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系统整体性角度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

2021-03-27肖文桂

中文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党校条例整体

肖文桂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00)

对于党校行政学院的人来说,如何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优势、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2019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1](以下简称《条例》),我们看到多处关于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建设和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条文。相较2008年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2009年的《行政学院工作条例》,2019年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更加注重干部培训方式和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但对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建设等规定没有做进一步的细化规定,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在新时代,从系统整体性的角度探讨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建设的现状分析

《条例》第2条第1款规定:“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条例》对党校的上述定义,充分表明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党校是一个十分特殊且重要的机构。党校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性,讲政治是党校的第一原则,党校的所有学科都必须讲政治,党校与高校不同在于“党校姓党”,“党校姓党”既规定了党校的教育原则,又指明了党校的办学方向,党校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办和领导的以理论研究和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在百年党的历史上,从工人夜校到安源党校,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校的发展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时期,虽然这中间曾存在短暂的停办,但基本保持近百年的连续发展,而且始终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机构而存在。

从《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到《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再到《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整体建设,并取得丰富的成果,在制度层面把党校行政学院作为规范的对象,客观上赋予了党校行政学院以整体或者系统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发挥干部培训整体优势方面,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整体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分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而且从党校(行政学院)的发展历史形态看,各级党委、政府办党校(行政学院)是一个基本事实。上下级党校(行政学院)之间虽有业务指导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现实的运作中并不密切。在客观上就会形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各自为政,无法发挥党校系统整体优势,无法形成合力。

系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但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由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系统。在研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我们尽可以抽取其中的一些部分进行研究,但需要明确的是,讨论整体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必须与其他的部分相联系,否则就有可能偏离整个整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既相互联系又不可分割的。系统的性质取决于其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结构性。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些道理同样适用于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第一,从全党的视角来看,党、党的建设、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不仅在功能上是相同的,而且在工作的目标等方面也是相同的,都共同服务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大局,属于同类事物。第三,党校(行政学院)应该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在干部培训教育中发挥其系统整体作用。

二、加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建设的对策思考

要想使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培养出党和政府需要的各类人才,就必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注重加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建设。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强化和完善上下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业务指导工作

党校(行政学院)是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这一定位表明了,第一,中央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具有共同的办校目标,第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总体要求与基本任务等是一致的,第三,党校行政学院事业是一个共同的事业,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这些为上级党校(行政学院)对下级党校行政学院进行业务指导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党校(行政学院)是个整体,一个系统,任何一级党校行政学院都必须树立这种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意识。上级党校行政学院不仅要做好自己本校院的工作,还要负起对下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业务指导责任,为下级党校(行政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出谋划策、分忧解难。

根据《条例》第11条的规定,“上级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加强对下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业务指导”[1],主要包括5项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加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整体优势而做出的制度设计,对于充分发挥其干部培训整体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仅仅只用列举的方式规定这五项工作还远远不够,与现实的需要差距仍很大,并且在运作中还有弱化这种业务指导的倾向,因此,必须强化和完善上下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业务指导工作,以促进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功能和优势的发挥,从而更好地推进党校行政学院事业,服务于党的事业的全局。当然,上级党校行政学院对下级党校行政学院进行业务指导工作的质量,会深刻影响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建设的前途与未来,对此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

2.建立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师资库”势在必行

《条例》第21条规定,“教学是党校(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1],第50条“党校(行政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提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完善干部培训方式的前提。

然而目前,党校行政学院师资的问题已经成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难点。为适应改革开放关键期的需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干部培训方式,在党校行政学院教育中,建立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师资库”势在必行。《条例》第51条规定,“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完善学习进修、交流锻炼等培养机制;营造在教学方式方法和理论研究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良好环境;引进政治素质好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和有志于党校(行政学院)事业的优秀干部等人才;选聘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师资库”的建立,是对现有党校行政学院师资体制的一种改革,能促使现有师资队伍更加精干,对完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师资库”目前仍然是以现有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师为主体,兼职聘用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不仅能够把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内的优秀教师集中起来,而且能够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集中起来,不仅有利于提高党校行政学院的教育质量,而且能够满足干部的培训需求[2]。

3.创新并完善干部培训方式

在培训工作中,党校行政学院一般把讲授式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使参训学员快速地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和提升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存在知识和能力脱节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创新并完善干部培训方式。为此《条例》第24条“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大案例教学力度,推动案例库建设。”

从培训方式来讲,在很多学员已经是专家、高级研究员的背景下,如果再像过去那种以老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实际上,我们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也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转向了“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1],过去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本讲稿”这种单一的模式已经逐步淡出了。但是并不一定要淘汰讲授式教学方式,而应该对之进行改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的需要,讲授式教学需要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搭建一条学员与教员良性互动、适时交流的通道,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3]在教师中树立教学相长、学员主体的理念,使得教学变成学员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的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提升学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同时“促使教师从‘传授型’向‘研究型’角色的转换”[4]。也就是说,教学活动应该由以教师为主体,向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转变。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当中,学员的参与性会大大增强,而教员的培训师的角色更加突出,呈现出了一种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新气象[5]。

当前,在党校行政学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能熟练运用PPT课件和白板等教学手段。如果用形象的话来讲,就是我们现在已经是屏幕代替了黑板,鼠标代替了粉笔。这种教学手段相较于传统的黑板粉笔,更加形象更加直观、更加富有感染力,教学效果也更好,也很受学员欢迎,但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一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猜你喜欢

党校条例整体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