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低产田大豆铁丰31 肥效试验研究

2021-03-29孙国伟

中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粒数底肥钾肥

孙国伟

(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铁岭 1126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肉蛋奶等的需求增多,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连年种植,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大豆的产量逐年下降,地力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对中低产田加以改造,提高其产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试验根据中低产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和大豆生长不同时期需肥规律和特性,进行了大豆优化施肥等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以期为制订配套的高效施肥技术,实现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供试大豆品种为铁丰31。所用肥料为大豆专用复合肥、缓释尿素、重钙和硫酸钾。

1.2 试验设计试验于2020 年在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西辽海村进行,位于42°14′45″N,123°46′28″E,海拔81.9m。田间采用小区试验,小区面积21m2,3 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共设置5 个处理,具体情况如下。

FP:农民习惯施肥量,每667m2施大豆专用复合肥25kg(N:12%、P2O5:18%、K2O:15%)。

OPT:基于作物反应的推荐施肥量,每667m2施缓释尿素7.56kg、重钙7.78kg、硫酸钾7.56kg。

OPT-N:每667m2底肥为重钙7.78kg、硫酸钾7.56kg。

OPT-P:每667m2底肥为缓释尿素7.56kg、硫酸钾7.56kg。

OPT-K:每667m2底肥为缓释尿素7.56kg、重钙7.78kg。

1.3 播种及田间管理所有肥料在播种时全部作种肥侧开沟施入,人工等距点播,行距60cm,株距20cm。5月4 日播种,5月30 日一次间定苗,生育期间防治大豆食心虫,成熟后适期收获脱粒[1-3]。

1.4 田间调查在大豆成熟期每处理连续取样10株进行考种,测定株高、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并全部收割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铁丰31 株高的影响从表1可知,不同施肥处理下铁丰31 株高有所不同。平均株高OPT 处理下最高,为110.7cm,OPT-N 处理下最低,为101.8cm。不同处理间株高差异性比较表明,OPT 处理与OPT-N 处理间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可能是由于OPT-N 处理底肥中未施氮肥,大豆植株生长只能依靠土壤中的氮肥,说明氮肥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素。

表1 不同处理对铁丰31 株高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铁丰31 节数的影响从表2可知,不同施肥处理下铁丰31 节数有所不同。平均节数OPT-P 处理下最多,为24.0 节,OPT-N 处理下最少,为22.7 节。不同处理间节数差异性比较表明,OPT 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性均不显著,OPT-N 与OPT-P 和FP 处理间节数差异显著。可能是由于OPT-N 处理底肥中未施氮肥,大豆植株生长只能依靠土壤中的氮肥,说明氮肥也是影响大豆节数的主要因素。

表2 不同处理对铁丰31 节数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铁丰31 单株粒数的影响从表3 可知,不同施肥处理下铁丰31 单株粒数有所不同。平均单株粒数OPT 处理下最多,为85.1 个,OPT-K 处理下最少,为77.7 个。不同处理间单株粒数差异性比较表明,OPT 处理与OPT-N、OPT-P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FP、OPT-K 之间差异显著。由于OPT-K 处理底肥中未施钾肥,大豆植株生长单株粒数最少,说明钾肥是影响单株粒数的主要因素。

表3 不同处理对铁丰31 单株粒数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铁丰31 百粒重的影响由表4 可知,不同施肥处理下铁丰31 百粒重有所不同。平均百粒重OPT-P 处理下最大,为18.4g,OPT-K处理下最小,为16.9g。不同处理间百粒重差异性比较表明,OPT 处理与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OPT-P与OPT-K 处理间差异显著。OPT-K 处理底肥中未施钾肥,在所有处理中百粒重最小,说明钾肥是影响大豆百粒重的主要因素。

表4 不同处理对铁丰31 百粒重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表5 可知,不同施肥处理下铁丰31 产量不同,经济效益也不同。OPT 处理下平均产量最高,为3044.6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其经济效益也最高,为9985.0 元/hm2;其次依次为FP、OPT-N 和OPT-P 处理,但三者之间不存在极显著差异;OPT-K 处理下产量最低,为2594.7kg/hm2,与FP、OPT 处理差异极显著,其经济效益也最低,为8189.4 元/hm2。这可能是由于OPT 处理中氮、磷、钾肥配施比例比较合适,满足了大豆生长所需。而OPT-P、OPT-K 处理由于缺少磷肥或者钾肥,不能满足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导致产量降低。由于OPT-K 处理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低,说明钾肥是影响大豆产量和种植效益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磷肥。

表5 不同处理对铁丰31 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而形成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尤其是氮、磷、钾。因此为获得大豆高产,必须重视大豆营养元素的合理施用。本试验研究了中低产田氮磷钾肥不同比例配合使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大豆株高和节数的主要因素,这与田雨禄[4]、梁福琴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钾肥是影响大豆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的主要因素,这与牟忠生等[6]、徐淑霞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本试验还表明,在中低产田中缺少氮、磷、钾都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并降低其种植经济效益,其中影响大豆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钾肥,其次是磷肥。OPT(基于作物反应的施肥量)和农民习惯只施用大豆专用复合肥相比,其产量、收入及经济效益都最高,而种植成本却节约不少,因此在中低产田进行大豆种植时,推荐采用OPT 的施肥量,以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粒数底肥钾肥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番茄“2+x”试验总结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环境因素对青藏高原栽培大麦穗粒数空间分布的影响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粳稻盐粳188 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浅谈玉米高产土壤施肥技术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