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角度的云南少数民族艺术学研究

2021-04-02杨志美由梦笛LiQuanYangZhimeiYouMengDiWanF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理云南艺术

■李 权,杨志美,由梦笛,万 凡 Li Quan & Yang Zhimei & You MengDi & Wan Fan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云南是中国居住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云南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三,主要居住在边疆和腹地的广大山区。云南省境内这种以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局面,反映了几千年来各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团结互助关系,也是历史上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长期交织在一起的结果。云南历史,源远流长,多彩多姿。有地球生命起源——澄江抚仙湖发现的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的古生物化石群;有古生物史、人类进化史开端——开元、元谋、富源等地发展的古猿、古人类化石;有青铜文明的鼎盛——古滇国青铜器群;有“妙香佛国”之称——南诏、大理国地方政权;有独具特色工艺——云南青釉青花瓷器、建水紫陶……然而在如此丰富的文化艺术领域资源中,关于记载相对缺陷。本文将首次引入文化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并结合艺术学科知识体系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进行分析。

1 文化哲学与艺术学

文化哲学和艺术学是二个相互交叉的学科,文化哲学是世界性的历史观,是一种以人类精神发展为核心的世界性历史观。艺术学通常指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思维研究某一艺术性质、目的、作用任务和方法,从而形成体系化的人文科学。

本文将文化哲学与艺术学相结合来解决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一种新的方法来填补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学研究的不足。从而探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特点和汉族渊源的特点,又能找出他们相同的艺术文化因素。

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历史演变

云南的整个历史沿革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新石器时代、商朝晚期和两汉(青铜)时期、汉晋时期 、南诏·大理国时期 、元、明、清到现代。

以下将对云南发生的重要艺术文化风格变动的时期,进行艺术文化的分析。

2.1 新石器时代

根据科学测定,云南的新石器时代,约在距今7000-3300年间,从挖掘文化遗址可以确定洱海地区的宾川白羊村文化是云南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代表(图1-图2)。(1973—1974年发掘)遗址中出土大量陶器(主要作为炊具和盛器)、石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论证距今4000年前洱海地区就有农业民族生息(属于定居的农耕民族,兼事捕捞和狩猎)[1]。出土器文物显示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影响,但其来源及与今民族的关系尚不能确定。

■图1 宾川白羊村文化发掘现场

■图2 宾川白羊村文化发掘现场

云南新石器文化分布基本遍及全省,考古学界将其分划为八种文化类型:石寨山类型(滇池地区)、昭通水闸中心田型(滇东北地区)、麻栗坡小河洞型(滇东南地区)、景洪布纹型(滇南、西双版纳地区)、元谋大墩子型(金沙江中游地区)、大理马陇型(洱海地区)、云县汾怀型(澜沧江中游地区)、维西金顿型(滇西北地区)。这些文化类型都有自己独特、典型的文化器物,其中每一种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与云南以外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有关[2]。比如半穴居房屋(图3-图4):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现,洱海地区、金沙江中游地区遗址中也有类似的房屋形式[3]。

以上说明云南的新石器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及其包含性的特征。并且云南新石器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区新石器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其联系的范围相当广泛,联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多方面与多种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是云南新石器文化发展和多样性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商末·两汉(青铜器)时期

从商末到两汉时期,云南的历史跨越了1300 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云南经历了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庄蹻入滇、秦开五尺道、“汉习楼船”、“赐滇王王印”、汉益州郡设郡置县等诸多大事件。

与内地相比,云南的发展相对滞后而迟缓。然而,在西汉武帝时期,一条从成都到云南到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通道:蜀-身毒(即印度)道,而且越往后越完善通畅,进而比照北方丝绸之路的说法,将该通道誉为:西南丝绸之路。该道路加深云南与外来文化的辐射与影响。

其次,以滇国青铜器为代表的云南青铜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史上闪闪发光。云南青铜文化历时1100多年,其诞生和衰落的时间都晚于内地的青铜文化;分布区域始于滇西北剑川,兴于滇西,盛衰于滇中。云南青铜文化以剑川海门口文化为起点,遍及全省,但发展却不平衡。其中洱海区域、楚雄一带、滇池区域较为发达,从遗址挖掘的铜器、陶器、石器、骨角牙器、木器、铜器、铁器、动物骨骼和农作物能分析出:①许多青铜被发掘;②精湛的工艺,造型独特生动;③内涵丰富,更全面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这表明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有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较为成熟的农业;有高度发展的青铜器铸造业;纺织业等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有了等级贵贱的区别[4]。

2.3 汉晋时期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攻占滇池地区,设宜州县,将云南归中央管辖。

这个时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中原与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此同时,给云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东汉时:朱提郡的金属矿开采较早,“朱提堂狼造”的铜洗畅销中原[5](诸葛亮还把朱提银与汉嘉金相提并论)晋朝初:在滇南贲古县(今蒙自、个旧)。晋代已有铜、锡、银、铅等矿产,在云南设铁官令一职,由建宁郡大姓毛诜担任(铁的开釆和铁制工具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汉代以来:在云南开展的军屯,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滇东、滇西农业生产。在这种状态下,很多汉族移民被夷化,即融入到少数民族之中,而一些少数民族也汉化,变成汉族新成员。充分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交往融合的社会状态。

2.4 南诏·大理国时期

从8世纪初到13世纪中叶(约500多年,即盛唐至南宋末年),云南先后出现了由乌曼、白曼建立的南诏。白族建立的大理王国(从903年到937年的短短35年间,又出现了三个政权: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三个政权)。

南诏、大理国保持了500多年的相对稳定,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这一时期,南诏大理国文化艺术高度繁荣。如: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和南北二塔、弘圣塔、佛图塔;剑川石钟山石窟(始于南诏、完成于大理国时期),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石窟之一;《南诏中兴图传》、大理国《张胜温画卷》和成批的阿嵯耶观音铸像成为中国古代美术宝库中的瑰宝[6];白族等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得到唐代文人的赞赏,被选入《全唐诗》,不少碑刻的文章与书法以及佛经抄本的精美令人赞叹[7]。

这些建筑、雕刻、绘画作品和其他艺术作品,无论是规模气势宏伟的,还是形式细腻精美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高超的艺术创造。南诏大理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反映了当时云南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时期艺术作品的整体水平在云南古代文化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5 元明清至近代

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大军南下灭亡大理国,云南重回中央王朝的统治元代开始,云南建立福州县中央政府。地方官的任用也由元代的“地方官”演变为明代的“地方官”,再演变为清代的“地方官”。元、明、清时期,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在这片山高水深的红色土地上相互融合,创造了大量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财富[8]。

■图3 半穴居房屋

■图4 半穴居房屋

建筑方面:城市建筑方面成就非常突出,昆明、大理、丽江、建水、魏山、腾冲等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都先后建筑于这个时期[9];

戏剧方面:从明代开始,中原的戏曲传入云南,在云南戏曲的基础上形成了滇剧、花灯、关索剧、大词戏等具有云南地方特点的剧种;先后又出现:白族吹吹腔、壮剧、傣剧等少数民族戏剧[10]。

绘画方面:剑川兴教寺壁画、丽江白沙壁画分别是白族、纳西族民间画家的杰出创造,傣族佛教寺庙中则绘制了许多以南传上座部佛教内容为题材的壁画,白族、纳西族、回族等民族中还出现了不少文人画家[11]。

书法绘画方面:出现很多成就的人物,全国闻名有担当,原名康泰(公元1593~1673年),专心致志于书法绘画和诗歌创作,有诗、书、画三绝的称誉。草书出自怀素,豪放自然,自成一家。画以水墨山水画为主,取材于大自然,不拘陈法,大胆创新,有独特的风格;周于礼(公元1720~1779年),精于书画鉴赏,富于收藏,书法出于苏轼,自成一体[12-13]。

其次各民族的民间工艺、音乐舞蹈和曲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3 结语

云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代人类,创造了丰富的云南艺术文化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云南文化艺术宝库。云南作为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历来不乏研究东西方的大师和研究古今的学者。它从不缺少迷人灿烂的作品和壮丽的文物。其中,许多学术著作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和非凡的智慧,反映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征,突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知识谱系和学术传统。

本文将研究云南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艺术文化,是为树立云南艺术文化品牌、增强云南文化影响力,云南艺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生态文化、包容的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文化百花园中一枝流光溢彩、香飘四海的奇葩。

今天的云南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在云南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生活、共同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辟了西南边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吸收,相互依存。他们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来越强,共同创造了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这是包括云南在内的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猜你喜欢

大理云南艺术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做梦都要去大理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大理好风吹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想念大理
纸的艺术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