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重组,构建煤炭发展新格局

2021-03-31本刊评论员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

文/本刊评论员

今年3月份,以央企煤炭资源整合平台国源公司管理权正式移交中煤集团、龙煤能源投资集团成立等改革为标志,煤炭企业新一轮改制重组加快实施,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是有效化解煤炭行业散、乱、弱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供给质量,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来,在能源革命战略引领下,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煤炭行业掀起了一波波重组整合大动作。

可以说,近年来的战略重组,是在能源发展新形势下,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进一步深化国有煤炭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升级,构建新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是优化煤炭运营秩序和提升供给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提高产业集中度,实施专业化管理

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实施专业化管理、板块化经营,减少同质化竞争,是煤企战略重组的重要目标。

早在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印发,拉开了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幕,也促进了煤炭行业新一轮重组整合改革。

为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战略重组,2018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社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意见》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平均规模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上下游产业融合度显著提高,进一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提升煤炭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政策的驱动下,煤炭行业战略重组动作频现。目前,除山西、河南、安徽、河北以外,全国主要产煤省份基本呈现一省一家主要煤炭企业的格局。

拿山西省来说,原来的七大煤企产业趋同、各自为战、大而不强,低水平同质发展、无序同业竞争严重,缺乏行业话语权,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晋能控股集团组建之后,将按照“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的思路,重点做优煤炭产业、做强电力产业、做大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这将有效破解山西煤炭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困局,真正实现优势真优、优势更优、优势常优。比如,重组后,晋能控股集团统一管理山西省300多座煤矿,实行同地区、同流向、同质量、同价格的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煤炭价格恶性竞争,大幅度提升了市场话语权和主导权。

就全国范围而言,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和煤炭企业战略重组的推进,有效改变了以前煤炭资源分布散、同质化经营、重复建设的局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整合效益初步显现。2020年,我国前8家煤炭企业产量18.55亿吨,占全国的47.6%,比2015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深化改革,加强国资运营管理

煤炭是我国的能源基石,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强化对国有煤炭企业的管控,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是深化国有煤炭企业改革的重要使命,也是煤炭企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所在。

2018年,在总结前期改革试点经验与问题基础上,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上做了清晰的界定。《意见》是对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系统化实施方案,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入。

正是按照深化国企改革的要求,煤炭企业在近年来的战略整合中,更加强调新集团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职能。

2016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中国国新、中煤集团、中国诚通、原神华集团4家央企共同发起设立国源公司,作为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平台,整合重组央企煤炭资源。国源公司先后整合了国投、中国中铁等10家央企煤炭业务,涉及产能2.8亿吨、资源储量630多亿吨。在推进专业化整合方面,国源公司作为资本运作、资产管理与专业管理有机结合的平台公司,在资产移交、财务核算、债务处置、移交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操作模式,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鉴的“样本”经验。3月25日,国源公司管理权正式移交中煤集团,这标志着中央企业煤炭资源整合基本完成。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国家能源集团的组建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践行能源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也将为强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树立标杆。

除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同样重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晋能控股集团以“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为发展路径,二级公司负责运营煤炭、电力等产业,集团层面则偏向于资本投资运营管理。新山东能源集团突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定位,强化上市、资本运营、股权管理等职能。新组建的龙煤能源投资集团作为资源开发和新井建设的投资主体,将在投资融资、法人治理、股权管理、资源处置等方面,全面建立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营模式。

显然,新一轮煤炭企业战略重组的重要使命,就是契合国家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目标任务,切实履行对国有煤炭资产投资运营管理职责,通过开展投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等,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同时有效规避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有利于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布局新产业链,推进转型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下,煤炭行业发展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因而,通过战略重组,构建煤炭产业链、供应链新发展格局,布局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壮大新优势,推进转型发展,这是煤炭行业在新发展阶段着意谋划的重点工作。

例如,国家能源集团组建后拥有煤炭、火电、新能源、水电、运输、化工、科技环保、金融等8个产业板块,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火力发电公司、风力发电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当前,国家能源集团在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布局风能发电、氢能产业等新能源产业,着力构建“大能源”产业格局。

山东能源集团重组后设定了六大主业,既有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又有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三大新兴产业,此外,注资30亿元布局健康医疗产业等。

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坚持“聚焦能源、发展多元”总战略,围绕电、油、气、新能源一体布局,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等举措,致力于打造成为“主业清晰、布局合理、资产优良、人员精干、盈利能力强”的综合性能源类集团。

此外,阳煤集团改革重组后更名为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专注于碳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形成以碳基新材料为主业的战略格局;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龙煤集团牵手北控清洁能源公司,打造风光储氢清洁能源基地,致力于促进传统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等等。

由此可见,近年来不少煤炭企业在改制重组的同时,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煤为基而不局限于煤,跨界融合布局新产业,特别是纷纷向新能源产业拓展,实施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总之,新一轮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改革,是煤炭人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谋求战略转型的生动实践,也是全煤行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和能源革命战略的有力体现,为新时代煤炭行业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煤炭行业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