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态势下急诊科纤维支气管镜使用中的感染控制管理

2021-04-04樊丽洁李继东程文琴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纤支清洗液纤支镜

樊丽洁 李继东 程文琴 程 菲 周 密* 李 婧

(1.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感染控制科,北京,100088;2.解放军总医院第二中心,北京,100853)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常用的侵入性医疗器械之一,在急诊科主要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时的引导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重症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吸痰和灌洗。笔者调查某院急诊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纤支镜的使用及清洗消毒情况,科室因纤支镜使用频繁且配置不足,无专人清洗消毒,使纤支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科室。急诊科对纤支镜存在的污染问题及清洗消毒环节不到位的问题进行了系列规范和管理,取得了满意成效,现汇报如下。

1 纤维支气管镜使用中容易感染的因素

1.1 空气的污染

急诊科抢救室面积小,患者多,流动量大,通风不足,室内用品的物体表面会存在较多的致病微生物,空气中还有悬浮带菌微粒或消毒液挥发的有害因子,侵入性的操作增加了患者的感染率。

1.2 手的污染

医务人员直接与患者接触,手易被痰液、唾液和血液污染,在操作过程中又接触了纤支镜、冷光源的电源线等其他设备,就必然增加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1.3 纤支镜器械的污染

纤支镜管腔细长,活检通道及吸引通道交界处难以清洗,活检阀瓣因存在各种关节缝隙,活体组织容易镶嵌入内,清洁难度大。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对纤支镜清洗要求更高。

1.4 清洗消毒管理不到位

纤支镜使用后无专人清洗,使用后不及时进行预处理,放置时间过久,蛋白组织黏附管腔;依赖机洗,手工清洗不到位;每日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未监测有效浓度或有超期使用的情况;纤支镜的清洗过程中酶剂使用不规范;内镜清洗前测漏未做或不及时做;未按照内镜清洗机操作程序和消毒剂使用说明进行,清洗后的纤支镜管腔不能完全干燥;存放纤支镜的镜柜消毒功能不及时开启;镜柜清洁消毒不到位等直接影响纤支镜的清洗质量和消毒效果。

1.5 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

医护人员消毒隔离观念欠强、个人防护不够、用后物品消毒处理欠严格。对吸引器的集痰器、吸引接头、管道不注意消毒。

2 控制纤支镜使用中感染的措施

2.1 加强环境消毒

急诊诊疗区域加强通风,通风不良可使用器械通风,必要时开启空气净化器;有条件时可在单间进行诊疗操作,操作人员数量以满足诊疗需要即可。诊疗区域的环境清洁消毒至少每日2次,对于高频接触物表加强擦拭次数。

2.2 做好急诊诊疗患者的风险筛查和核酸检测

原则上急诊患者先核酸筛检,再进行诊疗操作,确因抢救需要紧急进行纤支镜检查的,做好标准预防,同时纤支镜使用后不做预处理,密封后送清洗室进行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

2.3 执行标准预防

前来急诊治疗的患者,可能患有血源传播性疾病或其他未知传染病,为避免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诊疗操作中,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帽子、隔离衣,必要时穿防护服等。纤支镜检查操作前均应洗手和戴手套,操作完毕脱手套后及时手消毒或流动水洗手,严禁戴同一双手套接触多个患者。熟练操作程序,尽量做到“轻、快、稳、准”,避免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或锐器损伤,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2.4 规范纤支镜清洗消毒管理

2.4.1 制定相关规定

科室制定纤支镜清洗消毒的相关管理规定,要求每日有专人清洗消毒,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对洗消人员培训,并做好纤支镜的使用和清洗消毒登记,便于追溯。

2.4.2 加强纤支镜使用后的床旁预处理

纤支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含有多酶清洗液的湿巾或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 s,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盖好内镜防水盖,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

2.4.3 重视手工清洗

使用内镜清洗消毒机进行消毒的纤支镜,在进机前的手工清洗亦必不可少。清洗前做好测漏,清洗按照“一酶洗一清洗”的原则,多酶清洗液必须现用现配,清洗时可适当提高清洗液的温度,以增加酶的活性。选择与纤支镜内径相契合的内镜刷,刷洗时应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反复刷洗至纤支镜没有可见污染物。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充分冲洗内镜各管道至无清洗液残留。

2.4.4 规范内镜消毒清洗机操作流程

严格按照内镜消毒清洗机操作说明进行,对于内镜消毒清洗机无干燥功能或干燥不彻底时,用75%~95%乙醇或异丙醇灌注所有管道后,使用压力气枪,用洁净压缩空气向所有管道充气至少30 s,直至完全干燥。

2.5 做好清洗消毒环节中的相关质量监测

2.5.1 做好使用中的消毒液的浓度监测

传统纤支镜消毒使用戊二醛,但戊二醛操作时间长,对身体有害,造成清洗消毒人员工作效率低,影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1]。推荐纤支镜的消毒使用邻苯二甲醛,0.55%的邻苯二甲醛溶液5 min达到高效消毒水平,消毒效果更好。邻苯二甲醛最长使用时间为14 d,但在重复使用时须使用浓度测试卡检测邻苯二甲醛含量是否达标。建议每日监测一次消毒液浓度,消毒液浓度不达标时,应更换消毒液。

快速检测卡的使用方法:将检测卡浸于消毒液中约3 s取出,平放让其自然显色,2 min内与标准色块对比,若检测卡颜色接近或者深于标准色块的颜色,则表明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可继续使用;若检测卡颜色浅于标准色块或变成其他颜色,则表明已不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不应继续使用。

2.5.2 ATP荧光检测法检测清洗质量

使用ATP荧光检测法检测清洗后的纤支镜管腔等不易清洗部位的残余蛋白质,衡量清洗的清洁度。物品准备:ATP手持检测仪、采样棉拭子、采样海绵试棒。

具体方法:取清洗后消毒前的纤支镜,使用采样海绵试棒从纤支镜活检口插入使海绵棒尾端露出,采样棉拭子,掰断采样棉拭子阀芯,挤下试剂并进行充分震荡,放入仪器内读数。

2.5.3 微生物培养法检测消毒质量

每月对空气、内镜镜身、弯曲部、镜端以及各种附件进行细菌培养,纤支镜消毒后细菌总数小于20 cfu/件[2],不能检出致病菌,活检钳不能检出任何微生物。

3 体会

急诊科作为医疗机构的前沿哨所,既是突发重大传染病、危重症病例筛查和救治的第一道重要防线,又是有效预防重大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和扩散的重要阵地。纤维支气管镜是急诊科诊疗工作中重要的辅助工具,是麻醉插管困难时甚至是挽救生命的关键[3],因此急诊科纤支镜的感染控制,尤其常态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态势下,规范的清洗、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急诊科纤支镜使用中的感控控制监测,定期对纤支镜的清洗消毒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防范因纤支镜带来的医院相关感染。

猜你喜欢

纤支清洗液纤支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做纤维支气管镜检会有什么后遗症
一种平移式OLED基板清洗装置
电解铜箔清洗液回收利用技术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改良喉罩联合地佐辛、丙泊酚在纤支镜检中的应用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病的临床护理探讨
页岩气水平井油基清洗液性能评价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