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作出新贡献

2021-03-30张保军

农民科技培训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广校全省办学

张保军

40年来,农广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成为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和主力军。广大农广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肯干实干、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把一批又一批先进实用技术传送到了千家万户,为农业农村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在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素质提高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

40年来,甘肃省农广校培养中职毕业生达43736人、中专后毕业生18720人、各类联合办学毕业生4万多人,累计培养各类学历毕业生超过10万人。采取集中办班、发放资料、现场指导、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常态化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近10年间,累计受训农民784.85万人次。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全省累计培训80.06万人,农广校系统培训34.9万人,占全省培训人数的43.6%。自2014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来,全省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97万人,农广校系统培育7.99万人,占比达到50.03%。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与大学生村官培训,5年来培训省内学员5300多人。近三年全省各级农广校围绕3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了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培训,围绕贫困村开展了3万名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围绕3720个贫困村开展了村干部助推产业的全覆盖培训,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成绩,我们倍感光荣骄傲,深深地认识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农广校体系。甘肃省农广校基本形成了省、市、县和乡村教学点四级办学体系,初步形成了农广校为主体的“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全省各级农广校在中央农广校的指导支持下,上下互应互动,互相支持支撑,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宗旨,争取各方面支持,不断开拓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农广人的开拓创新。广大农广人在干中学,学中干,从利用广播电视开展中职学历教育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学历教育;从实用技术培训到培育高素质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方式方法也从课堂讲授拓展到了课堂讲授、实践操作、田间教学、线上培训、指导服务等多种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内涵。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得益于联合办学单位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中央农广校统筹谋划、争取政策和培训项目、全体系力量的凝聚。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农广校体系还比较弱、不够稳定,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夠充分,培训质量效益亟待提高。进入新发展阶段,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点,我们要加倍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十四五”时期全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在手段建设方面,围绕远程教育培训,建立完善共享共用、广覆盖、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支持基层农广校推动远程培训落地,建立区域培训基地,引导农民使用手机等新农具,建立“一点对多点”“点面结合”的培训服务模式,逐步打造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质量效益方面,围绕产业,按照生产经营实际和农民培训需求,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培训什么内容、如何培训”等问题,提高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使农广校能够引领农民培训;在体系建设方面,早谋划,多汇报,出台政策,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在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中稳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队伍建设方面,学习发扬农广精神,营造心系农民、服务农民、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和成果应用,增强农广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广校)

猜你喜欢

农广校全省办学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