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

2021-03-31朱学权

工程与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裂缝建筑工程

朱学权

(神华福能(福建)置业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1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基本概述

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混凝土施工包含预制方法和现浇方法,二者的最大差别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地点有所差异。就预制法来说,无须在建造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工厂就可预制各类混凝土产品,具有成本低、性能强、可加快施工进度等优点,但建筑整体性较差。而对现浇法来说,虽然其需在建造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但其历史悠久,整体性和刚性较好,缺点是工期较长。混凝土浇筑通常使用普通的商用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效果,需要使用专业的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然后使用汽车泵或混凝土泵输送到楼面。针对混凝土运输,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外部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合理安排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和配比。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浇筑步骤和环节进行施工,使实际的浇筑高度与混凝土设计方案相匹配。

2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材料配比不合理的问题

由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材料的配比缺乏合理性,必然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使得混凝土结构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混凝土结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质量及安全意识,或者在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等问题,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达标。

2.2 没有对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控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温度和内部温度会不断地变化,施工人员若是对这个影响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必然会使混凝土结构质量受到影响。在具体的混凝土施工中,当温度大幅度变化的时候,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就会出现。要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就要对混凝土的温差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果没有控制好温度,混凝土内外温差超出规定值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从而使结构质量受到影响。

2.3 不重视浇筑施工

在混凝土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浇筑施工是重要的环节,浇筑的质量对整个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器具就是振动器,施工中对这种器具要正确操作。如果浇筑量非常大,却没有对振捣技术进行严格要求,必然会影响施工效果,对混凝土成型后会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埋下质量隐患。

2.4 混凝土养护不当造成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对整体混凝土质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养护过程中,一些现场施工人员忽略了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养护管理知识,使得在混凝土成型后没有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后期出现混凝土裂缝、耐久性降低问题的概率。

3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3.1 混凝土配制与搅拌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所用的混凝土要科学配制,按照规定的比例调配材料,这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拌和的时间不够导致水泥没能进行充分的水化反应,或者在拌制过程中没能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等,都会极大地影响到成型后的混凝土强度性能。

通常而言,在材料的实际配制中,为了避免发生碱骨料反应造成结构膨胀和开裂,需加入适量的矿粉和低碱掺合料搅拌。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水泥、水、砂、石子等的用量都要通过计算获得,并在拌制过程中严格执行。在试拌工作中,对混凝土碱骨料的反应要予以关注,并科学分析,使得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在混凝土搅拌之前,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搅拌工作稳定进行,且不能中断。对所有的管理人员要强化管理工作,使得搅拌筒既有足够的湿润度,又不可以受潮,以免混凝土失效。搅拌施工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完成搅拌施工之后,还要对混凝土的各项标准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出现分层或者离析的现象,就要二次搅拌,二次混合,直到搅拌的混凝土符合规定的标准为止。

3.2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技术

混凝土在拌制完成后运输至现场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方法应按照审批方案要求进行。当进入到振捣施工环节,要保证振捣有足够的密实度。插入式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宜为20~30 s,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振捣时间也不宜过久,太久会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层,影响混凝土质量。

3.3 混凝土温测技术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应用过程中会因水泥发生水化反应产生热能。如果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未能及时得到充分的释放,会使得混凝土结构因内外温差问题而产生裂缝。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测量,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避免裂缝问题的产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专业的温度测量设备实时监控温度情况,一般多采用电阻性温度计,该温度计与其他设备相比,更加具有针对性。

3.4 混凝土养护技术措施

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混凝土内外存在的温差,从而使整体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性能增强。一般在混凝土浇筑结束的12 h内,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开展一系列养护工作,比如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如果在冬季需要在塑料布覆盖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防寒保暖工作。在开展养护工作时,需要结合混凝土实际质量,对养护时间进行科学的控制,以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脱水造成裂缝问题的发生,反而使得强度不符合建设要求。

4 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水平的措施分析

4.1 加强建筑裂缝施工预防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墙体裂缝问题,需要通过人为措施对其预防,加强整体预防效果。首先,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施工管理要求,对可能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预测,控制施工结构的荷载问题,使得建筑符合运行标准,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其次,施工人员要对施工裂缝的最大宽度进行反复的测量和校准,保障施工裂缝的宽度在相关技术要求范围内,避免发生扩散问题。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对部分结构开展加筋处理,对钢筋布置的均匀程度进行科学控制,使得小直径、小间距的钢筋布置符合结构设计标准。

4.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指导方向,能够为建筑工程中的各项行为提供指导和保障,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性和准确性。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不同建筑工程的管理实际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能够对企业的工程管理行为进行约束,提高建筑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根据不同的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比如安全管理制度,其目的是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过程中各项施工行为进行安全控制,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降低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建筑工程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规范员工行为,确保整体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4.3 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不断优化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不同阶段,应该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首先在项目施工之前,要加深对于编制招标文件以及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实际的施工现场和建筑管理目标,提高整体施工准备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要不断地精心优化,保证其实际管理水平与预期的经济效益相匹配。施工组织设计的不断优化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还能确保建筑项目合同的顺利实施,合理地控制其工程造价成本,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4.4 构建完善的现场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整有效的实地质量监管系统,是建筑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时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有关程序与方案的制定下,位于决定性的领导位置。应联系建筑工程的各类现实情况,制定多种多样具有针对性、实际性、有效性的质量监管系统,经过系统运用的有效实施,稳固施工现场管控的目的责任、工作范围、政策办法、保护程序等,严肃贯彻现场治理情况检验管控需求,贯连重心检验与特殊个例检验,贯连临时检验与长期检验,贯连部分检验与全局检验,全盘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控过程。

4.5 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与科技的兴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场管控也增加了更为充足且多样的技能办法,技术人员在施工管理器械与管控策略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让以往实行起来较为困难的施工现场管控工作得到了更多的解决方法。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管控施工现场背后的资料信息,能够让烦琐笼统的现场管控因素立体具象地表现,实时且准确地分析技能标准、各项估算、施工进程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项目具有复杂性,涉及的施工种类较多,整体施工难度较大。为了使得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分掌握施工的每一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利用BIM技术的建模功能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充分掌握整体施工进度,在开展施工前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及时掌握实际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障整体施工进度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除此之外,利用BIM技术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对问题进行模拟处理,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后再实施,帮助建筑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较为常用的材料,其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混凝土作为混合型材料,用于建筑结构施工中,所形成的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的重要结构。但是,混凝土结构在具体的应用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产生质量问题。为了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施工人员需要加大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对施工温度进行监测管理,有效控制浇筑、振捣等施工过程,从而使得施工结果满足预期标准。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裂缝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地球的裂缝
关于火电厂焊接生产的安全技术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