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脑卒中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21-04-11刘力伟邢利宝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助力器康复训练肢体

刘力伟 邢利宝

(1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特病门诊,辽宁 沈阳 110002;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干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2)

脑卒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变类型之一,主要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受损,具有高致残风险,易遗留后遗症[1]。脑卒中患者康复阶段往往伴随有呼吸功能、肺功能减退情况,对其预后不利[2],为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针对其肺功能实施干预具有重要意义。肺康复训练是一种针对肺通气功能采取的干预方法,本研究为探讨肺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脑卒中的效果,针对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住院部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住院部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的年龄60~89岁,平均(74.19±9.51)岁,男17例,女13例,包括缺血性脑卒中24例、出血性脑卒中6例,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14例;观察组的年龄61~89岁,平均(74.48±9.37)岁,男16例,女14例,包括缺血性脑卒中23例、出血性脑卒中7例,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即肢体康复训练、日常生活项目训练等,肢体康复训练主要是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肢体训练,如被动关节训练、主动关节训练等,日常生活项目训练主要是针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穿衣、梳头、洗脸等常见项目进行训练。

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肺康复训练,具体为:①缩唇呼吸训练:患者紧闭双唇后用鼻吸气,随后再经口呼气,吸气∶呼气=1∶2,呼气时收拢嘴唇,呼气时需使约15 cm处的蜡烛火苗达到倾斜、但未至熄灭的程度,呼气时动作要缓慢。②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仰卧位,经鼻缓慢吸气后保持2~3 s,再经口缓慢呼气,重复20~30次,早、晚各1次,注意吸气时腹部呈凹陷状态,呼气时腹部呈凸起状态。③呼吸助力器训练:患者采取坐立体位,在患者面前摆放呼吸助力器,患者张口含住助力器咬嘴,先经鼻缓慢吸气,控制小球上升至助力器顶端位置,屏住呼吸2~3 s后松口咬嘴,再经口缓慢呼气,反复进行吸气与呼气练习,持续10 min左右,每日至少进行3次呼吸助力器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1/FVC,检测仪器为耶格MasterScreen PFT System肺功能检测仪。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采用上海易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血液比黏度计检测。肢体功能评分:采用Fugle-Meyer量表(FMA)评估,包括上肢功能与下肢功能两个部位,总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肢体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值最低0分,最高100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对本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FEV1、FEV1/FVC、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FMA评分、ADL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给予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两项肺通气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FMA评分、ADL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FMA和ADL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表3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快速,患者不仅面临着死亡威胁,还易在恢复期遗留后遗症,致残风险高,预后欠佳[3],因此为改善患者预后,做好脑卒中康复阶段的治疗工作十分重要。

以往,脑卒中康复阶段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肢体活动功能进行训练,针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可促使患者肢体活动障碍减轻,促使其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6],但对于伴有肺功能衰退的脑卒中患者而言,肢体康复训练或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无法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进行改善,导致患者预后受到影响[7]。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阶段肺功能衰退这一情况,临床上认为可采取肺康复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肺康复训练,具体包括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呼吸助力器训练,其中,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训练可促使患者气道外口段气流阻力增大,促使气道内压差增大,减少肺内残留的气体量,改善肺通气功能;呼吸助力器训练可促使患者呼吸肌收缩,有利于促进气体交换,提升患者肺部换气功能[8-10]。本研究发现:①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肺康复训练可切实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是因为肺康复训练可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利于增强其运动耐力,促使其肺活量增大;②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是因为肺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肺部通气功能改善,解除机体内缺氧状况,从而提升患者心肺能力,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③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是因为肺康复训练减轻了患者肺通气障碍,改善了其呼吸功能,从而减轻了对其肢体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干扰。

综上所述,肺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阶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有利于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猜你喜欢

助力器康复训练肢体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耐腐蚀性试验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直升机助力器卡滞故障诊断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试论助力器在商用车变速箱上的匹配与应用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