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探讨

2021-04-03韦计屹文洪娟舒芙蓉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献血者核酸

韦计屹 文洪娟 舒芙蓉

重庆市涪陵区中心血站,,重庆 408000

血液安全以及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是采供血行业及临床输血方面较为关键的课题,同时也是更好的确保无偿献血社会意义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传统意义上的血液血清学检测存在较长的窗口期,国内对献血者血液实施了包括乙型肝炎病毒等在内的血清学检测的同时,从2015年起实现了血液核酸检测的全覆盖,从而提高输血安全性。为了研讨病毒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中的运用和质量控制措施[2]。本文随机选择2017年8月-2019年5月的49306名无偿献血者当作对象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8月-2019年5月的49306名无偿献血者当作对象展开研究。其中男性28194名,女性21112名,年龄18-55岁。所有无偿献血者都满足《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相关标准。

1.2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对所有献血者的样本开展检查,同时对ELISA呈无反应性标本实施核酸检测。所有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同时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实施检测,若某个标本的其中一种试剂呈反应性,那么必须把原标本同剪自血袋上的辫管血实施双孔复查,如果其中一孔属于反应性,那么就代表不合格。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阴性标本实施核酸检测,具体就是采用“TMA”原理开展核酸检测,每份标本均经过HBVDNA/HCVRNA/HIVRNA试剂联合检测,其中对联检成反应性的标本再进行鉴别实验。

1.3观察指标 严格观察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对HBsAg、抗-HCV以及抗-HIV检测结果深入分析,评估核酸检测的意义。

2 结 果

49306份标本通过血清学 ELISA检测的阳性样本有405份,血清学ELISA检出反应性检出率为0.82%;49306份血清学ELISA检测无反应性的标本,通过核酸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联检有反应性标本286份,有反应性检出率为0.58%,对这286份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鉴别实验其中HBVDNA104人份,HIVRNA1人份。

3 讨 论

血液筛查中运用的核酸检测技术涵盖了TMA 技术和PCR技术,TMA技术运用较为普遍,其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实施单人份的核酸检测技术检测后,核酸检测技术联检试剂的分析灵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早期,欧美发达国家在献血人群中就已经运用核酸检测技术,同时实施了HBV以及HIV等的筛查,通过临床运用观察后发现,核酸检测技术筛查能够显著的控制血液传播疾病的几率,不断提升输血安全性[4]。

通过上文的结果可看出,49306份标本通过血清学 ELISA检测的阳性样本有405份,血清学ELISA检出阳性检出率为0.82%;49306份血清学ELISA检测阴性的标本,通过核酸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联检有反应性标本286份,有反应性检出率为0.58%。对这286份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鉴别实验其中HBVDNA104人份,HIVRNA1人份,鉴别有反应性率为36.7%,所以目前血清学ELISA检测合格中血液,依旧可出现输血传播疾病的几率,大部分都是输血感染HBV,所以把核酸检测技术运用在献血 者的血液筛查过程中,其可显著的提升血液质量安全,从而更好的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的几率,提升输血安全。但是运用单人份的核酸检测系统灵敏度相对偏高以及献血者个体差异等原因,血液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另外就是核酸检测技术在取样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病毒自身在样品中分布不均匀,使得在每次取样病毒数量的差异,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核酸检测技术的结果[5]。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献血者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核酸检测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