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1-04-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成功率心肌梗死常规

郝 佳

(大连市急救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典型和非典型特点,一般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突发性心绞痛,胸骨后或者心前区出现严重、持续压迫性疼痛,休息后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肩背部出现放射性疼痛,同时伴随出汗,严重时容易造成死亡[1]。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症状一般表现为持续性颈部收缩,持续性心前区不适,上腹疼痛伴随恶心、呕吐[2]。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急救护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患者病情具有稳定作用,而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3]。本文即分析常规急救护理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中心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内转运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2.85±6.85岁);观察组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2.15±6.36岁)。纳入标准:①均知情同意。②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③均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症状。排除标准:①严重合并疾病,如心肝脏合并损伤。②病史资料不完整;③配合度较低。④精神异常。对所有患者身高、病程、年龄等基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1.2.1 常规急救护理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全面了解患者具体情况、生命体征检查、时刻关注患者意识状态、帮助医师进行急救。

1.2.2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如下。①护理质控部门结合以往急救经验、优秀急救病例制定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救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提高车组急救效率。②电话指导:派遣人员在车组赶往现场途中应与患者或家属保持联系,询问患者年龄、性别、具体病情状态、再次确定具体所处位置等,并及时关心、安抚家属以及患者,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如严禁搬动,双脚抬高等。③现场急救护理:急救车在较快时间内准确到达目的地,携带相关急救设备及药品到达现场,快速对病情进行评估,完善心电图检查,同时给予吸氧治疗,了解发病时间并监测生命体征,将除颤仪放置合理位置,快速开通静脉通路,遵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监护患者心电、血压、脉搏并且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向患者解释病情,减轻患者紧张与恐惧。④安全转运:搬抬时嘱患者不要紧张,若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人员应使用楼道椅坐位搬抬患者,途中持续心电监护,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并与医院急诊取得联系,准确告知患者具体病情状况、基本资料等,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1.3 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的抢救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抢救情况包括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抢救成功率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例数+心力衰竭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具体情况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抢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具体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抢救具体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后抢救成功20例,抢救成功率83.33%,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抢救成功24例,抢救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χ2=4.364,P=0.037)。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后有3例(12.50%)心律失常、3例(12.50%)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未发生心律失常,有1例(4.17%)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4.17%(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4.181,P=0.04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引起的急性阻塞,心脏肌肉缺乏血液供应出现的坏死,从而导致心脏遭受损伤,危及生命[4-6]。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突然性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 min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疼痛,常危及生命安全。心前区疼痛往往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一般发生在清晨、休息、活动时,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休克,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紧急救助情况应该引起特别重视,应该在最快时间内给予患者治疗,避免威胁生命安全[7-9]。

据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相比与常规急救护理更加的专业、规范,原因如下。①制定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技能,以此提高车组急救效率。②派遣人员在车组赶往现场途中与患者或家属保持联系,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做到尽早干预。③持续心电监护,除颤仪放置合理位置,当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给予除颤治疗。④若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应使用楼道椅坐位搬抬患者,这样做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以免加重病情。⑤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与恐惧,避免情绪激动增加心肌耗氧量。⑥与医院急诊取得联系,可以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利条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助中,能够缩短护理人员救助时间,稳定患者病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抢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还发现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强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成功率心肌梗死常规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常规之外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别受限于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