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嘉实《关雎》的音乐特征和钢琴伴奏技巧研究

2021-04-02蒋昀佃

艺术评鉴 2021年4期
关键词:钢琴作品关雎演奏技巧

蒋昀佃

摘要:《关雎》是王嘉实创作的一首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一首爱情赞歌,作曲家运用了变奏曲式,每一段都富有变化,这对演奏者的基本功是一种考验。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关雎》,选用《诗经》中的诗句作为歌词,由王嘉实作曲、编曲。作曲家选择了《诗经》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从音乐特征来看,歌曲节奏简练、鲜明,基于主题动机的旋律发展手法使得歌曲上下既新颖又熟悉、既统一又有变化;从编曲配器来看,充满了民族味儿,以传统为主、现代为辅的配器方式让歌曲尽显中国风,同时又不失时代感和亲切感。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不仅为更加广泛地传播《诗经》中优美的诗篇做出了贡献,也为再创作历史诗词艺术歌曲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王嘉实  钢琴作品  《关雎》  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070-03

《关雎》是一首著名的经典爱情诗。古往今来有许多作曲家为其谱曲,其中当代著名作曲家王嘉实谱曲的《关雎》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艺术歌曲,被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曙光收录于其编著的《中国古典艺术歌曲赏析与演唱》(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供该音乐院校声乐表演专业师生用来教学和演唱;该曲也成为了众多高雅音乐会的经典演唱曲目。本文试从王嘉实《关雎》的音乐特征和王嘉实《关雎》的钢琴伴奏技巧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其钢琴伴奏艺术。

一、王嘉实《关雎》的音乐特征

《关雎》这首歌节奏精简、鲜明,尾字长音的节奏安排,突出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突出了语句停顿感;基于主题动机的旋律发展手法使得歌曲上下既新颖又让人熟悉、既统一又富有变化;带有前奏和间奏的單三部曲式,结构严谨、独立而完整。单三部曲式也叫三段式,它由三个规模相近、相对独立的乐段组成。单三部曲式有两种结构类型: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A”)和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C”)。《关雎》这首歌的特点是首尾呼应,形成向内的自我封闭结构,所以是明显的有再现三部曲式,另外之所以称为“单”三部曲式而不是“复”三部曲式,是因为《关雎》这首歌是小型结构,所以是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一)《关雎》的曲式结构特点分析

诗歌流传至今已经丢失了原始的音调,作曲家王嘉实的作品不但创作了旋律还加入了钢琴伴奏声部。《关雎》这首歌的伴奏如果音调太高未免显得浮躁,所以铺陈在低声部使其与旋律声部相辅相成,非常适合演唱,不仅与诗歌韵律相呼应,更表达出诗人对新婚的诚挚祝贺和对所爱女子的真情。

《关雎》这首歌是有前奏和间奏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前奏为1小节节奏先行性伴奏,A段由a乐句(31小节)和a'乐句(28小节)构成,间奏由右手连续下行跳音三小节,A'段与A段结构一致,变化再现了a乐句(6小节),B段由b乐句(8小节)和b'乐句(8小节)平行结构组成,因此B'段共16小节。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第一段为呈示段(A段):在整个布局中A部分主要运用主题的变化重复形成。该主题出现两次,第二次规模超越第一次。该主题内容上进行了创新与变化,《关雎》的引子只有1小节,王嘉实就运用了八度震音的创作方式。这一段先是节奏型相同,但音高不同地反复了两次,单一调式。

第二段为对比展开段(B段):《关雎》的B段与A段乐句结构不同,和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点上比复三部结构有过之无不及。由于头尾的A都是乐段结构,中间的B段不长,并且没有采用复杂的曲式结构。B段开始时有间奏,不是直接进入。

第三段为再现段(A'段):《关雎》的第三段全面地突出了呈示段女子欲说还休、渴望爱情的音乐形象和再现时的主导作用,使整首歌曲比例上更完整,明确体现了该曲式“起、开、合”的结构原则。有了平衡对称、总结概括作用的“合”部分就可以使中间与两端的对比幅度加大,对比段甚至只有对比而不要求统一,B段的材料节奏与前后有很大差异。歌曲伴奏使用多种不同的再现,可以进一步表达《关雎》的基本形象内容和各种要素有机的发展过程,并对该主题关于爱情的内容进行了精炼、升华,进一步彰显了内容的对比性。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伴奏形式新颖,其中西方结合的形式给听众带来新的听觉冲击,这样的钢琴作品能够很容易吸引听众,甚至可以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多变性,以此来深化观众对钢琴艺术的感受与理解,为中国古典诗词注入新活力。

(二)《关雎》伴奏音型特点分析

观察其伴奏音型的特点,可分为以纵向柱式和弦和以横向分解和弦及震音为主的伴奏音型两大类。《关雎》作为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配伴奏要符合古诗歌曲的特点以及《关雎》表达的思想内涵。《关雎》这首歌的伴奏十分具有古风的味道,运用了引子的导入,用西方乐器钢琴却能使音乐声音一出便十分具有画面感。王嘉实用重音跳音连续下行再到最后用几个相同音的创作手法,使音乐的结尾落在了稳定和谐的伴奏音上,给音乐做了一个完美的终止。

1.柱式和弦的伴奏音型

《关雎》中使用柱式和弦及震音作为主要伴奏音型。在音乐开始位置,伴奏旋律用了小行板速度,歌曲引子部分从左手“sol”为主的震音开始,弱起,接着右手的高音部分进来了,弹出“do sol”和“si fa”的两个柱式和弦,节奏型是(|XX-----|),到这里为止是伴奏引子部分,自由随性,两个小节的纯节奏性伴奏后,A段延续前奏为伴奏(|XX-----|),进入正歌部分。

王嘉实谱曲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伴奏旋律主要以三度、四度音程构成柱式和弦。

谱例1

如谱例1所示,第一段一开始第一乐句前两个小节和后两个小节旋律走向相同,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线,而后两个小节保留前两小节的音符“15、74”,第2乐句3小节震音音符往下三度模进,后面偶尔加入旋律,如第9小节。弹奏p力度的音时手臂力要减少,下键柔和,发音轻微但清晰。

第二乐句第4小节上,“754275452---”。句读要清楚,随着旋律的进行要有起伏变化,要有轻松自如、愉快优美的感觉。右手音阶的下行应弹成渐弱,最后一个2应弹得轻。一个小节内变换节奏和音级排列,是音符进行的扩展,后1小节左手是前小节的上行三度模进,右手是前小节最后一音的延续。

谱例2

如谱例2所示,第13小节是第一段第1小节的重复。整首歌的左手伴奏以主题动机为基准,每小节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让人听起来既新颖又熟悉,既统一又有变化。

A段结束后进三小节间奏,速度加快,与A段不同的是,第二段为对比展开段(B段)的高潮部分,是节奏型XXXXXX XXXXXX伴奏,钢琴奏柱式和弦下行模进辅助进行,加强了歌曲的流动性。

B段在A段伴奏的基础上加入了跳音,塑造歌唱性的音乐形象,和声的纵向色彩增加了歌曲的整体空间感。左手是断音不是重音,弹时要干净利落,用键的反弹力把手抬起来;b'段的第72~75小节:这里伴奏重音跳音配合主旋律,从而进入高潮。

最后再现部分则以Allegro(快板)130心潮澎湃的速度进行。这部分以左手八度音和右手一级柱式和弦跳奏铺底,立体环绕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感觉,手指碰触钢琴键盘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段一级和弦连续进行了三小节,且之后乐曲的强度与前面相比都要变得更柔情一些,在这里柱式和弦就起到了两个作用:第一,柱式和弦的音色集中于中音域的表现,衬托人声,情感表现力极强,具有抒发激情之特点;第二,A'段再现主题材料时与A段形成首尾呼应,使主题材料不断环绕在耳边,加深听众对主题旋律的印象。随着旋律的进行,节奏上要有强弱起伏的表现,不能全部弹成平淡的音。

《关雎》伴奏结尾部力度很大,描绘出了一幅有情人终成眷属,男孩女孩相处欢快的画面。伴奏连续十六分音符节奏下行到低音“sol”,左手越来越低沉。

谱例3

柱式和弦的音色,最后的柱式和弦落于调式主音,稳定了调式,渐行渐远的琴声让人意犹未尽,但音乐已经停止,给听众留下无限遐想。

2.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

《关雎》在B段伴奏开始位置,作品中的分解和弦在转调时和弦以五度为主,伴奏强调节奏。左手手指独立活动下四度双音要求弹得干净、整齐、流畅、连贯、断奏清晰。练习时要慢速进行,熟练后再加快。双音断奏要有弹性,借键的反弹力把手抬起来。

(三)《关雎》的音乐形象特点分析

在《诗经》中,《关雎》是第一首作品。此篇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这是一首新婚祝贺诗;二是认为这是一首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关雎》歌颂了对理想爱情地追求与喜悦之情。《关雎》这首歌曲的本质,是音乐的决定性因素。《关雎》这首歌曲伴奏在B段和再现段A用了一些相同音,在水平方向进行;在90~93小节使用了相同的低音向相同的高音方向进行;使用的最多的是声音与氛围。例如歌曲伴奏开头右手被称为级进;开头左手震音被称为大跳;紧接着后面就用了三度的跳进,被称为小跳,充分彰显《关雎》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价值。

二、王嘉实《关雎》的钢琴伴奏技巧

(一)速度、節奏节拍、力度与踏板

1.速度

在演奏《关雎》的过程中,引入部分需要自由的速度形式,到高潮部分需要运用喜悦、欢快的速度形式到结束段。

与第一段的速度相比,第二段速度变化略多,比第一段快许多,第一段为Lento 约=50(慢板),多用于浪漫派乐曲抒情乐章,第二部分便转为Allegretto poco mosso (稍快的小快板);第二段是presto (急板) 150 比第一段更欢快些;最后再现部分则以Allegro (快板)130心潮澎湃的速度进行。

2.节奏节拍

《关雎》这首歌曲的节奏变化虽然不多,但每一种节奏型都设计巧妙,便于记忆。第一段以八分和四分音符的节奏组合成一个乐汇“XX.XX---”,乐汇结合一句歌词构成一个乐节,每一乐汇最后一音时值都为三拍,留出空间给诗歌。

第二段以二八拍(XX)、休止符(0)、装饰音(754)、四分音符(X)组合节奏,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3.力度

以第一段为例,演奏伴奏时对每个小节强化第一拍上的音,强调细节的处理,使歌曲听起来十分亲切悦耳、温婉典雅。如左手震音快速弹出时,右手每个音圆润而饱满。第80小节至全曲结束,它是9小句的一个长段,右手弹时由mp至f的进行要一气完成,要有推动力。

4.踏板技巧

在运用浪漫主义时期常用的踏板把音符紧密连接在一起。如在演奏《关雎》歌曲伴奏中的震音时,产生连续振动。例如在《关雎》的字尾“啊”处,分解地对比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踏板串连着的每一个音,悠扬而婉转。

(二)旋律与织体

中国古典艺术歌曲《关雎》伴奏旋律悦耳动听、巧妙多样、曼妙动人,到处都散发着无尽的魅力。自播放以来,一直深受听众喜爱。此曲为更加广泛地传播《诗经》做出了贡献,也积累了经验,值得从事《诗经》传播研究、音乐创作表演的各界朋友好好探讨研究。

(三)情感处理

在情感处理方面,《关雎》是表达新婚和对自己喜爱女子感情的抒发,情调自然积极乐观,因此演奏者以这样的角色代入歌曲中,怀着对爱情的赞赏和对恋爱的梦想演奏这首歌曲,感情真挚而富有内涵,不浮夸,不做作。情感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作些微改变,A段较轻稳舒缓,B段欢快浪漫,A'段和的再现部分则是大胆告白。演奏者要对每一段甚至每一句的呼吸把控得非常准确,结合《诗经》《关雎》原诗的语言特点,每句尾音都弹得时值充足,句与句之间的换气一步到位,弱化呼吸口,不要让听众察觉到音乐断开。

综上所述,在实际演奏《关雎》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演奏技巧中的音色、旋律、节奏等。因此,在演奏《关雎》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练习,做好充足地准备以后才可以实现对演奏效果地精准把控。

参考文献:

[1]常晓英.赵季平《第一交响乐》曲式分析及与传统奏鸣交响套曲的比较[J].音乐时空,2015(07):51-52.

[2]孙婕.中西音乐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布依族“小打音乐”曲式结构研究[J].中国音乐,2014(04):192-199.

[3]魏紫艳.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协调统一[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八)[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4]崔言君.德彪西艺术歌曲和声技法研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

[5]张艳林.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猜你喜欢

钢琴作品关雎演奏技巧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贤贤易色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钢琴作品中对情绪情感的巧妙运用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舒曼钢琴作品中的文学性探究
《〈诗经〉两首》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