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转型发展

2021-03-31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碳达峰能源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能源工作,必须及时准确研判国内外能源发展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放眼国际,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能源发展呈现低碳化、电力化、智能化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大,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深度调整。这对我国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看向国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道路,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积极成效。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动能源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能源转型两难多难问题叠加演变,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碳排放达峰和低碳化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硬约束。这对我国合理谋划能源转型路径,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要辩证看待当前能源保障发展遇到的多重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坚定发展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决落实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能源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保供与节能等重要关系,实现“十四五”能源发展良好开局。

统筹推进能源行业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能需求,“十四五”时期,能源行业将不断提高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能源体系低碳化、智能化转型。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积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构建节约高效的社会用能模式,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加快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发展,提升能源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构建多能协同、供需协调、智慧高效的能源系统。

二是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着力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加强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和安全水平。完善能源科技创新政策顶层设计,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保持国内能源供需动态平衡,增强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化保障能力。同时,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水平。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民生工程,大力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促进能源公共服务向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延伸,缩小东西部、城乡用能差距。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深入推进电能替代,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清洁用能需求。

五是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区域能源协调发展新机制,助力区域发展战略落地实施,推动形成能源和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新格局。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把黄河流域、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型能源基地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基地。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着力增强中东部地区的能源自给能力。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提高现有跨区能源输送通道的利用率,加大新建通道外送新能源比重。

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能源结构和系统形态将面临巨大变革,短期内需要承受转型与变革的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才能实现我国能源本质安全。

从近期看,减污降碳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保障压力。节约优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49.8亿吨标准煤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能源效率仍然偏低,节能降耗的空间很大。以更大力度实施节能降耗,不断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强化减污降碳,不仅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保障压力,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较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可避免透支未来的战略资源、环境空间和发展潜力。

从长远看,减污降碳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随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我国将逐步摆脱化石能源依赖。根据有关研究机构初步测算,到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由目前的16%左右提升到8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由目前的34%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和本质安全。

采取四方面举措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国家能源局着眼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两大目标任务,锚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5%和风电光伏装机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重点采取四方面举措,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一是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推进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全面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电网建设,推动电网智慧化升级,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水平。

二是着力升级能源消费方式。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强化全社会节能,加快推进低碳技术应用,提高重点行业和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部门和行业电能替代,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

三是出台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相关政策。围绕能源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制定能源领域落实举措,围绕促进能源低碳智慧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发展等重点任务出台配套政策。

四是指导地方开展碳减排工作。按照“十四五”规划工作部署,指导地方编制好能源规划,推动地方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源消费总量等指标与国家目标衔接一致,压实地方碳减排责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碳达峰。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碳达峰能源
碳中和·碳达峰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为能源安全贡献大港力量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