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输液港输注靶向药物患者中的应用

2021-04-02瑞,张爽,周琳,高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输液导管静脉

韩 瑞,张 爽,周 琳,高 慧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徐州221200)

肿瘤患者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目前靶向药物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肿瘤、控制症状的药物[1]。化疗多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目前已由原来的静脉给药转化为中心静脉注射,包括最常见的输液港。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患者体内的输静脉输液器材,可将药物直接输注到静脉,而避免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可长期使用,但如不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用药过程中不仅需要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也需要患者进行自我护理[2]。集束化护理是一种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每个元素都经医学证实,可提高患者预后[3]。2017年1月2日~2020年11月2日,我们对门诊输液室输液港输注靶向药物患者4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我院就诊的肿瘤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建立输液港的适应证;②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可采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者;③无法行外周血管穿刺者。排除标准:①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合并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严重感染症状者;③目前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者;④过敏体质,对本次使用的药物或输血管材料有过敏者;⑤存在精神异常无法有效沟通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9~81(58.9±9.3)岁;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1~70(57.6±8.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门诊输液室的护士、护士长,急诊的医生团队组成。干预前,需对小组成员行技术化护理知识培训,培训后组织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考核成功后才能进行技术化护理干预。以循证医学为指导,根据输液港的护理指南,制定输液港护理内容。②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述植入式输液港的优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为患者讲解置入输液港的主要过程,避免患者置入输液港前过于紧张、不安。③消毒。严格按照制定的消毒方法进行局部皮肤的消毒,消毒以输液港中心进行消毒,螺旋式消毒2~3遍,下一次的消毒范围勿超过上一次的消毒范围。④无菌操作。护理人员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均严格执行手卫生,确保手部清洁干净,操作后也要进行手部消毒。合理选择穿刺工具、血管,选择条件较好、较粗的静脉进行穿刺。输注液体时,注意把握好输液泵的速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如输注高危药物,则应加强对患者的巡视,注意患者保暖、穿刺部位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置。⑤制定输液港维护的标准流程。观察有无渗液和皮肤红肿,一旦出现则要立即告知医生。采用脉冲正压冲管、封管,防止输液港导管发生堵塞。注意保证穿刺部位的干燥、敷贴的密封性,妥善固定导管,并记录维护的日期。选择透气性较高的透明贴膜,及时更换穿刺针。穿刺部位可给予毛巾热敷,预防血栓形成。⑥药物外渗处理。发生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注,将患肢抬高,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渗出的药液。如肿胀明显消毒后,用无菌的针头穿针孔使皮下渗液渗出,缓解局部组织的压力,遵医嘱给予药物湿敷。采用正确镇痛方法减轻患者疼痛,为患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或者与患者聊天来分散其注意力,也可采用相应的镇痛药物或者镇痛泵。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护理程度: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4],该量表共有4个维度,总分为0~172分,以总分反映被试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越高。自我护理程度根据得分高低分为高等水平、中等水平、低等水平,其中得分>总分的66%为高等水平,33%~66%为中等水平,<33%为低等水平。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导管移位。③自我管理效能:采用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5],该量表共包含3个维度,包括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自我减压。总分28~14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护理程度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导管移位1例,无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发生,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感染2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移位2例,发生率为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1,P=0.042)。

2.3 两组SUP-PH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SUP-PH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6]。对需要长期间断输液的患者,输液港是一种有效的静脉注射药物方式,可防止患者频繁更换输液位置而增加患者的痛苦[7]。输液港主要是通过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的,可用于输出各种药物补充液体、营养液、血液等,防止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和刺激,同时也可以长期使用。为避免长期使用后的并发症,目前多采用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即集束化护理,可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8]。

有学者研究发现,部分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治疗依从性降低,自我管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是癌症相关健康知识与护理知识需要一定的专业性,也需要有一定的受教育背景,此外由于患者长期患病,出现角色强化,很可能过多依赖医护工作者[9]。因此,本研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与输液港和肿瘤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护理方面的培训。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自我护理程度、SUP-PH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自我护理程度、自我管理效能。主要原因,由于植入输液港后,在化疗的过程中患者逐渐培养出积极的态度,也逐渐学会如何排解压力,同时由于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集束化护理,患者的状态相对较好,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心理压力与负性情绪相对较轻,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另外,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专业的护理人员的指导下,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也积极引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减压,树立良好的积极的态度,促进患者对自己更好地实施集束化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感染是置入静脉输液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包括局部感染和系统性感染两种[10]。局部感染又可包括两种病因,一种感染是由于穿刺点部位受细菌侵犯,从而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另一种感染为致病菌通过穿刺点向周围侵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集束化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该护理措施注重对感染的预防,严格按照消毒原则,采用透明无菌的敷贴防止穿刺点的感染,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及时为其更换敷料。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化疗效果的主要原因[11]。本次研究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穿刺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培训和考核,保证护理人员能熟练操作与输液港相关的护理和维护,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信心,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输液导管静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