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卫浴空间触感体验设计研究

2021-04-02王梦圆赵俊学WangMengyuanZhaoJunxue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2期
关键词:触感卫浴触觉

■王梦圆,赵俊学 Wang Mengyuan & Zhao Junxue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就当前的社会情况而言,我国的人口结构已有了极大的变化,其最大的表现莫过于人口老龄化。且伴随着老龄化现象日渐普遍,老龄人群的数量也持续提升。虽然科技不断进步,但许多智能化产品老年人的使用满意度并不是很高。从国家披露的人口数据来看,我国在2000年时就已迈入老龄化社会[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生理机能、心理状况,甚至情绪都会产生变化[2]。老年人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或使用到卫浴空间,它本就是一个功能性较强,在人内心感受较为生硬冰冷的空间,所以在为此类人群设计卫浴空间时,如何能够使老年人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提高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不容小觑的。触感体验设计是以老年人自身的感官特性作为设计出发点,注入情感因素,才能为老年人带来更理想的触觉体验,从而满足他们内心的情感的设计。

1 触感的定义

从触字本身出发,"触"形声字,繁体字从角,从蜀。它是由某种刺激使人产生了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在章炳麟《菌说》中曾提及,人对于嗜好与欲望的追求来源于多个方面。在其看来,人类在肉体上所追求的感受,那么人的欲望也是从听觉、嗅觉、触觉、感觉这几方面产生的。另一方面,从感官角度出发,人体的触感主要产生于身体的各个部分。人的全身皮肤中分布着成千上万的神经细胞,它们会接收来自外界的疼痛感、湿度、热度或震动、压力等等,从而形成不同的感觉[3]。

触觉是由外界压力而产生的,同时由于人类身体部位不同,对于触觉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手部的触觉是人身体整个皮肤系统中触觉最常用也是最为灵敏的部位。当人们不了解身边的环境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手去触摸。因为手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的细微的感觉。人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触觉感受是因为皮肤上有很多叫做感受器的小的神经,当人们的皮肤触碰到某些东西的时候,这些感受器就会把它们收到的信号发送给大脑,大脑就会得到各种不同的触觉感受(图1)。感受器的种类多较复杂,就像工厂里面的工人一样,它们有各自的分工,某些负责感受温度和湿度、也有的负责感受疼痛感或震动,各个部位的皮肤感受到各种东西时产生的触觉不一样,这是因为各个部位所分布的感受器种类及数量存在一定差异[4]。有时人们会感觉到脸部、唇部还有手指都比较敏感,其主要原因是以上部位分布着比较多的感受器,其敏感度自然比其它部位高。

■图1 皮肤感受器示意图

■图2 材料影响触感的过程示意图

■图3 曲线浴缸的示意

2 触感的分类

触感主指人体受到机械刺激时形成的感受,比如接触,挤压或滑动等行为,都会形成触感。触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触感,另一种则为间接触感。直接触感就是触摸时所产生的感觉,间接触感则是没有触碰到但是心理会由于视觉、嗅觉、听觉及其他因素而产的感觉。因此在触感设计中,不仅仅要考虑直接触摸到物体的感觉,更要考虑触觉与其他感官意识的关系。

3 触感体验设计的必要性

体验可简单解释为基于某个规定的空间或时间段所产生的情绪或感觉。那么不同的体验感无非就是产生于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变换。首先是体验与空间环境密切相关,只要人所处的空间环境不一样,就算是相同的人、发生的事情一样,人们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同样的人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中会产生寒冷的体验感,在零上四十度会产生酷热的体验感。其次体验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同样,在同一空间情境发生的事情,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所产生的感受也不一致,如中年人群与老年人群对同一件事的敏感度就不一样,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感。对此,肌肤之目的作者认为可以用阿什利·蒙塔古观点来解释:在人类器官当中,皮肤的敏感度最高[5]。当人类与他人或其他物种交流时,该器官也是第一媒介,是人类必不可缺的保护者。即便是我们的眼角膜,也被一层似有若无的皮膜保护着。触觉是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以及嘴巴之根。随着人们对于“触觉有别于其它感觉”这一说法的认可度提高,越来越多人认为,触觉是器官之母。以下为本文对触觉是“感官之母”的理解:强调首要性,但包含两重意思:触觉是最基础的体验方式或者触觉是最重要的感官方式。触觉能让人类融入到自身的世界体验当中,系极为重要的感官模式。

在人类体验的过程中,有时通过看、听、闻的体验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触的感觉通常才是最真实的,所以触感体验才是最真实且能够走进人们内心深处的。在当代物质文化已经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类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体验感。触感体验就是人感知物、环境触觉特性,从而形成对物与环境整体情感从而达到精神层面的过程。

21世纪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智能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们正在不断努力地追求科技与高速发展,所以,对当前的社会而言,其发展的首要要素便是科学技术,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6]。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使我们的世界有了光明,让人们在视觉上拉近了距离。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份专利“留声机”。该项发明让人类的声音从此可以拉长留存的时间,也在声音领域上,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7]。1842年布莱尔发明了盲文,我国的盲人黄乃文则在1952年发布了《新盲人方案》,并将其推广这全国各地,让盲人第一次感受感受到了文字的动感与生命力。每一次突破性的发明都是由感官为基础,不断地为社会进步做贡献。肯特·布卢姆认为,在生命的最初,人们主要通过认识或了解触感方位来得到身体图像,直到后来才发展出视觉图像,但对其的认知也是以触觉体验为基础而衍生的。查尔斯·摩尔撰写的《身体、记忆和建筑》中也提及,当下的形象会引发梦境或想象图像。换而言之,世界形象早就被印在人们心中,人们也会将身体通过投射的方式,与外在世界联系。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在没有产生触觉的前提下,不可能形成任何一种感觉[8]。总而言之,触觉很难用某个词汇就能描述出来,但在未来的设计中,它是必不可缺的节点,是为人类提供更加便捷、幸福、良好体验而服务的。同时,在《肌肤之目》一书中作者指出包括视觉在内的所有感官,都是以视觉为基础才产生的[9];虽然视觉具备优先权,但是视觉也往往由触摸来确认。触感体验设计则是遵循这一原理,从人类自身特性出发,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使用感,提高幸福指数,从而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的设计。触感体验设计就是通过人和物的外在与内在因素不断地调和来进行质感的提升。

4 触感设计的要素分析

触感是人类通过触摸这一动作而产生的感觉,老年人卫浴空间的触觉设计的基本要素就是要考虑其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则是环境因素与物体的因素,而内在因素则是人类个体因素。

4.1 外在环境因素

■图4 老年人在卫浴空间手部触感体验方式示意图

■图5 老年人在卫浴空间足部触感体验方式示意图

空间环境是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空间的基本形式,卫浴空间形式影响着环境。以往的卫浴空间在沐浴之后经常会遍布水汽,如果该空间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且长时间滞留了湿热空气,空气环境将会变得极其污浊。那么,只要设计出干湿分离的卫浴空间,淋浴区就不会与面盆坐便存在于同个空间,这不仅可以提高安全性,也能带来了不同的触感体验。

此外,很多人都会忽略卫浴空间的室内湿度,但老龄人群会很敏锐地感觉到湿度的变动,但是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家人不容易察觉湿度,多数情况下都认为可能是老年人上了年纪身体机能下降的自身原因。可是一旦这一方面被忽视,老年人长时间处于湿度较高的室内环境中,就会产生胸闷、头晕等问题。比如在多湿的环境中:在湿度超出70%的天气中,室内湿度会大大提高,很容易产生异味或滋生真菌,这会令老年人生活受到影响,还会危害其呼吸道的健康。在过干燥的环境中:正常情况下,秋季的湿度普遍低于40%,此时若室内窗户处于结露的状态,空气就会十分浑浊,很容易造成流感或皮肤干燥缺水,那么老人在触碰家具及家中一切设施时就容易发生静电反应。调试的定义是对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进行调节。无论是在哪个季节,只要湿度维持在50%以上、70%左右人体就能保持比较舒适的状态。为了达到该指标,人们经常会利用加湿器或除湿器调节室内环境的湿度,但也有可能产生静电。比如冬季时不宜在室内安装过多的加湿器,因为在冬季室内有供暖设施室内环境温度较高,那么同时细菌也容易大量的繁殖,这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皮肤。在人类年纪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其身体免疫系统会越来越差。当老年人长期处于细菌丰富的环境时,免疫力容易下降,作为身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将会深受其害,其体验感受也会因此而下降,显然调节湿度对于卫浴空间的触感设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第三,温度对老年人卫浴空间触感设计的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10]。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温度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他们的身体机能在不断下降,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速度也不断降低,所以经常会感到寒冷。所以在老年人的卫浴空间中地暖是非常推荐的,地暖通过从脚底(人类的末梢神经)开始发热,当脚热起来,全温度升高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就快,那么就不会感到寒冷。同时,在沐浴过后有地暖的地砖会有一定的温度,也会加速水蒸气的蒸发。这样不仅保证了温度上的触感体验,也保证了湿度上的触感体验。安全性和舒适度也大大提高。

4.2 外在设施因素

卫浴空间设施触觉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考虑的是设施的材料、肌理以及结构和造型等要素。

4.2.1 材料因素

材料是室内空间除空间结构设计外,最基础的设计要素,不同的材料会形成不一样的触觉体验,它们同时也反馈着不同的触觉感受。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纺织品、石器、木器以及玻璃等,每一种材质都有自身的特征,并且他们也成为我们判断物体的一个心理指标。通过图2我们就可以知道材料给人们不同的触感特性转换的过程。

4.2.2 肌理因素

肌理共有两大类型,其中包括了自然肌理与人造肌理,前者指的是没有经过人工雕刻所形成的肌理,如天然大理石与木材天然形成的纹理。人造肌理则是工艺上的加工,后期进行雕刻、纺织、刺绣、拼贴、镶嵌、涂蜡等工艺创造出的纹理。肌理的改变目的就是调和材料本身的不足之处。当冰冷、炽热、粗糙、干燥的触摸材料遇上肌理的调适就会带来不同的温热、细腻、光滑的触感体验。

4.2.3 造型因素

在考虑材料与肌理的同时,还要将造型作为触觉设计中的必备因素。进行造型设计时,要先了解老龄人群的身体比例再设计,只有这样符合人体特征的设计才会带来更好的触感体验。例如在图3中浴缸的改良设计,在保证了人体比例尺度下,改变了造型,这样科学动人的曲线线条设计和肌理的褶皱更适合老年人的抓握。

4.3 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则是个体的差异,正常老人使用的卫浴空间与特殊老人使用的卫浴空间是不同的[11]。比如在正常的一个老年人卫浴空间坐便器的设置是左右宽度为80-90CM,距离墙面前后的尺寸为70CM,距离过道的尺寸为60CM左右,旁边要设置扶手。但是在特殊的一个老年人卫浴空间坐便器要计算轮椅坐便器的空间转换距离,要考虑安全扶手的间隔距离和高度,要考虑周边墙面的无撞击障碍[12]。因此由于个体的差异,在触感体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从老年人的身体特征作为基本要素为出发点而思考设计[13]。

5 老年人在卫浴空间中的触感体验方式

按受力的物体不同,将触感体验设计分为主动和被动两大类。主动触觉是指个体主动触摸物体与环境时所产生的触觉刺激,而被动触觉是外界物体及环境触及皮肤产生压力时,个体获得的触觉[14-15]。后者指的是皮肤被外界物体触碰时就会形成压力,待这种压力传递到大脑处,就会形成触觉感受,是较为客观的。两者是相对的,其关系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极其相似。主动触觉是人个体自发去触碰而产生的,而被动触觉是由外物对人体产生压力而产生的。

5.1 手部的触感体验

手是器官中使用频率最高且最发达的部位,在陌生的环境中人们最常用手去感受外面的世界[16-17]。老年人的手部在卫浴空间中的行为主要分为抓、握、拉、扭、摇、触这几种形式。在卫浴空间中,温感的瓷砖,符合人体造型的开关、扶手、水龙头等等,都会给老年人在使用期间带来温柔和舒适的感觉(图4)。

5.2 足部的触感体验

同样,设计卫浴空间时也要考虑到足部的触感体验。在人体器官中,除手部以外足部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外界[18-19]。在卫浴空间中老年人的足部触感体验方式可分为踩、踏、踮、踢等方式(图5)。

5.3 身体其他部位的触感体验

不仅仅是手和脚,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无时无刻不在向大脑发送触觉信号。随着身体的姿势不同,受力的点不同,触感也是不同的。在位于空间中老年人的其他身体姿势可总结为躺、侧躺、坐、靠、蜷。躺是在沐浴中常见的行为姿势,同时躺这个姿势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最大,那么也是所有行为中触觉感知最为复杂的[20]。

6 结语

触感体验方式是老年人在卫浴空间中最基本的体验、互动方式。但它往往是最经常被忽略的部分。人们接触到物体时,第一步是接触到材料的质感,其次是触觉体验方式。材料的工艺、制作方式都直接影响着材料的肌理与造型状态从而影响着触觉感受,其次就是体验方式。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诺曼将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本能”“行为”“反思”,那么万变不离其宗,触感体验设计也不例外[21]。通过不同的身体动态分析,老年人们的触觉感受都是从低到高,从感官感知到身体行为感知再到心理感知。因此,在老年人卫浴空间的触感设计中首先要考虑材料的物理属性,其次仔细考量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造型因素,最后再以人性化原则根据老年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设计。如此方可给老龄人设计出能够安心使用又比较舒适的卫浴空间,从而产生幸福的感受与体验。

猜你喜欢

触感卫浴触觉
舒适一角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模拟触感屏幕
华艺卫浴
浪鲸卫浴
食的触觉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
触感哥本哈根
软硬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