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肝论治高血压伴失眠临证经验

2021-03-28段晓娟王欢黎戴平华陈文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阳上亢头晕肝肾

邓 春 段晓娟 王欢黎 戴平华 陈文慧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失眠也成为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常见病症之一。徐维芳等[1]调查发现925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高血压患者约一半以上出现失眠。阮娟娟[2]调查表明193例高血压患者失眠发生率约73.5%。

高血压会引起人们睡眠质量下降及时间缩短,而失眠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它会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血压控制不佳从而加重高血压病情及进展[3]。高血压伴失眠西医采用降压与安眠常规治疗起效快、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尤其安眠药存在一定副作用,易产生依赖性,而中医药结合临床,辨证施方,副作用小,在辅助降压及改善睡眠等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4]。导师陈文慧教授系云南省名中医,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她认为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病因病机多与肝脏有关,临床上从肝论治,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将导师陈文慧教授从肝论治高血压伴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高血压在中医学中没有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眩晕”“头痛”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属肝所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叶天士云:“所患眩晕者,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均说明了眩晕与肝脏密切相关。失眠归属于中医学中“不寐”范畴,《素问·灵兰秘典论》论述:“肝者,将军之官……或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气枢不转欲伸则内扰神魂而致不寐。”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道:“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均说明了不寐与肝脏密切相关。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疏泄及藏血两大生理功能,可调畅全身气机从而调畅全身津血分布、情志活动、精神活动等,从而维持全身脏腑的正常功能。

陈文慧教授认为随着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情志因素占主要地位,而情志因素最易损伤人体肝脏。长期情绪焦虑、精神紧张易损伤肝脏,肝脏疏泄功能失常则肝郁气滞,久之郁而化热暗耗阴液,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则眩晕、头痛;肝阳亢盛易上扰心神,心神不安则致不寐。木郁壅盛易克脾土,脾失健运易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挟风上扰清空则眩晕、头痛,痰湿阻胃胃气失和则卧不安,加之脾胃健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脑窍及心神失养则出现眩晕、头痛、不寐。高血压病患者多为中老年,脏腑亏虚,加之久病则易耗伤肝肾之阴,肝肾亏虚,水不涵木则易肝阳上亢,肾虚则髓海不足脑窍失养,加之久病易致瘀血,则导致眩晕、头痛,肾精亏虚,水火不济,则心火亢肾,心神不安则致不寐。

2 辨证论治

陈文慧教授认为本病多为虚实夹杂。本虚多见肝脾肾脏腑亏虚,标实多见风、火、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夹杂,结合临床,将其分为肝阳上亢、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三种证型。

2.1 肝阳上亢型 临床上常见症状有头目胀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胁肋胀痛、口干口苦、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舌质偏红少津,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数。治以平肝潜阳安神为主,兼补益肝肾,用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药用以天麻、钩藤、杜仲、柴胡、桑寄生、炒黄芩、合欢皮、茯神、首乌藤为主。肝阳上亢型易化火、生风,常加菊花、薄荷、桑叶清肝泻火,加灯心草、川黄连清心降火,加生地、牡蛎、玄参滋阴熄风。

2.2 肝郁脾虚型 临床上常见症状有眩晕、头痛、失眠、肢体倦怠乏力、胁肋闷痛、纳食差、腹胀、便溏、平素情志抑郁善太息等,舌淡,苔薄白腻,脉弦或缓。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燥湿,常用柴芍六君汤为基础方进行临证加减,药用以炒柴胡、赤芍、白芍、茯苓、炒白术、淮山药、党参、合欢皮、首乌藤为主。肝郁脾虚型常兼痰湿的生成,加莲子、石菖蒲、薏苡仁健脾祛湿,加陈皮、法半夏祛湿化痰,加木香、炒鸡内、砂仁金理气健脾,使脾气健运而减少痰湿的生成。

2.3 肝肾阴虚型 临床上常见症状有眩晕、失眠梦多、健忘耳鸣、腰膝酸软、口干、眼干、五心烦热等,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或沉细。治以补益肝肾、清热养阴,常用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进行临证加减,药用以地黄、丹皮、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旱莲草、女贞子、茯神、合欢皮、首乌藤为主。肝肾阴虚型患者多见中老年人且病程较长者,常有血瘀的产生,选用莪术、焦山楂、丹参活血化瘀。

3 验案举隅

初诊:2020年10月6日。患者,杨某,女,53岁,以“反复头晕8年,伴眠差5年”前来就诊。现病史:患者诉8年前因头晕头痛在医院就诊诊断为:高血压2级(高危),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片,每天1次”控制血压。平素眩晕时有发作。现症见:头晕,偶有头部隐痛不适,失眠,入睡困难,夜寐2~3 小时,现需服用“艾司唑仑片1颗,睡前服用1次,”助眠,觉口、眼干涩,近期血压波动不稳定,波动范围在142~118/98~78 mmHg,纳食可,大便干结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查:血压142/93 mmHg,心率79次/分,律齐。西医诊断:高血压2级(高危)、失眠。中医诊断:眩晕、不寐(肝肾阴虚型)。治法:补益肝肾,养阴清热安神。处方:熟地黄15 g,丹皮10 g,山萸肉10 g,淮山药30 g,茯苓15 g,钩藤15 g,旱莲草15 g,合欢皮15 g,枸杞10 g,首乌藤30 g,龙骨15 g,炙甘草10 g,女贞子15 g,牡蛎15 g,珍珠母15 g,乌梅6 g,黄连6 g(3剂)。用法用量:配方颗粒,用温开水冲服,统一由江阴天江药业制备,每剂制备6袋,饭后半小时服用,每剂两天,每次1袋,3次/日。医嘱:忌食辛辣香燥、酸冷、油腻食品;保持心情愉悦;规律服用降压药;不适随诊。

二诊:2020年10月13日。患者诉头晕较前好转,已无头痛,睡眠较前改善,但有时仍需服用安眠药,夜寐4~5小时,但睡后易醒且多梦,口眼干涩明显好转,大便质偏干难解。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查:血压130/85mmHg,心率68次/分,律齐。处方:上方将熟地黄改为生地黄,减去钩藤、黄芪,加麦冬15 g,菟丝子15 g,茯神30 g,青蒿15 g,炒枳实15 g,酒大黄10 g,陈皮10 g(7剂)。

三诊:2020年10月27日。患者诉现已无头晕头痛,睡眠较前明显改善,现已不需服用安眠药,夜寐6小时左右,偶有眼睛干涩,大便成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查:血压122/77 mmHg,心率65次/分,律齐。处方:二诊时方减酒大黄,继予7剂服用,巩固疗效。

按语:本病例患者以反复头晕、眠差为主诉前来就诊,属中医学“眩晕”“不寐”范畴,辨证为肝肾阴虚型。患者高血压病史8年,睡眠欠佳5年,病程较久,日久耗伤肝肾之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而出现头晕、头痛不适,肝肾阴虚,虚热上扰则眠差多梦。治以补肝益肾、养阴清热安神,予六味地黄汤加减,首诊时加女贞子、旱莲草补肝益肾;龙骨、珍珠母、牡蛎平肝潜阳安神;首乌藤、合欢皮滋阴养心安神。二诊时患者头晕情况好转,睡眠改善,但大便干结难解,故将熟地黄改为生地黄增强滋阴润燥之功,减去钩藤、黄芪,加菟丝子补肾益精,加茯神增强养心安神之力,加青蒿养阴清热,恐滋补药过于滋腻碍气,加炒枳实、陈皮理气健脾,患者大便干结难解加酒大黄泄热通便。三诊时患者已无头晕头痛,睡眠较前明显改善,已不需服用安眠药助眠,大便正常,所以上方减酒大黄,继予7剂巩固治疗,疗效较佳。

4 总结

高血压伴失眠患者越来越多,两者之间关系密切,高血压会引起睡眠时间及质量的下降,失眠会导致血压控制不佳。陈文慧教授认为高血压与失眠两者的病因病机与肝脏密切相关,临床上她主张从肝论治高血压伴失眠,主张患者在常规服用降压药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这样不仅可改善患者失眠情况,还可协助降压。治疗上陈文慧教授以调理肝脏为主外,还强调兼顾肾、脾、心等脏腑的治疗;且重视病程进展中病理产物的治疗,如痰湿及瘀血的消除,平衡好“治本”与“治标”的关系;同时陈文慧教授还重视患者情志的调摄,嘱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如进行适度锻炼、参加一些文体活动、遇事多与亲戚朋友沟通等,从而促进病情的恢复。

猜你喜欢

阳上亢头晕肝肾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梳走头晕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