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探究

2021-03-29洪娟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中职学生思想政治

洪娟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失的影响,部分中职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偏差,提出中职学校应以《哲学与人生》为依托,采用筛选教学主题、渗透时政内容、开展主题活动、实施家校联教、创新思想反思等教法,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2-0023-02

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制约,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率较低,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中职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纠正青春期内的思想偏差,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帮助中职学生真正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筛选教学主题,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形式化严重,二是教学过程简单。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停留在“表面功夫”,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由于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一般都会笼统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层面的工作,与个人关联不大。因此,教师应该严格筛选教学主题,让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确定科学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关注思想政治信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

学生都有个体差异,身心发育水平都处于不同的层级。教师要考虑到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教学主题。中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法律意识、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选择教育主题,比如对毕业班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新生班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

教学《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一课时,考虑到部分学生难以分辨是非,出现沉迷享乐的学情,教师选择了相应的教学主题,借此来批判一些不良行为。教师指出,要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要把握好事物的现象以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反复实践。教师创设现实情境推出具体案例,包括好友邀请去酒吧喝酒、网吧“开黑”、赌博性质的麻将或扑克、吸食软性毒品、手游无节制“氪金”等,邀请学生分辨和做出抉择,并阐释原因和后果。有学生表示坚决拒绝,也有学生认为自己耳根子软,可能会尝试,还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抵制这类事情。随着教师的引导和生生之间的不断沟通,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是非、端正了态度,表示坚决抵制此类行为。教师提出的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案例,并且情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更有代入感。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不善拒绝,受到“好友”的诱惑和劝导很容易做出错误判断,从而酿成大祸,而师生之间的思辨和讨论,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和健康心理。

二、渗透时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

大部分中职学生平日里喜欢关注娱乐明星相关新闻,对时政新闻和时政信息缺乏兴趣、关注较少,政治敏锐性不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虽然骨子里有着与生俱来的爱国情怀,但是谈及政治反而没有热情;还有部分学生逆反心理严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毫无意义,对自身帮助不大。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在爱国教育中渗透时政内容,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性,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见,让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授《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一课时,教师引入主题:每个正常人都要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工作,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之后,教师播放剪辑视频,视频中呈现了近几年的社会热点,包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网络“清朗”行动、扫黑除恶行动等。听到激昂的背景音乐,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都非常认真观看视频。观看过后,教师逐一询问学生对哪一事件感触最深,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有何启发。有学生谈到,东京残奥会令人印象深刻,在残酷的疫情中,残疾人运动员艰苦奋斗,奋力实现人生目标,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也充分说明了个人成长离不开人生目标的指引,在目标的鞭策下,能更好地挖掘自身最大的潜能。教师由此展开“人生规划”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从制订每日、每周的目标开始规划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人生蓝图,制订有价值的人生目标。教师选取近些年备受关注的时政内容,通过多媒体视频,向学生渗透“个人目标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时政内容,让学生以小见大地树立起人生目标,以重大时政事件中的重要人物为榜样,为实现自己目标不懈努力,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三、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学生情感认知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感,而仅凭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无论耗费多长的时间,也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切身感受社会生活,才能取得切实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除了正常的理论授课,还应该开展主题活动,从实际生活中选取教学素材,创设真实性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好地与学生共情,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

为了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让全体学生都受到思想政治的熏陶,改善中职校园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中职学校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思想政治宣传活动,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扭轉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心理,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思政课堂教学。教学《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时,教师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传递“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进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同时,向学生展示世间万物变化发展的案例,让学生搜集案例素材,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主题为“顺境与逆境”的演讲。学生自己准备演讲稿件,尽情抒发心中所想,教师让学生逐一上台演讲。有的学生选取的案例为近期热度、话题度很高的年轻励志人物,这样的演讲十分有感染力、深入人心,其他学生都大为感动,热情鼓掌。教师根据学生现场演讲的表现,推荐表现优异的学生参加校内的公开演讲,以点带面,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教师为学生划定主题,让学生自由写稿,组织学生模拟演讲活动,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更深厚的情感,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

四、实施家校联教,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教师的引导,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成一致,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授和管理。家长和教师除了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进行沟通外,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上的社交软件沟通交流。现代通讯业的迅猛发展,为家校联教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此种条件下,班主任与思政课程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直接沟通,双方探讨合适的教育目标,为学生量身打造教育方案,在学习和生活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

教师的教学活动多发生在学校范围之内,对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知之甚少,不利于探究学生性格和认知差异之所以存在的家庭因素,对学生缺乏针对性指导。中职学生性格的不稳定,大多与家庭因素有关,教师要多关注这类学生,多与其家庭联系和沟通,实现家校联教,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例如,《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人生发展方向。教师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平时专业技术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和困难。学生的发言让教师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害怕挫折和困难,不愿意跨出舒适圈。教师用人物案例向学生传达“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克服了弱点”的观念,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劝导。同时,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到了学生家里的状况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根据不同的特点“对症下药”。如有的家长过分宠溺学生,不让学生独立做事;或者对学生不够认可,经常批评学生等,教师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再对学生进行疏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形成完善人格。教师通过家庭和学校两手抓的方式,实现了家校联教,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育人的目标。

五、创新教学反思,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学科具有较大的差异,教师不能仅采取以往惯用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对某些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坐在教室听讲会让部分学生感觉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干瘪的长篇大论。教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大胆创新,开展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品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久而久之,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问题,都会自我反思、形成正确的判断、树立良好的三观、拥有高尚的人格,未来走入社会后,他们也将为社会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当然,教师可以组织社会实践,让学生提前体验社会,减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抵触,使其更快地适应社会。教师应该从简单的社会实习这一角度深挖学生的思考能力,要相信学生经历过这些事后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如教学《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时,教师以各类型的实践图片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解“实践发展推动认识发展,正确的认知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一哲学观点。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开展志愿实习活动。根据学生的实习意愿,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分别去探访老人、指挥交通、做好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与社会亲密接触,在实习中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对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更好地提升了学科素养。教师设计实习活动,让学生将课堂内容外化指导生活,又将生活经历反作用于课堂学习,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部分中职学校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还存在较多缺陷,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不断创新和变革,以便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更好地为社会输出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素质人才。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教为不教’理念下中职思想政治课‘2P5E’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YZ-b/2020/01);苏州市职教学会课题“‘善水’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Szzjzd2020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洪 娟(1980— ),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现就职于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主要从事职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职业教育。

(责编 柳佑倩)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中职学生思想政治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