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炎舒胶囊致药物性肝损害1 例

2021-03-29陈淑华黄贤亮

中成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妇炎川楝子黄染

陈淑华,黄贤亮

(1.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室,浙江湖州 313000;2.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浙江湖州 313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3 岁,因黄疸十余天于2019 年3 月5 日入院治疗,2019 年2 月12 日来院就诊,诊断为盆腔炎,门诊妇科配予口服妇炎舒胶囊(陕西东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81201)2 g,每天3 次。服药10 d 后,患者出现皮肤黄染、尿色发黄,伴下腹部阵发性隐痛,程度不剧,无明显皮肤瘙痒不适,初起未予重视及诊治,继续服用妇炎舒胶囊,第13 天出现巩膜黄染,仍未停药,第15 天来院就诊后遵医嘱予以停药。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 余年,近2 年规律口服缬沙坦分散片40 mg,每天1 次;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每天1 次;血压控制不详;否认肝炎及吸烟、饮酒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自行服用中药及保健品史。

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软,血压136 mmHg/74 mmHg(1 mmHg =0.133 kPa),心率100 次/min;皮肤巩膜中-重度黄染,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肺部听诊呼吸粗,未及啰音;心律齐,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叩痛阴性,双下肢无明显浮肿;四肢肌力5 级,病理征未引出。

3 月5 日腹部B 超:急性肝病图像;3 月5 日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214.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39.3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74.7 μmol/L,谷氨酰转氨酶(ALT)996 I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 115 IU/L,谷氨酰转酞酶(γ-GT)247 IU/L,碱性磷酸酶(ALP)146 IU/L,甲乙丙丁戊肝炎全套病毒检测阴性;血常规、自身抗体、抗核抗体谱均未见异常。

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复方甘草酸苷、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行保肝退黄等对症支持治疗,24 d 后黄疸症状明显好转,2019 年3 月29 日出院。3 月29 日肝功能:TBil 49.0 μmol/L,DBil 31.4 μmol/L,IBil 17.6 μmol/L,ALT 71 IU/L,AST 33 IU/L,γ-GT 117 IU/L,ALP 93 IU/L。出院后,继续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及双环醇片,随访6 个月,先后3 次复查肝功能,发现肝酶、胆红素水平逐渐下降。9 月23 日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2 讨论

患者既往无肝脏基础疾病,入院查自身抗体、抗核抗体及甲乙丙丁戊肝全套病毒均为阴性,应考虑药物引起肝损害可能。分析患者用药发现,其自身有高血压病2 年余,长期规律服用缬沙坦分散片和左旋氨氯地平片,临床用药资料显示安全性好,而且2 年内无肝功能异常病史,排除降压药物引起肝损害的可能。后因妇科炎性疾病服用妇炎舒胶囊,用药10 d 左右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尿色加深、食欲不振,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示TBil、DBil、IBil、ALT、AST 均升高,属于典型的肝细胞损伤型[1]肝损害。停药并给予保肝、退黄治疗后黄疸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生化异常与用药史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Karch、Lasagna 评价方法[2],此例不良反应考虑可能为妇炎舒胶囊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

妇炎舒胶囊收载于《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外科妇科分册),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的功效,由忍冬藤、大血藤、甘草、大青叶、蒲公英、赤芍、酒大黄、丹参、虎杖、炒川楝子、制延胡索11 味药材组成,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3],但药品说明书对其不良反应的描述为“尚不明确”。虽然文献检索未找到妇炎舒胶囊引起肝损害的报道,但其中的大黄、川楝子有引起肝损害的报道[4-5],研究表明,大黄鞣质部位具有潜在的肝脏毒性,可使小鼠肝脏指标上升[6],即使炮制后酒大黄仍存在潜在的肝脏毒性[7];川楝子对不同种属的动物均显示出肝毒性[8],川楝素是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也是可能的毒性成分,它属于呋喃三萜类化合物,在体内易蓄积,并且在肝脏中的含量高于其他组织中,该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也更明显[9],其损伤机制可能为通过炎症反应加重肝细胞损伤,最后导致肝损伤[10],即使炮制后炒黄川楝子仍未降低急性毒性[11]。多年来,有关中成药肝损伤的报道屡见不鲜,以含生物碱、苷类、毒蛋白、萜类、内酯、葸醌衍生物、重金属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更高[12],而妇炎舒胶囊中大黄、川楝子中也含有类似毒性成份,与前期报道一致。

此例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除了药物本身外,患者对不良反应认知度低,在发现皮肤黄染伴腹痛的情况下未及时告知医生而仍按照原方案服药,也是重要原因。同时,妇炎舒胶囊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规定疗程,患者服药无依据可循,导致服药时间过长,也是导致肝损害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妇炎舒胶囊等中成药时应提高警惕,关注其成分组成,给予合适的剂量和疗程,老年患者应酌情减量。长期用药时,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发现肝损害时及时停药,并做好安全用药宣教,以避免发生类似的严重药品不良事件。

猜你喜欢

妇炎川楝子黄染
妇炎平联合克霉唑治疗阴道炎的疗效研究
川楝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苦归妇炎胶囊的镇痛实验研究
妇炎康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道地药材川楝子的研究近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绞股蓝水提醇沉液抗川楝子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可擦碘降低手术室地面黄染的应用研究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