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治疗的临床分析

2021-04-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绞痛心肌梗死综合征

黄 华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于老年、男性、三高群体的冠心病急性发作情况,临床发病到死亡时间短暂,病情恶化迅速,发病时一般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进而形成完全或者部分血管栓塞的一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三种类型,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巨大的心血管疾病[1]。临床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证多发于三高人群、老年人群体、男性群体、绝经后女性群体、吸烟酗酒群体、腹型肥胖群体等,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医学应急响应和急救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每年仍旧有数万人死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该疾病成为当下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2]。由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具有差别较大的疾病种类、临床指标和临床特征,因此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除了要争分夺秒的借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尽早打开血液通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的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3],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66.43±5.48)岁,高龄患者(年龄≥60岁)47例,其中4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39例患者合并高血脂、4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56例患者合并血管病,其中44例患者吸烟时间超过3年以上。所有患者当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4例。经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其他合并疾病种类、疾病类型等差异均不会对治疗的成功率产生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接受急诊治疗时间不超过12 h,研究内容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所有研究内容和治疗方法都详细告知患者家属,经签字同意后方进行。排除标准:本次研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排除有其他禁忌证不能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排除无法进行有创治疗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患者到院后,采用压力呼吸面罩或者有创通气连接的方式,迅速给予呼吸支持,此后迅速利用心电图检测患者是否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若不是,再进行肌钙蛋白T检测,若结果为阳性,则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若结果为阴性,则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先进行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广州九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139,使用剂量300 mg)以及氯吡格雷(生产厂家: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83,使用剂量300 mg),再进行介入治疗,包括植入冠状动脉支架,给予患者注射肝素8 000 U。介入治疗稳定后,患者需要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病症的减退可以酌量递减。

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部分患者配合使用镇痛剂,另外,由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特殊性,在进行临床治疗的时候,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建议使用溶栓类药物。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首先观察患者的TIMI分级情况。血流TIMI分级是对冠状动脉再灌注时对其通畅情况进行衡量的一个指标。0级代表血管闭塞,无血液流动;1级表明对比剂部分通过闭塞部分,但是远端血管不充盈;2级表示对比剂可以完全通过闭塞部分并充盈远端血管,不过充盈和清除的速度都比正常要慢一些;3级表示对比剂完全通过阻塞部分,快速充盈远端血管并清除,证明血管无阻塞[4]。

血清指标主要分析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等指标,这些指标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病程度有着重要的关系。

除此之外,通过对患者的气喘、胸痛、胸闷、心慌等症状缓解程度进行评价,也能对疗效进行评估。

最后,利用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资料借助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χ2检验独立性,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独立性,整体研究中的个体差异利用假设性检验P进行检验,当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个体差异)对于研究结果不产生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TIMI分级 经过治疗过后,58例患者恢复前向血液流动TIMI 3级,并且未发生胸闷、气促、心绞痛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症状,结合参考文献对疗效进行判断[5],综合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

2.2 血清检测指标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肌钙蛋白T指标、脑钠肽指标、C反应蛋白指标和D-二聚体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5)。见表1。

表1 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血清检测主要指标对比

2.3 满意度 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58例对于本次急诊治疗“非常满意”,2例患者满意度评价为“一般”,患者总满意度为96.67%(58/60)。整体比较符合预期。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威胁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每年都夺去大量的生命[6],近年来,由于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的饮食多以重油、重盐的快餐为主,这更是增加了三高人群的数量,并使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群体有着年轻化的趋向[7-8]。在过去,由于医疗设施差、急救响应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一旦发病,病死率非常高,在21世纪初时,病死率可达75%左右,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诊治疗方法的研究也日趋成熟,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该治疗方法能够以最快速度的打开栓塞动脉,恢复血流和供氧,避免因此导致的休克、心力衰竭、脑死亡等情况的发生,挽救了无数的生命[9-10]。尽管如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仍旧高达30%,这样的情况显然增加了治疗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患者的预后健康,并且影响医院的口碑,还可能诱发医疗纠纷。近年来,随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的研究,发现在急诊治疗的过程中,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外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配合PCI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来进行抗栓、溶栓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给药,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治疗的效果[11]。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上述的方式,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配合差异急诊治疗,成功将治疗有效率从平均的70%提升到96.67%,并且所有治愈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极大的改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进行治疗后,患者及家属的整体满意度也非常高,达96.67%。因此,PCI配合差异性急诊治疗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很好。

猜你喜欢

心绞痛心肌梗死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