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坪川电灌工程农业灌溉水价与良性运营探讨

2021-04-03贺国荣

关键词:水费水价泵站

贺国荣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旱坪川电力提灌工程管理局 甘肃 白银 730916

一、旱坪川灌区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旱坪川电灌工程是平川区唯一一座重点中型提灌工程,始建于1965年刘家峡水电四局在旱坪川开办的五级提灌农场。截止目前,共有泵站9座,七级提灌,装机37台(套),装机容量7140KW;总扬程279.87m,设计流量1.5m3/s,实际流量2.1m3/s;主干渠2条11.85km,支渠22条46km,斗农渠540km;高压输电线3条21.7km。规划灌溉面积5.02万亩,现实际灌溉面积4.1万亩。

工程年均灌溉期约180天,年均灌溉10轮次。工程核定年取水许可量2582万m3,现执行水价为0.236元/ m3(终端水价),2017年底监审供水成本为0.395元/ m3。灌区目前的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占比达到90%左右,经济作物、林果及其它仅占10%左右。

(二)管理机构概况

旱坪川灌区工程管理机构为旱坪川电灌局,属平川区政府直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全面对旱坪川电灌工程的运行进行管理,内设一室三股:办公室、机灌股、财务股、保卫股,机灌股下设9座泵站。机构编制设置98人,目前职工共有96人,其中财政人员12人,自收自支人员47人,自聘人员36人,公益性人员1人。

二、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旱坪川电灌工程水管体制改革自2003年按照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开展,历时4年至2007年进行了水管体制改革验收,改革中主要针对电灌工程的管理机构、工程泵站的岗位、人员定编以及“两费”补助测算来进行,截止2007年改革验收时,核定人员定岗为112人,“两费”补助测算为64.7万元,白银市政府2008年底以市政发[2008]141号《关于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文件正式对“两费”补助对市县分配补助金额予以界定,确定市县两级政府以4:6比例分摊补助,市政府年补25.8万元,区政府年补38.9万元,并自2009年1月正式执行计补,截止目前每年均落实到位。2011年按照省水利厅的要求对工程运行维护费用重新测算为129万元,报送审核后未再核发,仍执行原水管体制改革确定“两费”补助方案至今。多年的运行中,原核定的“两费”补贴已远不能满足工程运营的需要。

三、工程运行管理及改造情况

(一)灌区用水计量比较情况

旱坪川灌区原分配用水指标为2700万m3,2005年按照省水利厅水权置换精神以20年期限转让靖远发电厂118万m3,目前年用水指标为2582万m3,工程用水全部为黄河水源,水用途属单一农业灌溉用水,不存在行业用水分配,2016年、2017年、2018年提水总量分别为2394万m3、2286万m3、2017万m3,近几年提水总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一是气候好转,雨量频次有所回升;二是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后灌区渠道渗漏减少,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旱坪川电灌工程用水计量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前相对较为粗略,没有专门的计量设备,对泵站及总干渠的计量主要以泵站设备标值作为计量依据,对于各支口的计量均以量水堰来计量,在日常的工作中支口刻度大小辅助采用运行时选取样本田块实测灌溉用水的办法进行调整,以确保灌区群众能够相对公平的使用灌溉水。

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后总体对用水的计量相对较为精确,在各个泵站的出水管段均安装了电磁流量计,对工程干渠的提水总量有了精确的计量,也为各个支口的水量分配提供了直接的依据,确保从源头保证供水计量的准确性,目前灌区用水计量分配的准确性已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工程运行管理

旱坪川电灌工程的运行管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工程管理和田间配水管理。

工程管理方面全部由管理机构按照各泵站的工作量大小按照岗位安排相应的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主要分为检修与运行值班。未另设专门的检修维护人员,各泵站自行维护设备,并制定相应的运行制度保证工程管理的连续性。

田间配水管理采用单位与村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田间配水管理采用专职配水人员对工程支渠进行管理,斗渠及以下渠道交由村社进行管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后,将工程所辖的所有支渠按照均衡原则配入成立的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管理,干支渠由灌区管理单位负责运行维护,支渠以下渠道归村社运行维护。

(三)泵站更新与节水改造

2013年起到2015年实施了更新改造项目,完成更新改造工程泵站9座,更新改造机组37台套,装机7140千瓦,共完成投资额4916.21万元。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后极大的提高了供水保证率,增大了提水量,能源单耗比改造前有所下降,提高泵站运行可靠性,恢复和提高了灌溉标准,改善了灌溉条件,保证了灌区农业的稳产高产。

2016年起到2018年实施了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该项目是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后对旱坪川灌区渠道进行配套建设的延展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主要对灌区干、支渠道及其建筑物进行新建及改造,共完成拆除重建总干渠5段5.65km,干渠建筑物60座;拆除重建支渠8条24km,支渠建筑物598座。完成投资额1360万元,目前节水改造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完成的建设工程已全部投入运行,从目前的运行数据来看,2016年工程提水总量为2394万m3,运行至2018年总提水量降为2017万m3,降幅达377万m3,降比达15.7%,节水效果明显。

四、农业灌溉水价及水费计收

(一)供水价格调整及成本测算情况

旱坪川灌区灌溉执行水价自2000年以来共进行了2次调整,2000年供水价格调整为0.156元/ m3,2014年供水价格调整为0.236元/ m3(终端水价),管理单位实际征收0.216元/ m3。2011年白银市水务局、白银市发改局对工程供水成本进行监审,以市发改成本[2011]624号文件下发旱坪川电灌工程完全供水成本为0.39元/ m3,2017年平川区发改局对工程进行全成本综合监审,下发平发改发[2017]530号文件审定旱坪川电灌工程供水成本为0.395元/ m3。

水价调整中,供水成本的测算主要由市县发改部门的物价测算机构来实施,供水单位提供真实合法的帐目和数据,进行独立测算。执行水价的调整,主要由灌区管理单位申请,区政府及发改部门、水务部门审核,比对现行供水价格与测算的供水水成本的差距,总体以灌区农业用水户的利益为重,合理研究执行水价调整的空间,由发改部门举行价格听证会,听取灌区用水户的意见,切实做到既有利于灌区工程的发展,又兼顾灌区用水户的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价格调整幅度,并由发改部门以文件正式批复,坚决杜绝灌区管理单位自行调整供水执行价格的行为。

(二)农业水费计收与财务收入分析

旱坪川灌区用水整体为农业用水,无非农业用水对象。由于灌区相对规整,整体渠线不长,管理单位处于灌区的中心位置,为了降低水费征收成本,管理单位下面未设专职的水管所,水费征收采用直收式,管理单位仅设立专职收费室收缴水费。2006年~2008年农业水费征收额为286.01万元、274.4万元、349.4万元,农业水费在灌区运行经费中所占比重为74.5%、69.3%、94.6%,2016年~2018年三年的农业水费征收额为517.1万元、493.7万元、435.7万元,三年的农业水费在灌区工程运行管理费用所占比重分别为66.4%、58.3%、43.7%。旱坪川灌区灌溉实行凭票供水制度,农业水费的征收不存在拖欠现象,历年水费收缴率均达到100%(除去灌区特困户免除),年均水费征收费用在45万元左右,占应收水费的10%左右。

(三)财务支出分析

2006年~2008年灌区管理单位总支出额为383.86万元、395.76万元、369.02万元,农业水费在灌区运行经费中所占比重为74.5%、69.3%、94.6%,2016年~2018年灌区管理单位总支出额为778.24万元、846.28万元、996.84万元,三年的农业水费在灌区工程运行管理费用所占比重分别为66.4%、58.3%、43.7%。从财务收入情况分析,以2016年~2018年与2006年~2008年比较,灌区的农业水费增加较大,最大涨幅219.3万元,但从农业水费占运行经费比例看,最大下降比例50.9%,水费增加主要原因为2014年灌区进行过水价调整,水费占比下降主要是2006年至2008年期间人工工资近于按农业水费收入发放,单位自收自支人员工资实发71%,部分保险未办理,而2016年到2018年期间人员工资按100%发放,且“五险一金”全额办理,外加逐年度维修用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水费占比不断下降。

五、农业水价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灌区工程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旱坪川灌区自成立以来已运行50多年,小改造从未间断,大改造历经4次,经过泵站更新改造和节水配套改造后,工程建设促于完善,信息化建设也跃上了一个台阶,工程运行及监测跨入前所未有的阶段,现阶段工程运行不存在大的问题,目前,影响工程运行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泵站更新改造过程中设计方案的不合理导致运行问题凸现。更新改造中为了防止工程盲目扩容增加流量,工程设计均按照原泵站设计方案,工程干渠一泵站采用原立式安装,更新改造后运行当中,泵站维护工作量非常大,泵站工作人员长期疲于应付维护。

2.支渠流量缺乏精确计量。经过泵站更新改造和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后,灌区泵站工程以及渠道工作总体进入了全新的运行状态,源头各泵站的测流流量检测比较精准,干渠后部支渠的测流还未健全,目前仅使用老式的量水堰,难以准确计量各支渠流量。

3.工程运行维护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在现阶段的工程运行状况下,工程的运行维护主要从农业水费中提供一定的资金,但目前在供水价格远低于供水成本的情况,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工程全面维护是有太大的困难,“两费”补助中工程维护费不足12万元,完成年度的工程维修养护困难重重。

(二)农业灌溉水价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旱坪川电灌工程农业水价2014年调整后执行0.236元/m3,2017年测算水价成本为0.395元/m3,执行水价与供水成本存在较大的差距,该差距致使工程运行管理费用严重不足,工程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力度不够,管理人员工资匮乏,致使工程管理单位运行管理困难加大。

2017年后工程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但由于区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不足,财政对旱坪川电灌工程的支持严重不足或滞后,仅依靠目前的水费维持工程的运行,问题十分严峻。

六、意见及建议

(一)建立工程运行资金保障机制。争取政府加大对农业供水工程的支持力度,重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建立农业供水工程运行维护资金的测算,严格执行政府“收支两条线”,稳步建立农业供水工程资金保障,确保农业基础的稳定。

(二)稳步推进供水价格调整机制。在正确进行供水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对现行供水价格实行可承受范围的调整,价格调整要主动先行,打破调整供水价格是对农业用水户利益侵害的思想,确保供水工程循环发展,不断为农业用水户提供优质服务。

结束语

供水价格对于灌区的发展影响很大,各个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都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政府对于农业的主整体思路是支持和鼓励的,各地的财政对水利工程的支持程度又是不一致,大多受财政的承受能力来决定补贴水利工程的力度,政府控制的供水价格基本上都处在供水成本的一半左右,这也是整体水利工程运营困难的根本原因,尽管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对水利工程实施了翻天覆地的建设,但在供水价格环节上还是没有大的措施,导致水利工程硬件建设上去了,工程运营却仍处在艰难的境地,未来在“十四五”期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工程的运营仍是一个很大的矛盾,亟待探讨从制度层面出台保障水利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机制,从而更好的让水利工程为人民造福。

猜你喜欢

水费水价泵站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没付水费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泵站数量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中国各城市水价都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