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路,法在路上

2021-04-02本刊编辑部

中国公路 2021年2期
关键词:交通法规依法治国依法

文 本刊编辑部

近日,一篇题为《台州一男子擅入高速公路死亡,家属起诉高速公路公司,法院:驳回》的报道,在不少人的朋友圈广为转载,对业内人士而言,基本读了标题就能把案情始末猜出七八分。一条生命的逝去当然值得痛惜,但更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高速公路发展30多年,时至今日,竟然还会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清楚“高速公路,行人禁入”,上演这样本可避免的惨剧,而且其家属竟然还期望借此向高速公司索赔……

与这篇报道一起被广为传播的,还有一份事故调查报告,同样来自浙江。近日,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沈海高速温岭段“6·13”液化石油气运输槽罐车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提出将对30名责任人员作出问责处理。事故路段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因公路交安设施改造质量问题,承担的或将不只是行政责任,还有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上述案例让我们在深刻反思安全之重的同时,也清晰看到头上“法律”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闪烁的寒光。

在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法治是人民群众追求的必然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具体到公路交通领域,近年来,在依法治国框架下,行业上下提出全面依法治路,在积极营造和谐的公路发展环境,确保良好的公路运行秩序的同时,也切实维护好各级公路单位的合法权益。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法治引领,完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定修订。近日,《交通运输部关于完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的意见》发布,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系统完备、架构科学、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并明确将在“十四五”时期重点推动“一法两条例”的修订和颁布实施工作,释放了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治建设进程的积极信号。

在本期“第一观察”《和谐交通,依法治路》中,将精选近期召开的中国公路学会法律工作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上最具代表性的业内法律专家学者观点,重点解析《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要点,公路运营及其安全生产责任界定,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进程、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对策建议,以及高速公路企业的涉路诉讼风险防控等内容,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借鉴,从而有效引领和促进行业管理、服务、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

“法在路上”,是对现状的一种客观判断,毕竟立法、修法流程复杂,很难一蹴而就;相关法治改革越向深水区挺进,越面临重重困难;全面提升公路各级部门管理者、法律工作者和一线执法人员管理水平、法律素养、执法水平,以及防范诉讼风险等工作都任重道远,征途漫漫。

“法在路上”,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依法治路不仅需要公路人不懈努力,更需要广大出行者不断提升法律和道德素养,毕竟“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愿法律的阳光遍洒万里通途,在保护好日益织密的大路网的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涉路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猜你喜欢

交通法规依法治国依法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模范遵守交通法规坚持安全文明行车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做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小学生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