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湖北省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2021-04-04吴遵雄卢继苟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10期
关键词: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十三五

吴遵雄,卢继苟

(湖北省水利厅 水土保持处,湖北 武汉 430071)

湖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是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肩负着一江清水北送重任,生态区位重要。湖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涉及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共9个县(区)26 951 km2,区内总人口354.01万人。湖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15年有水土流失面积5 863 km2,占水源区面积的23.59%,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十三五”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源区人民锚定“一江清水入库,一库清水送京”目标,坚守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水源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全面夯实水源区综合治理基础

全省编制完成的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等均将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纳入重要内容,十堰市及神农架林区《2016—2030年水土保持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获得政府批复。湖北省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全省河(湖)长制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任务考核在水源区市(县)全面建立并实质开展。水源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连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市(县)党校水土保持专题培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社会公众宣传、湖北省水土保持科普教育读本进课堂教育、重点治理项目水土保持记者采风等活动开展,持续夯实水源区综合治理工作基础。

2 全面推进水源区“放管服”改革

湖北在水源区将一、二级公路和110 kV输变电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权下放至十堰市、神农架林区等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将0.5 hm2≤征占地面积≤5 hm2或者1 000 m3≤挖填土石方总量≤5万m3的生产建设项目由原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改为编制报告表,实行承诺制管理,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审批、验收权限分别下放到市(林区)和县(市、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基本形成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

3 全面强化水源区预防监管

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对水源区100多名专(兼)职水土保持执法人员进行了系统轮训。省、市、县三级联动对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公路、铁路、风电等各行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对少数一、二级公路等违规生产建设项目采取了限批、缓批强制措施,查处了保(康)—神(农架)高速公路等一批典型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对生产建设单位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震慑警示作用。水源区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59个,对45个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开展监督执法检查1 339次,印发监督检查意见552份,查处“未批先建”“未批先弃”“未验先投”“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治理义务”等各类违法行为183起,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 938万元。水源区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和设施验收率逐年提高,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4 全面加快补齐水源区治理短板

以省政府批复同意的《湖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以及坡耕地、生态清洁小流域等专项规划为依据,连续5年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分解落实到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及辖区县级人民政府,以国家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为重点,统筹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具有水土流失治理功能的工程建设项目,督促生产建设项目业主开展恢复治理,研究制定了《湖北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连续两年在郧阳区开展以奖代补试点工程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十三五”以来水源区累计综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3 342 km2。

5 持续提升水源区监测预报能力

借助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优化布局及升级改造项目2018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的契机,在原有十堰、神农架2个监测分站、郧西毛獭河等4个监测点的基础上,对水源区监测站点进行了加密,新增了郧阳、张湾、竹山3个监测点。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完成了丹江口、竹溪、郧阳、房县、竹山、郧西等6个监测点的标准化改造,对郧西县毛獭河监测点配置了自动化的监测设备。连续5年对水源区9个县(市、区)水土流失动态进行了全覆盖监测。每年组织对水源区1~2个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开展监督性监测,对1~2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典型流域开展治理成效监测评价。

6 全力助推库区精准脱贫和绿色发展

以水利部门实施的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以奖代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试点等工程项目为契机,全力支持水源区精准脱贫和绿色转型发展。“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21 2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 152万元,地方配套2 073万元,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3.07 km2,坡改梯1 780 hm2,发展1 213 hm2经济林,新建873 hm2水保林,种草47 hm2,封禁30 320 hm2疏幼林。6个贫困县近4.45万贫困群众从项目中受益,水土流失治理既提升了绿水青山的“颜值”,又实现了金山银山的“价值”。

猜你喜欢

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十三五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湖北神农架林区发放首笔“碳林贷”
基于TOPSIS方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大山深处的幸福梦——湖北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20年变化纪实
湖北神农架林区狠抓五项措施 强力推进民族乡保护与发展
喜迎五十华诞 谱写发展新篇 蓬勃发展中的十堰市太和医院
二元柯西不等式的一个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