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习惯培养的六步策略

2021-04-01林志超

新班主任 2021年1期
关键词:坏习惯惩罚习惯

林志超

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德育),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温州市名班主任等。致力于学生问题艺术化教育的研究,该课题获浙江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获得全国“十三五”教育部重点立项资助。著有《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等4部著作。

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习惯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包括规范化建设、构建监督机制、营造积极氛围、完善奖惩措施等方面。培養习惯的过程中,师长要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指导并帮助学生形成规范意识,最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认为,通过“感悟—约定—指导—监督—评比—优化”6个步骤,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步骤一:启迪认识,感悟重要

良好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是激起学生的自我反思,让学生意识到习惯的重要,并下定决心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我通过创设让学生“看见自己的坏习惯”的活动情境,比如镜像记录、模拟表演、重构现场等能够冲击视觉的“画面”,以唤起学生的感悟。如学生纪律不好,可以请他管理一下班级;学生插队,可以让他体验一下别人插队时自己的感受;学生上课坐不住,老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准备在他不注意时拍下他的课堂表现。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你有没有坏习惯?你需不需要改掉这个坏习惯?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揭示坏习惯的本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唤醒学生改变坏习惯的愿望。

步骤二:自我约定,树立目标

让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规范,学生的习惯训练条例和目标都由老师制订,不管学生能否做得到,十几条或几十条的规定挂在教室的墙上。然而,这种墙上挂挂,给领导查查,让学生念念的条例和目标,无法进入学生内心,有些规章制度还容易成为学生眼里的约束条款,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教师可以广泛发动学生参与讨论:习惯这么重要,我们需要形成一个怎样的约定来养成好习惯?与学生共同商定培养目标,以此作为学生行为的参考。约定不仅需要告诉学生什么该做,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内容可包含学生的安全、礼仪、学习和品质各方面。

约定的内容不能太复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班级实际、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比如,低中年级学生可以编一些儿歌。如,课前带读“小小手放放好,小嘴巴不说话”;下课要提醒学生“轻声慢步,靠右礼让”;告诉学生见到老师同学要“行礼问好,微笑点头”,课桌要“学会整理,保持干净”,回家要“认真作业,按时作息”等。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就需要制订更理性且实用的内容,如安全方面,不做危险游戏;卫生方面,要学会整理、保持干净;纪律方面,要轻声慢步、不喧闹拥挤;礼仪方面,要热情招呼;学习方面,要主动学习、认真倾听、及时完成作业,等等。制订规范需要立足学生,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简单、必要、能做到”。

约定不能是老师对学生的强制,而应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约定的内容要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样才能让学生把约定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步骤三:具体指导,榜样示范

没有指导实践和榜样示范,很难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据观察,教育者在学生习惯训练的过程中,习惯采用否定式教育,且示范性不够。如,学生坐姿不正确,教师会批评学生;学生作业完成不了,教师会质疑学生上课没有听讲;教师在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可自己在得到学生的帮助后却忘记了说“谢谢”;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卫生,见到地上的纸屑,忙招呼学生来捡,自己却袖手旁观……指责和缺乏示范会让学生不知所措。

教师制订的规范是行为结果要求,一般没有具体交代应该如何达成,而培养习惯必须有具体、细致的指导和良好的示范。如:培养礼仪习惯时,要告诉学生从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坐、立、行、走开始,对各种姿势进行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率先垂范,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习惯的培养需要正确的指导和耐心的示范,让学生有样可学,给学生一个模仿的对象,带领学生去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

步骤四:自我检测,相互监督

相对于养成一个好习惯,坏习惯到好习惯的转变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学生走出原来舒服的状态,必须依靠自我内动力或外在抑制力来支撑。

培养自觉行为初期,教师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通过学生自我检测,加强互检互评,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约束。此时,教师需要制作两个表格,一是自我检测表,一天一对照,每周一张,进行自我回顾和整理。如表1所示。

二是小组评价表,除了自评外,更需要他评,小组评价表的作用在于建立生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良好氛围。如表2所示。

登记表是对学生一日行为表现情况的反馈,是相互监督的内涵所在,与学生的个人检测表相互对照。根据同学表现情况赋分,一天一张,每日得到多少个“√”,一目了然。“√”的个数与一定的积分对应,积分可以兑换表扬信等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奖励。积分较少的学生需要通过服务他人、服务集体来换取积分。制订“一套适合学生当前发展的约定+一套深得人心的评价体系+一个长效的监督机制”是习惯养成的重要保障。

监督需要有长效机制,否则习惯培养就像绕线球一样,稍不注意线球就从手上滑落了,之前的辛苦就会付之东流,还可能失去更多。只有持续关注,坚持训练,习惯才会养成。

步骤五:奖惩并行,不断促进

引导学生养成习惯需要及时的表扬与适当的惩罚并行,没有表彰和督促,习惯训练就会流于形式。学生初步养成了习惯,教师要及时进行表彰,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贴小红花、小苹果之类的贴纸,对中学生,可以用代币制的方式,让学生叠加养成好习惯,累积到一定数量可以授予某种奖项。习惯积分还可以融入学校常规评比活动中,这也是对班级奖惩机制的完善。利用有效的表彰,让学生保持十足的动力,持久地参与到习惯训练中。

需要提醒的是,在习惯训练中,当学生出现反复时,教师应按规定给予适当的惩罚。因此,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不能对小错视而不见,积累成大错后再进行惩罚,这种“秋后算账”式的措施,无法促进学生深刻而有效的反思,教育效果也会不尽人意。比如,A上课喜欢搭话,老师没有及时制止,在A养成了上课随意讲话的习惯后,老师再进行教育,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因此在A搭话的当下教师就应及时制止。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长期吃油条会得癌症,但还是会有很多人吃油条,因为大家认为这个“大惩罚”比较遥远,不一定会来,所以大家不会及时改变。可若换一种惩罚方式,吃了油条马上就会咳嗽或拉肚子,人们肯定就不敢吃了,相比癌症,咳嗽和拉肚子是小惩罚却很有效果。

那么,面对学生的坏习惯,该罚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奖励什么,就罚什么,若奖励的是积分就罚扣除积分,若奖励小红花就罚扣除小红花。若这些惩罚没有用,那就需要全班学生商量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惩罚。

这是习惯改变最基本的两个因素。只有将奖惩巧妙地结合,才能做到诫勉与鼓励并行,促进学生不断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步骤六:优化环境,期待成长

良好的氛围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积极影响。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后进生进入优秀班集体后,受到良好班风的熏陶,很快改掉了身上的毛病。当然,也有反向影响的情况。因此,需要时时关注班集体的风气,鼓励和欣赏学生的良好表现;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监督制止,用积极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氛围。

习惯养成既要有统一标准下的约定,也要有尊重成长差异的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起点不同,需要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变化的措施。对于个别习惯不太好的学生,要以静待花开的心态去面对,让他们自己提出适合自己的计划和发展目标,从容易达到的开始,树立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激励优秀学生与之结对,开展生生互助,以求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事实证明,这样做,学生对自己制订的目标会更加认同,并能逐步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規范、自我评价的能力。

期待成长,先行鼓励。教师要构建一个友好的能量场,让学生置身其中,用期待和鼓励赋予学生满满正能量,滋养其成长。

习惯培养的6步策略将习惯变成学生可知、可感、可接受的目标,进而有效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不再是站在跑道终点按秒表的裁判,而是站在跑道两边呐喊助威的啦啦队员,激发、保护和强化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保持自信上进的状态,享受成长。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比改掉一个坏习惯要容易得多。因此,习惯培养需要抓住初始阶段这个最佳时机。比如,人与人关系建设初期,严格执行双方的要求或共同约定,那么这个约定就会成为双方保持稳定关系的关键,深刻影响着双方的关系,构成具有一定思维惯性的“心理场域”。

责任编辑  何欣容

猜你喜欢

坏习惯惩罚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Jokes笑话
好习惯
坏习惯
真正的惩罚等
挖耳是种坏习惯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