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源市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治理探析

2021-04-02青,张锋,沈

东北水利水电 2021年12期
关键词:辽源市坡耕地水土保持

鲁 青,张 锋,沈 楠

(1.辽源市水利局河道管理站,吉林辽源136200;2.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 长春130021;3.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21)

1 自然概况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下辖东丰、东辽两县,市区设龙山、西安两区,总面积为5 140 km2;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辽源市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丘陵、低山、台地、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64.3%,20.5%,8.9%和5.7%。辽源市属中温带湿润区,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66.5 mm,降水70%~80%集中在6—9月份。流经河流有东辽河、伊通河及辉发河支流莲河、大沙河。土壤以白浆土、暗棕壤和草甸土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6.1%,35.7%,21.6%。植被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属于针阔叶混交林带,林草覆盖率为26.9%,乔木树种主要有黑松、落叶松、山杨、白桦、黑桦、糠椴、胡桃楸等;灌木主要有平榛、毛棒、胡枝子、山梅花、金银忍冬、暴马丁香等;草本植物有细辛、穿地龙薯蓣、玉竹、天南星、寒葱、蕨类植物等。

2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2.1 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19年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辽源市水土流失面积达2 189.83 km2,占总面积的42.6%,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按行政区划分,龙山区、西安区、东丰县、东辽县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为86.92,76.24,1 056.01,970.66 km2。按侵蚀强度划分,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及以上侵蚀面积分别为1 752.52,302.75,85.73,48.83 km2。按侵蚀地类划分,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和稀疏林草地。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辽源市规模以上(长100 m以上)侵蚀沟6 663条,其中稳定沟306条,发展沟6 357条;侵蚀沟总长1 780.9 km,沟壑密度达0.35 km/km2。侵蚀沟主要发生于坡耕地及疏林地上,侵蚀沟数量增加已成为辽源市水土流失危害的重要标志。

2.2 水土流失危害

1)剥蚀表土,蚕食耕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辽源市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产区和国家粮食基地,由于水土流失,土层厚度逐年变薄,有机质含量减少,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甚至失去了农业利用价值,威胁粮食生产安全。同时,侵蚀沟的发育发展,使地表变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破坏农田水利、便道等设施,限制农业机械化耕作,严重阻碍辽源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2)淤积泥沙,污染水质,威胁防洪和饮水安全。辽源市是东辽河的发源地,伊通河及辉发河的上游,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泥沙下泄淤积,削减了河(沟)道行洪能力,降低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和运行寿命,威胁防洪安全;同时,水土流失携带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化肥、农药等污染物流入江河湖库,造成水体面源污染、富营养化,对群众饮水安全构成危害。东辽河二龙山水库1950—2010年泥沙淤积总量达1.79亿t[1],伊通河下游的新立城水库、饮马河下游的石头口门水库,为长春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目前均存在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问题[2-4]。

3)恶化生态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导致土壤退化贫瘠,林草生长恢复缓慢,加剧沟道侵蚀发展,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恶化生态环境,降低环境承载力,影响辽源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 水土保持现状

基于辽源市剥蚀表土、蚕食耕地,淤积泥沙、污染水质,恶化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严重,对国家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及美好生态环境的建设构成了极大威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辽源市水土保持治理给予极大的支持。近年来辽源市境内开展的国家项目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等。以上水土保持相关工程均已取得了较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使辽源市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均显著下降。2019年相对2011年,辽源市水土流失面积由2 303.69 km2减少到2 189.83 km2,水土保持率由55.18%增加到57.40%;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比列,由2011年的56.71%降低到2019年的19.97%。

3 防治途径与技术体系

3.1 防治途径

该区水土保持的重点是加强植被保护和建设,坡面治理和侵蚀沟治理相结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主要防治途径如下:

1)严格生产建设项目管理,提高防治标准,加大水保方案落实;加大对毁林毁草开荒、陡坡开荒的整治力度,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展。

2)在远山区,大规模开展生态修复,防止人为破坏,主要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对天然次生林进行植被恢复,严格禁止皆伐,同时进行精心培育和管理,积极引进红松、沙冷杉等树种,逐步改善现有天然林地组成结构,以恢复发展成针阔叶混交林为目标。

3)在近山区,特别是河道和水库周边,以坡耕地、残次林、荒坡地、植被较差的沟道为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重视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同时,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在村屯周边建设沼气池、小型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减少面源污染。

3.2 防治技术体系

辽源市水土保持治理围绕土壤保持和水质维护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主要为“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分水岭及坡面防护体系。对现有的天然林、人工林进行全面保护,封山育林育草。对稀疏林、灌木林进行补植、改造,发展多树种多层次的混交林。

第二道防线是坡面防护体系。包含坡中上部的荒山荒坡防护体系、坡中下部的农田防护体系。

荒山荒坡防护体系:坡中上部,荒山荒坡较多,在荒山荒地合理布设治沟工程和截流工程措施的基础上,经整地后,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加植被覆被率。坡面平整的地块,采用水平沟、水平阶整地;坡面破碎的地块,采用鱼鳞坑整地;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发展经果林;在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发展用材林、水保林或灌草;在人口密集人畜活动频繁的村镇附近及主要路旁,采用围栏设施进行生态修复。

农田防护体系:对小于5°的坡耕地改顺坡起垄为横坡垄作,5°~10°的坡耕地,按照“看山形,定垄向;看土质,定坡降;看坡度,定田宽”的原则修筑地埂,耕作时向下翻土,逐步使田面水平达到截短坡长、拦截径流、降低坡度的目的,并利用田埂种胡枝子、黄花菜、紫花苜蓿等,发展地埂经济。10°至禁垦坡度以下的坡耕地结合当地特点,在坡脚上选择土层厚、石块较少的地块修筑坡式、水平梯田;在不适合修梯田的地块,加大密度修地埂并种植植物带,或修果树台田,发展经果林生产。对禁垦坡度以上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第三道防线是沟道防护体系。对侵蚀沟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沟头采取排水型跌水式沟头防护措施,沟道中上游,侵蚀冲刷较强,应以抗冲性强的浆砌石和石笼谷坊为主;沟道下游,侵蚀冲刷较弱,且水肥条件相对较好,布置干砌石谷坊、土谷坊、土柳谷坊。沟边栽护沟林,防治两岸扩张。对潜在危险性大的溪沟,在村庄或耕地比较薄弱地段通过工程措施进行整治,工程措施以修铁丝笼护脚、护坡和丁字坝为主。

4 结语

辽源市跨辽河、松花江两个流域,既是东辽河的源头,又是松花江支流伊通河、辉发河的上游地区,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质维护功能。辽源市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东北平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必须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藏粮于地。以上针对辽源市提出的防治途径及水土保持技术体系是对以往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后续仍需根据治理经验进行优化研究和完善。

猜你喜欢

辽源市坡耕地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辽源市气候特征分析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
水土保持
辽源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思考
吉林:辽源市总“四不让”力推互助保障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