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结合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的临床效果

2021-03-28张爱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悬剂奥司季节性

张爱娇

小儿季节性流感属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流感病毒感染引发,具有传染性,能够形成人际传播,主要在秋冬季节流行[1]。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为流感病毒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病毒侵袭,进而增加了小儿季节性流感的发生率[2]。小儿季节性流感的发生会引起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令患儿感到身心不适。病情的持续进展,存在着肺炎、高热惊厥的发生风险,对于患儿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均会形成一定的损害,不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发育。小儿季节性流感患儿应该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病情的持续进展,进而降低疾病的危害性。在小儿季节性流感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合理选用治疗药物,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氨酚麻美干混悬剂均可作为临床用药的选择[3]。奥司他韦的应用,药物作用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其活性,进而抑制病毒颗粒的释放,防止病毒的扩散。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的应用,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能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达到退热效果。盐酸伪麻黄碱、无水氢溴酸右美沙芬分别起到缓解鼻塞、抑制咳嗽反应的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小儿季节性流感患儿的临床症状[4]。本次研究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结合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7 月期间收治的104 例小儿季节性流感患儿,应用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 例。观察组中,男∶女=28∶24,年龄10个月~6岁,平均年龄(3.13±0.96)岁。对照组中,男∶女=30∶22,年龄9 个月~5 岁,平均年龄(3.08±0.71)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结合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符合《实用儿科学》对于疾病的诊断标准。

1.2.2 排除标准 ①对于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氨酚麻美干混悬剂过敏;②肝肾功能损伤。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63)治 疗,15~30 mg/ 次,2 次/d,口 服 用 药(患 儿 体 重<15 kg:30 mg/d;患儿体重15~23 kg:45 mg/d;患儿体重≥24 kg:60 mg/d)。持续治疗1 周。

1.3.2 观察组 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氨酚麻美干混悬剂联合治疗。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浙江康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31),年龄<3 岁患儿,给予氨酚麻美干混悬剂1 包+温开水10 ml,制成混悬液,口服用药,3~4 次/d。年龄4~6 岁患儿,给予氨酚麻美干混悬剂1.5 包+温开水15 ml,制成混悬液,口服用药,3~4 次/d。持续治疗1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判定标准:治愈:发热、咳嗽、咽痛症状完全消失,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恢复正常;好转: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显著减轻,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显著降低,接近正常水平;未愈:仍伴随有明显的发热、咳嗽、咽痛症状,炎性因子指标异常,发生高热惊厥、肺炎等并发症。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 包括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咽痛消失时间。

1.4.3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清CRP 水平检测,血清CRP 水平降低,反映出炎症症状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治愈31 例(59.62%)、好转18 例(34.62%)、未愈3 例(5.77%),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中,治愈20 例(38.46%)、好转22 例(42.31%)、未愈10 例(19.23%),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08,P<0.05)。

2.2 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1.37±0.52)d,止咳时间为(2.04±0.45)d,咽痛消失时间为(2.97±0.39)d。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2.82±0.71)d,止咳时间为(4.02±0.62)d,咽痛消失时间为(5.21±0.44)d。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81、18.637、27.473,P<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的CRP 水平为(26.37±3.89)mg/L,治疗后为(11.97±2.43)mg/L。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的的CRP水平为(26.49±3.72)mg/L,治疗后为(17.12±2.28)mg/L。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45,P<0.05)。

3 讨论

小儿季节性流感是秋冬季节常见、多发的儿科疾病,主要受到环境变化、免疫力低下、流感病毒侵袭等因素的影响[5]。为了有效控制病情的扩散与传播,同时减轻疾病对于患儿身体健康的危害,应该及时、有效的实施治疗,加快患儿发热、咳嗽症状的消退,预防高热惊厥、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6]。在小儿季节性流感的一般治疗中,保持患儿口腔、鼻腔清洁,增加饮水,并实施物理降温。然后应用抗病毒治疗药物,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7]。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以神经氨酸酶为作用靶点,对其产生抑制作用[8]。在流感病毒转录与复制的过程中,神经氨酸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病毒扩散链的关键环节,通过解除病毒与宿主之间的联系,促进病毒的自由移动,达到释放病毒颗粒的作用[9]。而利用奥司他韦可以有效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进而防止病毒的扩散,控制病情的进展。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在小儿季节性流感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应该结合患儿的实际体重,对于用药剂量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在获得良好应用疗效的同时,保障治疗的安全性[10]。小儿季节性流感患儿的临床治疗期间,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应用,在抗病毒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可以有效清除病毒,进而缓解炎症,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但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临床应用期间,在退热、止咳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儿季节性流感的治疗效果,快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发热、咳嗽症状,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是一种复合制剂,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以及无水氢溴酸右美沙芬为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分别在退热、消除鼻塞症状以及止咳等方面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与此同时,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的应用,能够产生显著的抗炎效果,促进呼吸道炎症的消退。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结合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结合治疗在小儿季节性流感患儿中的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悬剂奥司季节性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丹皮酚混悬剂的制备
粕类季节性规律:豆粕篇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阿苯达唑混悬剂的质量评价及其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国内外混悬剂质量控制要求及建议
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回落
Calcium channel α2δ1 subunit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远离季节性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