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2021-04-03郇庆国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工程园林绿化

郇庆国

潍坊昌大公共建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 潍坊 261205

1 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特点

1.1 综合性较强

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园林工程和植物养护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园林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园林所在的位置、面积、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考察,根据测量的数据,主要包括园林建筑施工前期方案的制定,中期工程具体施工步骤,后期工程问题的处理,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控制方案。由此可见,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更为完善的施工建设。

1.2 时间较长

园林景观的施工过程中,园林施工和植物养护都是周期性比较长的工作之一,园林施工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维修和维护,而在植物的养护上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同时做好针对性的修建、浇水、施肥以及关注病虫害给植物带来的影响和危害等。植物养护工作的深入落实,需要完整的维护体系,才能保证其健康稳定的成长。

1.3 艺术性

园林学与一般的建筑工程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的园林学工程都不是很注重艺术表现,所以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比较简单,而园林学工程的施工则需要一定的建筑艺术水平,有效的园林学设计思想可以帮助园林学工程提高利用价值,又可以使园林学更具艺术色彩。

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养护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城市园林建设和施工中因其复杂程度高、有着多元化的要求,因此浮现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前期施工信息收集能力不足、施工未按照实际要求开展、施工技术人员能力不足、施工养护方面缺乏重视程度等。首先,针对养护方面的工作缺乏重视程度,没有认真开展相关工作。其次,园林施工需要考虑到建造地址的基本环境和外部条件等,尤其是从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等多方面做好分析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树种和施工、养护的方法。而在部分园林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基本过程,还会经常出现树种和土壤无法适应的情况。再次,在城市园林基本建设过程中,因为多采用了承包制进行施工,也就导致了在长序列的施工过程中无法严格落实施工标准,对于树木的成活和成长造成了影响。最后,在城市园林建设和养护的队伍中,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不足,也导致了某些工作上缺乏专业性,很难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2.2 养护工作不到位

在城市园林的养护和继续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植物方面的投入,需要对于植物的种类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当前城市园林的建设工作方面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充分利用植物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配置各类植物资源,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和建设工作。比如,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招标过程中,未经允许,缩短了城市绿化养护周期。其结果是,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投入成本高,但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很少,无法与投入成比,从而导致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得不到有效实施。建设一座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发展。

3 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

3.1 分析植被自然规律

传统的植物养护过程中,很多设计师非常注重外在因素,经常进行“高端化”的设计工作,高价从外部引入了一部分植被和树种等,而在后期的护理技术等多方面还存在着能力不足等问题,后期植物的存活率十分有限,造成了资金方面的浪费。由此可见,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植物自然生长等过程,后期极易导致其存活率降低。我国的地域辽阔,植物种类多,自然环境与植物的生长过程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与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自然环境和植物能够稳定的结合,适应植物的生长习性,减少反向施工的具体情况。生命力弱、病虫害等问题的出现增大了后续维护和保养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无法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3.2 提高排水灌溉效率

在养护工作过程中遵循三分种、七分养的规律,并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成活的概率,对实际养护情况进行分析。例如,根据其吸水规律进行养护工作的分析,做好水分等方面的控制,并根据树木种类的不同进行灌溉工作的部署。该阶段的工作以施肥、灌溉等各个方面的处理为主,灌溉园林水源还需要做好基本的控制,从而对于树种的水分做好差异化分析,及针对性的水分供给。而在温度、湿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作用之下,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较快,灌溉工作的连续性要求就比较高,需要做好水分的保证。灌溉和施肥处理中,需要做好有效的分析,并减少在冬季晚上和夏季正午灌溉,否则后续的灌溉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3.3 强化人才综合素质

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在整个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就要求在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因为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工程相关工作岗位入门门槛低,对于个人素质等各个方面要求也不高,也就无法进行规范性的工作。例如,管理和养护工作人员对于植物的生活习性和栽培的特点等方面不熟悉,养护的工作流程不合理,以及在园林工程项目的承包过程中,因为对于后期养护力度的不重视,配置的工作人员少、素质不高等都会导致问题的产生。因此,为了提升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就需要从专业化课程的角度出发,做好人才合作培养机制的建立,从而使得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加入到养护工作队伍中。

3.4 做好修剪工作

园林景观施工完毕后,需要通过修剪和良好的造型保证其工作的有效性,合理的修剪也是完成植物景观预期生长目标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因此,在养护的过程中还需要科学选择修剪时间,采取合适的修剪技术,从而保证植物合理生长,因为植物的生长周期与气温联系十分紧密,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等进行分析。例如,喜温植物一般在温度超过15℃之后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因此,养护和修剪方案的制定与植物的生长习性密切相关,修剪中需要关注病虫害集中的区域,采取疏剪的基本方式,加强光合作用和通风的效果,减少病虫害的侵袭。与此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做好植物生长速度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能有效降低修剪和维护的频率,提升工作的有效性。

3.5 减少病虫害的侵蚀

害虫是大多数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最常见的害虫防治方法,是从源头上控制好树木的健康状况。引进时采树人要做好商家资格、抽样检测等方面的考察,从根本上隔离病害虫的可能。如在后期养护过程中,发现已有害虫发生时,需采取进一步措施,如:天敌生物防治、药害等。有关人员在进行害虫防治时,要掌握害虫的传播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确保药物使用的最大效果。相对于药物治理,天敌生物防治更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采用生物链结构,天敌控制害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清除杂草可以采取人工拔出和喷洒除草剂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重复操作,并且还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当前养护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从前期预防和分析工作的角度出发,积极有效的应用生物防治等技术,在处理杂草之前应该对于土壤做好高温处理,消除杂草的种子,之后利用氟草胺等前期除草剂喷洒在土层3cm以上,并做好预防等工作。

3.6 加强各部门合作

为更好的落实园林养护等一系列工作,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有效的分析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在初期做好设计和选种,同时建立起适合此园林的养护机制。在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建设过程中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在城市园林的养护工作中,为了增强养护工作的实际效果,提升养护工作的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养护工作的实际中,做好认知和科学的分析,从而将细节工作落实到位。例如,在北方某城市园林的建设中,需要面临着秋季十分干燥的环境气候特点,应该提前做好灌溉方面的具体分析。将灌溉水在绿化和养护的过程中做好量化处理等,提升城市园林养护的质量。

3.7 加强养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培养

以往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大多采取绿化管理和养护管理分离的方式,影响养护管理效率。将绿化管理和养护管理有效结合,保证养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想要切实做的这一点,需要注重养护管理队伍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专业性培训,邀请园林绿化相关的专家开展实际的指导活动,促使养护管理人员不断学习,积极投入专业化培训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施工工作是整体城市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城市带来了崭新面貌的同时,使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得到了有效改善,提升了人们生活的舒适程度,保证了城市经济的良好发展。在园林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对于植物的生长等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定期修剪、预防病虫害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促使城市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为了进行更好的园林工程建设工作,还需要做好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的分析与处理工作,确保园林工程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园林工程园林绿化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城市园林垃圾资源化与处理模式研究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的新思路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分析
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