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中国设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21-04-02PengLia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2期
关键词:顺德设计师博物馆

■彭 亮 Peng Liang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广东中山 528400 )

在思考当下中国设计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将目光聚焦在专业人才教育,似乎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一直以来,设计教育也是众口难调,众说纷纭。在教育行政部门指挥棒的操控之下,中国设计教育如何找到未来的转型与发展之路?

笔者拥有20多年的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历,在我看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在大统一的标准下找到各自的发展特色,结合区域的产业发展,为企业输送精准的设计人才。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办艺术设计系时,我就将“国际视野,本土实践,远看欧美,近看港台”作为办学方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职业型设计人才,这些实践成果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设计教学改革有些借鉴价值。

问:林楠(独立撰稿人,《设计》杂志记者);答:彭亮(教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前院长)

问:请您介绍下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状况?

答:严格意义上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才正式导入西方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虽然在民国也曾经尝试过现代设计教育,但很快就中断了。解放后我们引进了当时前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文理分科,院校调整。1980年代现代设计教育开始起步,在1990年代开始有了比较普遍的应用。

我认为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随着网络化时代的资讯发达,老师和同学们在掌握西方现代思想方面基本与世界同步。虽然目前的设计教育进步很快,但设计教育本身在西方的历史也仅有百年。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设计教育是以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为代表。包豪斯的历史也很短,曾经在德国搬了三次校园,而且很快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包豪斯是第一次现代设计教育的雏形。它真正的开花结果是在美国,而且真正在全球推广传播是在二次大战以后。

问:您认为国内设计教育与国外设计教育的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目前中国的设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跟国际上的一流名校相比,存在的最大差异就是我们的设计教育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国家的教育部比较强调大一统,统一的模式、统一的专业标准、统一的教材、甚至专业名称,都是要由教育部来管理的。所以导致了中国高校的设计教育在特色和模式方面比较单一,跟西方不一样。像美国的一些设计名校,同样在波士顿,哈佛与麻省就不一样,东海岸、西海岸又不一样,中部的芝加哥和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又不一样,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大学又不一样。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美国的这些一流设计高校,几乎是各具特色,几乎没有统一的模式、专业目录、教学大纲、教材。他们有非常重要的共性,就是强调创造性思维,强调跨界的学习。比如近十年来,美国的设计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艺术设计教育,它往往是商学院、工程学院与设计学院一起来合作项目、合作课程的,他们很注重跟产业和社会的推进与融入。

在这方面,中国的高校这些年有很大进步,但是跟国际一流的设计名校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除了极少数的国内一流高校,跟国际名校比较接近以外,大部分的高校在师资、生源、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中国美院、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由于他们原来的基础比较好,师资力量也基本以留学归来的中青年教师为主,跟国际院校的交流比较密切,可以说他们是中国高校设计教育的第一方阵。

■图1 笔者在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家具模型教学课堂

■图2 笔者在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家具产品教学课堂

■图4 2019年4月彭亮老师带团在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现场教学

■图5 2019年4月笔者带团在米兰国际家具展现场教学

中国的高校设计教育分两大体系,其一是普通大学,也就是本科大学、研究型大学,另一个就是职业教育,也就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高等职业院校方面做得好的,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在珠三角、长三角。像珠三角地区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学院设计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因为珠三角有世界工厂的背景,又是沿海地区,这些条件成为了珠三角地区学校的优势。长三角地区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工艺美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这些院校原本就有非常好的工艺美术教育传统,又在长三角地区,优势也十分明显。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国内高职教育的第一方阵,设计教育的第一方阵。

问:可以深入谈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弥补吗?

答:我认为目前中国大学里的机制还是不够灵活,我们整个教育受到计划经济的模式影响比较大,相对来说,院校的特色、自主性和创造性就会弱一些。

另外博物馆资源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设计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但是目前中国能够有比较好的博物馆资源的高校,尤其是艺术设计类高校,几乎是非常稀缺的。最好的是中国美院,中国美院现在有一个博物馆群,从国际设计博物馆到民艺博物馆,他们都有非常好的博物馆和馆藏。另外清华大学也是率先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里建立了艺术博物馆,这都是很好的开端。但绝大部分院校,是没有这种博物馆资源的,也没有博物馆馆藏,这跟欧美一流院校相比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学、美国的罗德岛设计学院,他们都有最好的艺术博物馆资源和馆藏。他们能够把人类几千年文明中跟艺术、设计有关的作品,无论是雕塑、绘画、设计,还是家具、服装、瓷器,这些人类艺术的精华,以实物的形式,以时间轴、风格史、演变史的形式,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最好的五感教学资源。在欧美,这些设计教育非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还有馆藏丰富的公共城市博物馆群,有国立的、私立的、企业的,它们为设计教育和艺术教育提供了第二课堂。无论是老师、学者做研究,还是学生上课,公共博物馆群都能够成为大学课堂教育中的社会第二课堂。这也是目前我们国家需要在文化创意产业、文博产业方面加大发展的一个领域。我们的博物馆基本上是以政府公立性博物馆为主,民间博物馆、市立博物馆资源比较稀缺。我们也有不少的民间私立博物馆成为政府官办公立博物馆的补充,像马未都观复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时代美术馆、民生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都为艺术院校、设计院校的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第二课堂。

中国高校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艺术设计的老师,他们应该是复合型的角色,既是高校的老师又是一个设计研究的学者,同时成为企业的设计顾问,或者是促成校企合作的中间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贴近产业,才能让学生的课程和项目设计更接地气。我们十分强调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办学理念。我们强调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之后,他的专业设计、专业项目最好能够跟企业的实战课题有一定的融合度,这样他们的学习会更有目的性,也能够得到企业的检验和资助,同时也能够让真正的设计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让设计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问:近年王受之老师在深圳新艺展中心创办设计院校,您能谈谈对此的看法吗?

答:王受之想在深圳艺展中心做一个大湾区的设计院校,方向是非常好的,但是它的“落地”,是否能接地气,以及可操作性都有待于今后的实践来观察。

中国的民办大学跟西方的私立大学目前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因为中国的民办大学先天就可能有逐利性,它跟西方的私立大学有本质上的区别。西方的私立大学是真正的非营利性大学,是企业家慈善家捐出财产去创办的,他们完全不参与大学的管理,是真正由专家教授去办大学的。就像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些都是私立大学,真正的世界名校。中国的民办大学往往是由企业家来出资的,出资方某种程度上是在管理、规范、掌控这所大学。所以目前中国民办大学要想成为真正高水平大学,像西方私立大学这样的院校还有一段路要走。严格来说,中国的民办大学跟西方的私立大学目前还是两码事。

问:面对目前招聘就业两难的现状,您能解读下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对策吗?

■图6 2019年4月彭亮老师带团在米兰国际家具展现场教学

■图7 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进入2008年米兰国际家具展“明日之星”设计展

■图8 彭亮著《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比较研究》(2012)

■图9 以全面促进就业与创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模型

答:中国的高校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跟西方不同,我们有比较严格的高考入学考试制度,这跟科举制度的连贯性是有关的。但我们往往属于严进宽出,因为现在全国的高校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挥棒,就是就业率。而真正的就业率实际上是有一定水分的。欧美的高校中,学生的就业跟老师和校长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在西方没有毕业就退学创业,成功的范例也很多。无论是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还是微软的比尔 盖茨,他们都是在美国的名校没有毕业的,但是一样成为了创业典型。而中国非常强调数字化的管理,从教育部到各省市的教育部门,再到高校,每年都要签订这种责任状,以保证就业率。根据我自己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设计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关键是要看你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以及跟当地产业企业的融合度。只要专业办得有质量,又切合当地企业、产业的需求,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师资队伍和非常好的教育模式,那么就业率就会有保障。

问:为何顺德职业技术学设计学院的毕业生如此抢手?

答:从1998年我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办艺术设计系和家具设计专业以来,一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办学理念,瞄准欧美港台的一流院校作为我们的参照目标。我在顺德办设计教育,形成的一个基本的模式和办学方针,即“国际视野,本土实践,远看欧美,近看港台”。顺德是珠三角的中心,是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无论是家电、家具还是其他的制造业,它都是中国著名的家电特别行政区之都、家具之都、花卉之都。顺德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都是一小时经济圈内,顺德到台湾省也很方便。珠三角有很多企业都是从国外和港台特别行政区转移过来或者由农民企业家创办的,由于处在沿海发达地区,他们很快就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也是最发达的制造基地。虽然我们在顺德办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基本上瞄准的都是欧美港台的一流名校,我们会去借鉴他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课程模块。几乎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去欧美和港台地区参观学习过,所以我们得利于珠三角,占着天时地利人和,是在一个相对好的平台上、比较高的起点上办职业教育的。

某种程度上我们走的是一种差异化发展道路,我们的专业设置基本上都是贴近地方的支柱产业。顺德有最好的家电业,我们的工业设计专业就会偏向于家电产业;顺德有全中国最发达的家具产业体系,我们就可以创办中国最接地气也是最接近企业的家具设计制造专业;顺德当地会展经济也非常发达,我们的展示设计也非常有特色;当地的花卉园林非常发达,我们的园林景观专业也非常有特色;顺德又是珠三角的珠宝基地,后来新创办的珠宝专业,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们很多专业都是贴近地方的支柱产业,比较精准、接地气,所以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好。我们的理念并不是为就业而就业,我们强调的是就业的质量和专业的精准性,甚至我们会强调学生的薪酬,因为这才能反映真正的就业质量。

问:您对年轻的设计师和学生有哪些建议?

答:首先我觉得要让他们有一种危机意识。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学设计类专业大学生最多的国家,也是设计职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中国几乎所有的领域一直都缺乏最好的设计师。我们缺好的眼镜设计师,缺好的玩具设计师,缺好的家具设计师。我们缺少精准的、专业对口的设计师,至于汽车设计师、软件设计师、商业模式服务设计师就更稀缺了。现在我们很多的设计师跟行业、企业、产业的要求是有距离的。

对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跟30年前我们学设计的年代相比,那时候是紧缺年代,现在是过剩年代,我们称之为中国的“设计蚂蚁”现象。跟30年前的我们比,他们可以掌握跟世界同步的资讯,可以看到世界最好的设计,可以很早就踏出国门。他们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值中国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的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转折期,有很多好的机遇。一方面他们要有危机感,一方面也要把握机遇,同时尽可能要脚踏实地。

中国的设计师一定要做小设计,做一个杯子的设计,一把壶的设计,一张椅子的设计或者把某一个领域的设计做到极致,不要去做那些大而空、表面的、不接地气的设计。即使做一个精准的设计师,现在只做一把椅子的设计,也要懂品牌、商业模式、软装陈设。未来的设计师就是既要专业精准,同时也要跨界,这是一个硬币的双面。

猜你喜欢

顺德设计师博物馆
小小设计师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设计师访谈
博物馆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设计师的存在
顺德糖厂改造策略研究
露天博物馆
如何上好会计岗位实践课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