加强人力资本与市场化水平的联动。通过深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和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不断提高长三角市场化水平,进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提升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三)进一步增加R&D 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共同提升长三角科技创新水平

第一,鼓励企业加大R&D 投资。企业是R&D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长三角应聚焦主导产业,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构建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促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二,加大长三角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一方面,在加快推进新兴产业投资的同时,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投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面向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5G 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基建”培育长三角创新发展新动能。

猜你喜欢

格兰杰存量长三角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2020年10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单位:万平方米,月)
2020年1月64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国内外铜期货市场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腐败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