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群众文化美术价值和工作策略探析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群众

邢 磊

(德城区文化馆,山东 德州 253000)

一、新时代群众文化美术的价值

1.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

美术作品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内涵。因此,群众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深刻地体会复杂的思想情感。因此,新时代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能够使群众掌握美术鉴赏方法,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使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层次。群众文化美术活动能够转变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使人民群众的艺术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能够陶冶群众的情操,还能让群众与艺术作品建立深刻的联系感。人民群众艺术素养在提高的同时,能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有品位,学会鉴赏美,热爱生活,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层次。

2.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新时代应当注重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使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得到有效地增强。美术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能够深刻的体现一个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艺术作品,往往具备一定的时代烙印,有着很高的历史意义与教育意义。因此,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能够加强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重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需要对群众美术活动予以高度重视,在群众活动中引入皮影艺术、剪纸艺术、绘画艺术等,提升文化的影响力。

3.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新时代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以往的文化娱乐形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应当重视群众文化美术活动,有效充实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现阶段,很多具有本土特色的美术活动融入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大众逐渐接受了以往被忽视的艺术形式。美术活动的开展,能够使艺术创作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使本土文化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4.创新与发展美术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能够促进群众的创作灵感,对美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群众在参与美术活动的初期,通常情况下以学习和鉴赏为主。群众的审美水平与鉴赏能力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美术作品的要求会更高。群众对美术作品的高要求,会促进艺术事业的进步。并且开展群众美术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群众将自己的艺术收益投入到美术活动当中,能够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吸纳大量的高水平美术爱好者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对美术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5.提高群众的创作热情

趣味性的美术活动才能够吸引人民群众参与,群众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也逐渐具备一定的创作灵感与独特的美术见解。群众文化美术创作应该建立在文娱休闲的基础上,从而激发广大群众的生活热情[1]。很多与群众职业特征相符的美术形式,逐渐得到了有效发展。类似于陶艺、钢丝雕塑、沙画等美术形式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将很多的美术元素也融入了饮食文化中。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美术元素。美术不仅需要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参与其中,更应当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创作中。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当中所诞生的美术形式非常的接地气,符合群众的心理预期与审美体验,并且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值得进行发扬与推广。

二、新时代群众文化美术的工作策略

1.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联系群众共同达成工作目标。因此,需要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予以高度重视,这对于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提升群众美术管理人员的预测能力、组织能力、规划能力、引导能力、创新能力。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水平以及专业知识储备。因此,群众文化美术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群众文化工作的理论知识以及美术相关的知识技能,还需要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群众美术管理人员是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需要对人民群众的文化进行充分的考量,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方案,充分地把握领导的意图,将有导向性、示范性的群众美术活动带给大众。在领导以及群众的支持下,能够有效提升活动的举办成效。在开展群众美术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辅导培训工作。因此,群众文化美术管理人员应当注重提升自己的辅导能力,这样才能与群众的辅导需求相符,充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打造好的群众美术作品。

2.打造高品质的人才队伍

想要使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得到有序的开展,需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这样才能为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紧密地联系喜爱美术的人民群众。在优化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其一,应当结合群众美术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根据专业结构以及年龄结构来整合现阶段的人才,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养预案,将高校优秀的毕业人才与社会中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吸纳到队伍中。基层群众文化单位在吸纳人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对基层群众文化单位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完善。其二,需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聘请相关专家来参与群众美术工作,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实施结对子帮扶。将优秀的群众美术工作者送出去交流、培训、学习、参观、拓展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另外,应当调整现阶段的人才队伍专业结构,利用再培养的形式来实现人才的专业转型,从而使现有人才达到岗位的专业需求。另外,引导社会上自由工作者参与到群众文化美术当中,补充基层文化单位人才的短缺。群众美术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一个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3.利用数字化开展群众美术工作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各种新型的技术让群众美术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在传承美术技艺的过程中,很多民间的艺术家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技术充分的融合,使创作出的美术作品更具新时代的特征。例如,传统刺绣需要利用手工针线的方式来一步一步地完成,而现代刺绣可以利用电脑绘图软件进行图形设计,然后通过机器进行制作,不仅能够达到传统刺绣的艺术效果,还能提高制作效率。在开展群众美术工作的过程中,民间美术的审美原则与创意构思,能够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互补。随着数字化的飞速发展,群众美术工作的形式也发生了变革。群众在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虚拟现实的形式来进行美术创作,利用3D技术来展现美术效果图,不仅减少了创作时间,还节省了前期成本,并且能够有效地将美术作品的特点展现出来。例如,民间雕塑可以先利用3D软件设计效果图,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将作品打印出来,从而为群众美术活动的创作带来新的技术。群众在传统的美术活动中,往往通过手绘图纸的形式来进行艺术创作,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使群众美术创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并且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将美术作品展示出来,让群众通过信息设备与移动终端来鉴赏美术作品,让美术作品融入群众的生活中,有效地提升群众的审美意识。

4.创新活动开展平台

在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活动实践创新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美术馆、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双馆建设,在增添与改造设施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文化部门应当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将双馆建设延伸到乡站、基层、群众的家门口,为人民群众构建良好的美术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地发挥美术馆的职能,从而为人民群众带来有效的艺术作品鉴赏平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在日益提高,群众文化美术平台也在持续的创新与发展。群众文化美术平台应当紧贴群众文化美术活动,注重平台的有效性与多样化。共建虚拟平台与实体平台,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室外室内相结合,创新与传统相结合,构建实用性、层次化、综合全面的平台。应当对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充分利用,构建广泛、丰富的美术作品展示交流平台。例如,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新美术创作手法,利用信息化软件来设计工艺美术作品、电脑绘画、民间剪纸、舞台设计等,构建艺术作品交流平台,为民间的艺术爱好者构建一个能够相互学习、提升、交流、展示的平台,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对地区民俗文化进行充分的发扬。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软件的应用,不仅改变了群众文化美术的创作形式,也改变了美术作品的传播形式[2]。在开展基层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亲民,让人民群众有归属感,让广大群众都能够参与娱乐休闲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5.完善制度机制安排

由于缺乏完善、精准的规章制度,因此,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是因为没有对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或者制定的制度过于落后。文化管理机制的落后,就会很难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求。创新群众文化美术机制,落实相关制度,能够使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实效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应当对评价体系构建机制、思想引领机制、智力支持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组织凝聚机制进行充分的完善。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多重机制进行良好利用,运用多元化的资源,使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