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强龙冲击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4-09曾蕾

当代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甲强龙免疫性小儿

曾蕾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甘肃 兰州 730046)

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包括Guilain-Barre综合征、多发性硬化、急性脊髓炎等,近年来,患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小儿成长发育和生活质量[1]。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浆置换技术、免疫吸附法等。其中血浆置换技术、免疫吸附法等属于血液净化技术,具有侵入性特点,不宜广泛推广。传统药物治疗以类固醇药物为主,但以常规剂量治疗具有见效慢、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等局限[2]。冲击疗法是在短时间内给予大剂量药物治疗,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3]。甲强龙为类固醇药物,具有强抗炎、抗过敏作用。本研究采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旨在探讨甲强龙冲击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儿住院时间、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5例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3)。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1~12岁,平均(6.09±1.22)岁;疾病类型:多发性硬化15例,Guillain-Barre 综合征13例,重症肌无力12例,急性脊髓炎12例;病程1~6 个月,平均(3.26±1.07)个月。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1~11岁,平均(5.98±1.35)岁;疾病类型:多发性硬化16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14例,重症肌无力13例,急性脊髓炎10例;病程1~6 个月,平均(3.55±1.12)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年龄1~12岁;无先天畸形;无全身急慢性感染。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近1个月行外科手术;接受其他药物干预或近期接受冲击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091),每次5~15 mg,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给予甲强龙(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9)15 mg/(kg·d)+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次滴注6 h,连续用药4 d后停用。给予醋酸泼尼松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5)1.5 mg/(kg·d),每天清晨口服,7~10 d 后逐渐减量1/3 至停药。根据病情进行下个疗程治疗,两疗程间间隔15 d。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疗效:显效,治疗10 d内病情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接近正常儿童;有效,治疗11~30 d 病情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接近正常儿童;无效,治疗30 d内病情无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IgM、IgA 水平。③比较两组住院时间。④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头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IgG、IgM、IgA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M、IgA 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gG、IgM、IgA水平比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gG,IgM and IgA between the two groups(±s,g/L)

表2 两组IgG、IgM、IgA水平比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gG,IgM and IgA between the two groups(±s,g/L)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352 IgG治疗前8.52±2.768.39±2.630.2470.805治疗后3.37±1.734.92±1.954.3110.000 IgM治疗前1.39±0.661.43±0.720.2970.767治疗后0.58±0.230.91±0.385.3950.000 IgA治疗前2.31±0.522.29±0.580.1860.853治疗后1.35±0.301.65±0.364.6420.000

2.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0.69±5.52)d,短于对照组的(53.76±7.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18,P=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神经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分子攻击神经系统,引起组织损害的疾病。近年来,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患病率不断升高,严重者可出现心跳骤停,甚至致残,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成长[4]。因此,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一旦确诊需及时进行治疗,但传统治疗方法局限性大,不利于患儿恢复。

常见的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有多发性硬化、Guillain-Barre 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急性脊髓炎等。多发性硬化特点为病灶多处分布,复发率高,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眩晕、眼肌麻痹、瘫痪等。Guillain-Barre 综合征是一种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以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病死率4%~5%[5]。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障碍引起骨骼肌无力,病变可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四肢肌等,儿童重症肌无力发病率占所有重症肌无力的56.4%[6]。急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导致脊髓脱髓鞘病变、坏死,临床表现有感觉异常、呼吸机麻痹、瘫痪等。临床上主要采用类固醇药物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以改善患儿病情。

甲强龙是甲基强的松龙的简称,属于合成糖皮质激素药物。甲强龙在强的松结构上引入了1、2位双键,在6位上引入甲基,使其抗炎作用较激素强10 倍,半衰期延长。此外,甲强龙还具有免疫抑制、抗过敏等作用。高浓度的甲强龙具有强效、快速激素的作用,甲强龙冲击治疗主要是以大剂量甲强龙发挥快速激素作用改善患儿病情,控制病情恶化,并能够避免长期应用类固醇药物,减少类固醇药物的使用剂量。大剂量甲强龙静脉滴注后血药浓度高达5 mg/L,显著高于口服血药浓度(20 μg/mL),骨髓腔内的浓度也迅速升高。甲强龙半衰期长达3 h,每天一次性给予大剂量甲强龙静脉滴注治疗后,24 h的血药浓度仍在20 μg/mL左右,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短期内纠正免疫异常状况。在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醋酸泼尼松口服治疗,具有短期维持、控制病情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IgG、IgM、IgA水平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相关报道[7]结果类似。提示,甲强龙冲击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可提高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其原因可能为:①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可发挥强效抗炎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及炎症损伤反应,从而减轻神经系统组织病理损伤,加快患儿恢复,缩短住院时间。②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作为免疫相关性疾病,免疫反应在其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8]。高浓度甲强龙冲击治疗可强烈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减轻机体免疫反应,降低血清IgG、IgM、IgA 水平。③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通过发挥强效、快速激素作用,快速控制神经免疫性疾病患儿病情,能避免长期应用类固醇药物,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甲强龙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过敏、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9]。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呕吐、血糖升高,不良反应较轻,不影响后续治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甲强龙冲击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甲强龙免疫性小儿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患者对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
普米克令舒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