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色彩心理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2021-03-31包永洁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冷色暖色心理学

包永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5)

1 色彩心理学的艺术性

1.1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是人对颜色表现出的感情、反应、动作及心理活动等。这是一门正式的且规范的科学,也是根据所涉及领域的不同,发生变化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形状和色彩会带给人不同的感觉。另外,人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生物,每个人的经验、喜好、性格等各有不同,观念的差异也会对颜色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反应[1]。也就是说,颜色会刺激人的心理。例如,冷暖色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阳光给予我们温度,所以红与黄就会给人一种热情的感觉;大海给我们冰冷的感觉,因此蓝色带给人冰冷、安静的感觉,这便是颜色的艺术属性了。

1.2 色彩的艺术感受

色彩除了可以给人们简单的感觉之外,还会带来一些别样的感觉,例如有物理感觉和心理反应。常见的色彩物理感觉有运动与静止、前进与后退、轻与重和面积张力等。

1.2.1 运动与静止

我们通常运用高纯度的色彩画面配上黑色与白色表达出运动中的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使人们在驻足观赏静止的画作时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那么当我们想要表现安静的作品情绪就会使用较为中性的色彩配上一些混合颜色,这样的画面就会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

1.2.2 前进与后退

例如蓝色、绿色、紫色皆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冷色调,这些颜色运用在画面上就会给人一种明显的距离感,在进行大量搭配时,还会有排斥、退后的感觉,所以在这一类的颜色利用中,我们应该尽量运用到背景上;而红色、黄色、橙色属于非常典型的暖色调,运用到画面中,会给人一种温暖,想要亲近的感觉,这便属于前进的颜色,因此在绘画中进行主体物绘制,或者画家想要单独地突出的物体都可利用这一类的暖色,亲近观者,吸引观者。

1.2.3 轻与重

同种颜色的明度不同,带给观者的感觉也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例如明度很低的红色,通常给人一种暗淡且沉稳的感觉,这便是色彩的重。反之,明度很高的亮色就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这便是轻了。

1.2.4 面积与张力

画面中颜色的面积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大面积的高饱和度色彩会削弱画面的视觉信息,加大画面的张力,给观者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不同比例色彩面积的使用也会影响张力,例如整幅画面所有颜色较为平等的情况下,画面也较平,张力弱,如两种色彩比例差距较大,便会呈现一色衬托、一色突出的效果,张力也随之加大。画面张力的提升还有一种方法便是对比色的使用,如红与绿,黄与蓝,它们互为色环上的对比色,放在一起形成反差,便极易引人注目,因此较适用于应用在广告设计上。

2 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设计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颜色是自然色,这里所指的自然色是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颜色,如天空的蓝色、森林的绿色、流水的透明色、石头的灰色等等,这些颜色本就属于自然,我们的设计也应当融于自然。使用自然色可以满足一部分受众的情感需求,同时设计师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观者和设计师的思想能在作品中达到统一。例如天空的蓝给人一种宽阔清爽的感觉,树木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积极感,模仿流水的透明带给人一种干净清透的感觉等。因此在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色彩心理学,从而引起共鸣,达到设计的目的,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3 色彩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表达形式

在进行艺术环境设计时,通常所占面积最大的就是植物面积,是景观设计的主角,也就是各类的绿色。在设计时,为避免大面积使用绿色过于单一化,会配上其他有色植物突出重点,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视觉效果。在进行设计表达时,根据不同的色系也会有不同的应用,大致可分为暖色、冷色、对比色以及同类色。

3.1 艺术设计中暖色的表现手法

在上文中提到暖色是红色、黄色、橙色等在视觉上较为温暖的颜色,因此通常在表达一些比较喜庆或者营造温暖、跳跃氛围的场地需要使用到这类颜色。

3.2 艺术设计中冷色的表现手法

冷色指的是蓝色、绿色、紫色这一类颜色,冷色可以营造出距离感,加深空间的深度,因此如果空间面积较小,想要在视觉上拉开空间,冷色材料以及冷色植物就是很好的选择。

3.3 艺术设计中对比色的表现手法

颜色中对比色是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间的两种颜色,例如红绿色、黄紫色、蓝橙色等这一类在色环上相对的颜色,由于他们相对的关系,所以使用这类颜色进行的艺术设计搭配,能够营造出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比如我们会在一些节日的氛围营造上运用这类颜色,提起圣诞节所联想到的颜色就是红与绿色,广场公园的花坛选择的花朵颜色也经常是紫色与黄色,这样便给人带来欢乐的感觉,且吸引人的注意力[2]。

3.4 艺术设计中同类色的表现手法

同类色与对比色相反,就是色环相邻的颜色(色相环中15°夹角内的颜色),颜色的差距比较小,主要是深浅之间的差距,因此放在一起之后,整体的色调看起来会非常的协调,具有鲜明的参差感,给予观者一种高贵安静的视觉感受。

4 色彩心理学在环境艺术中的探讨

4.1 各民族色彩心理的差异

色彩心理学充分考虑了色彩引起的人类心理、生理反应和变化。但色彩心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会因民族而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民族信仰、艺术形态和文化积淀,因此个人观念和其他心理也有部分差异,所以色彩心理也不同。

例如,红色在中国是喜庆的色彩,是胜利、热情、生命力等美好的词语的代表色,表示积极的正能量。在我国的春节、结婚等重要日子,都要挂上红对联、红灯笼等,以烘托喜庆的气氛,表现开心的心情。在室内设计上也多用红色点缀,被称为中国红。但是在很多西方国家,红色是“残酷”和“血腥”的代名词。因此,在环境装饰色彩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色彩心理特征,从而正确使用色彩。

4.2 色彩心理学在不同场所的应用

色彩心理的变化受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空间环境的变化会引起色彩心理的波动,最终导致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波动。室内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空间设计,通过室内装饰的设计满足功能要求。因此,在空间设计中,设计师首先要对使用者的心理和空间功能进行初步的分析,熟悉空间的主要功能和设计对象。例如在设计办公空间环境时,我们了解到这个空间的主要功能是办公,环境要简化。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色调,与办公环境的色彩相一致。也可以根据办公室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情况设计不同的办公空间色彩。例如,行政部门的门可以使用优雅的颜色。设计部门采用明亮的色彩,打造光线柔和的办公室气氛。为了吸引顾客购买商品,销售区可以选择暖色照明和环境设计,为顾客提供一个轻松的购物环境。

4.3 色彩心理学在不同身份上的应用

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别,都有不同的喜好特征,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区分开来[3]。比如在设计中,女性通常更倾向于选择一些饱和度比较高、颜色较为鲜艳的搭配方案;反之,男性会更倾向于饱和度低、明度较低的灰色、深色系列的颜色搭配方案,这便是男女的色彩喜好区别。除此之外,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也并不会只喜欢某一种颜色,而是会随着经验的积累、生命的感悟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影响色彩心理。通常来讲,在幼儿时期会对一些鲜明亮丽的颜色比较敏感,如红色;在青年时期会对五彩缤纷的颜色感兴趣;到了中年,会偏爱暖色调、饱和度低的较为成熟的复合颜色;老年时期,对暖色的热爱越发强烈,因为冷色会给人强烈的孤独感,所以在这个时期的颜色搭配上要使用暖调的颜色,如米黄色、浅灰色等等。

5 结语

综上,不同的颜色会使设计的作品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好的环境艺术作品一定要对颜色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色彩心理学引起重视,同时结合不同的地域特征、性别特点、年龄等等,对环境艺术进行科学的设计,让人们看到最舒服的色彩搭配。

猜你喜欢

冷色暖色心理学
陈为习
初冬冷色
暖意除夕
单色色彩下的垂直空间隐喻
五色眩曜,光夺眼目
红潮来袭Are U Ready?
万能的曲线
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