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技术在小微园区的应用研究

2021-04-09捷,蒋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切片时延小微

张 捷,蒋 柯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4000)

0 引言

5G技术在园区内的推广与商用,创造性地解决了小微园区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满足了园区建设的刚性需求,加快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智慧园区发展。因此,本文将介绍小微园区和5G技术的特性。

1 小微园区

1.1 小微园区现状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背景下,小微园区是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化的重要承载平台,也是展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包括浙江在内的各个省级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小微园区的建设,而制造业小微企业园是重中之重。为此,在工业互联网、深度上云与智慧管理平台等数字新基建领域,小微园区都有着迫切而强烈的需求。目前,小微园区的基础网络信息能力有以下难题:

(1)小微园区目前采用的传统组网方式存在网络架构单一的障碍,难以满足园区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

(2)众多前端设备因通信成本和信号覆盖等因素无法实现无线接入。

(3)园区工业级专业应用对时延和稳定性有更高要求,现有通信基础资源设施难以满足,同时现有无线技术覆盖不够广。

1.2 5G智慧小微园区发展意义

5G技术的商用,对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建设5G智慧小微园区,可以加快5G组网技术、智能制造、边缘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落地,也有利于工业级专业应用的孵化和运营成本的降低,可以使园区内企业更全面系统地获取产业升级机遇,如图1所示。

建设5G智慧小微园区可以重构“政府-园区-企业-员工”关系链,形成正向经营业态圈,推动园区向纵深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实现多方共赢。

图1 5G智慧园区新技术图

2 园区内5G技术应用研究

2.1 5G技术的关键指标和技术

5G有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并在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等指标上有较大突破。

5G接入的理论峰值速率可高达10 Gb/s,用户体验速率在100 Mb/s~1 Gb/s之间。5G相对4G,理论速度提升了100倍。

5G的端到端时延可达到毫秒级,单向空口时延在0.5 ms之下,同时5G的频谱利用率同比4G显著提升,提高约3~5倍。在万物互联场景下连接数密度能够达到100万设备/km2,5G单一基站可完成高密度的设备接入,解决前端设备信号的通信障碍。

总体来说,5G在峰值速率、移动性、时延、频谱效率、连接数密度等关键能力相比4G有了长足进步,为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表1所示。

表1 4G与5G关键指标对比表

2.2 5G定制网在园区的应用

小微园区内应用场景众多,通信需求具有差异化,传统的3G4G网络,甚至5G公共网络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企业客户急需可定制的5G专网,来满足低时延低抖动、云网融合、安全隔离等不同层面的行业数字化转型应用需求。

为此,我们建议实施基于5G定制网的小微园5G网络综合解决方案,依托SA架构(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已宣布全面使用SA模式组网),提供灵活组合的定制策略。

小微园5G网络综合解决方案:由5G基站设备、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网络管理平台、MEC设备和终端设备等组成5G定制网。采用专网和公网共享5G基站和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在企业园区的机房内部署本地UDF,通过私有化部署实现数据不出园,同时将MEC设备部署在边缘机房,并搭建园区私有云,实现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如图2所示。

图2 园区专网组网方案

2.3 5G网络切片在园区内应用

5G网络切片有共享切片和独立切片两种类型。5G网络切片是通过网络功能和特定的RAT设置组成,分为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网络切片是物理基础资源设施上服务层的实现,NFV把设备分解为软件与硬件,硬件通过服务器统一部署,不同的NF组成软件。然后根据不同的SLA为园区个性化的通信服务选择合适的基础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如图3所示。

图3 基础设施上的网络切片

园区内业务场景的多样化导致网络需求的多样性,所以需要配置不同类型的5G网络切片。本文从设备管理、生产两大场景着手。园区管理的设备主要为摄像头和各种传感器,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相对较低,故采用共享切片模式,因设备基本不动所以移动端配置可以忽略,只考虑控制面功能的配置,单独部署UDF、SMF和SMF在园区内,NRF、AMF等网络功能和eMBB网络共享。

在园区生产场景中,工业自动控制和无人物对时延、数据安全性和网络可靠性要求较高,因而可利用5G技术特性中切片和低时延能力,实施独立网络切片,根据园区生产需求进行弹性扩展。为更好实现这类技术,所有必要功能都在云边缘节点上实例化,开放充足接口来支持相关应用的实现。

2.4 5G TSN技术在园区内应用

时间敏感网络(TSN)是实现园区工业互联的重要技术,主要特点是低时延、高可靠和确定性传输。

5G系统在TSN网络架构中使用桥接技术,作为5GS桥,包含UE、DS-TT、NW-TT、UDF和UE之间用户隧道。UDF对应5GS桥,通过DS-TT作为终端侧入口,NW-TT提供TSN出口端口。由DS-TT与NW-TT组成TSN转换器,实现用户面与控制面之间的交互。如图4所示。

图4 5G TSN桥

5G TSN在园区内应用场景众多,包括设备控制、机器人控制、AGV控制等。实现这些场景,时间同步、低时延低抖动是主要考虑因素。

时间同步:实现时间同步是面向园区场景的关键能力需求之一。为了实现5G与TSN的同步,整个端到端5G系统可看作是一个IEEE 802.1AS时间感知系统。有两个时间同步域,分别为5G时间域和TSN时间域。5G内部,5G GM与NW-TT、DS-TT、UPF、用户设备侧和5G基站达成时间同步;只有TSN转换器需支持IEEE 802.1AS协议并执行相关功能。当园区工业应用业务需要消除时延抖动时,TSN转换器实现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时钟的时间同步,从而进行流量调度。

为了减轻网络传输的抖动和时延对园区业务的影响,5G TSN解决周期性确定服务质量,结合时延敏感通信辅助信息,采用保持与转发机制,支持802.1Qbv调度机制,以减少抖动。采用延时关键GBR 技术,提高同步实时流业务调度优先级,降低时延。

2.5 5G+MEC技术在园区内应用

MEC框架设计如图5所示,由系统管理层、主层与外部相关层组成。MEC平台组件有位置信息组件、数据分流组件等,平台层是由MEC平台和虚拟化基础设施组成的实体,是整体架构的核心。

图5 MEC框架设计

针对园区中小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MEC的广泛部署将加速5G通信和工业互联网业务的发展,MEC在园区内有以下方面应用:

(1)随着智慧园区的发展,网络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在园区侧部署高分布式的MEC平台,可以用来设置应用程序和服务,缓存和处理相关园区内容。并通过ABR流缓存与协作缓存来提高效率,使得园区内容加速缓存与分发,从边缘提高响应能力。

(2)随着园区自动生产的需要,低处理能力的物联网设备大量出现,AR/VR与智能监控等应用无法在设备侧完成处理高密集计算。将任务在云端执行会导致较大时延。5G+MEC技术将上述场景的部分任务卸载到RAN,不需要将任务上传到核心网。从而进一步减少网络延迟。

3 结束语

园区数字化是智能制造与现代工业的缩影,本文介绍了小微园区的现状,分析了小微园区遇到的网络痛点,同时阐述了建设5G智慧园区的意义,还从多个维度分析了5G的技术特点,并根据园区特性,推荐了具体5G技术的在园区落地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切片时延小微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TCMS时延特性研究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
小微企业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