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科普微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2021-03-27董擎辉

中文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普知识科学知识科普

董擎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党中央也十分关注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科普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句话就突出了科学科普的重要性。因此,在科普微视频这一块,需要建立更加具有传播力含金量水平高的科学传播新场局面。本文根据我国的科普微视频发展状况,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为构建科普微视频的传播,提供可供参考的价值。

一、当前科普微视频发展状况

1.科普微视频内容质量较低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状况之下,将信息内容进行制作和传播都不需要过多的成本,许多内容的传播者并没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网络平台传播的信息内容的质量整体水平较低,科普微视频也存在着相应的状况。依据目前科普微视频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投入到科普微视频的资金有限,当前许多科普微视频只是通过简单的Flash动画进行制作,缺乏较强的制作能力,在视频画面上也不能够较为具有特色的呈现[1]。虽然在部分科普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会邀请专业的科学工作者进行对内容的建议与参考。但是在进行传播内容的过程中,不能够将科普内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得科普微视频的信息内容缺乏深度。

具体而言,许多科普类微视频的制作,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方向,力图通过科普类视频来博取观众的点击量。会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通过虚假数据和信息来博得观众的关注。不利于观众获得真实的科学知识,直接违背了科普知识的科学精神与严谨态度。还有部分科普微视频中存在着对封建迷信内容的宣传,使人们在获得科普知识的过程中,给观众带来直接的误导。

在科普微视频领域我国就缺少如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制作的《基因多样性》科普微视频。该视频由基因资源的起源、进化,还有应为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有些物种灭绝的现象,体现出了基因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基因资源就没有富饶美丽的地球的道理,倡导人们加强对基因资源的珍惜。这样优秀的农业科普微视频在科普与价值意义方面都有所兼顾。

2.科普微视频缺少多元化

虽然大部分的科普视频都能够以社会热点为中心,对科普微视频内容主题进行一定的筛选,同时也能够根据现实状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编。造成科普视频的制作过于强调主观性,使得视频内容的针对性有明显的不足,在进行选择准备过程中会忽视观众的需求。许多科普视频观众都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目的的收看,这样直接造成了内容的制作与受众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使得科普微视频的点击率与关注度都有大幅度的下降。我国许多科普微视频制作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并没有针对于某一个领域的内容进行深度的研究与制作。使得观众在对内容进行观看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知识的碎片化,无法对科普知识有深度的了解[2]。由于受到科学知识具有严谨性的特点,在进行科普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片面的追求了严谨性与科学性,造成视频内容缺乏互动性与娱乐性,使得科普微视频不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也不利于科普知识的传播。

3.科普微视频拍摄水平较低

根据科普微视频本身的特点,微视频的内容会更加强调知识性,但是在进行拍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拍摄团队不够专业的问题。普通的拍摄团队不能够满足科普微视频的拍摄过程,更加强调拍摄者,除了要拥有丰富的拍摄技巧之外,对拍摄内容也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虽然目前许多的科普微视频拍摄团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素养,但是针对具有较高专业性的知识,许多拍摄团队是很难驾驭的。不能够将科普微视频的内容建立在高度严谨和科学的基础之上,很容易造成科学知识传播出现偏差与误解问题。

二、优化科普微视频传播策略

1.提高科普微视频内容质量

想要实现客服为视频的高质量传播,在对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严格把关,提高科普微视频内容质量。

首先,需要打造一支具有专业化的科普微视频制作团队。在团队建立过程中,可以引进多样化的专业人才[3]。在引进人才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传媒素养。视频制作与科学知识工作是能够相互融合性的工作,在相互配合下,使高深难懂的科学知识能够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转化为大众化平民的科普知识。在此过程中,要保证科普微视频在内容上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还需要建立在普通大众的需求之上。这样在制作层面就保证了科普微视频内容的水准。

首先,可以借助政府力量,鼓励相关科学家参与到科普微视频的制作过程当中,伪科普微视频的制作进行内容把关,加强微视频制作与科学家之间的沟通,科普微视频的制作内容能够不仅满足观众的所需,更能够体现知识的科学性。其次,科普微视频的主办方必须要加强对科普内容的把控。在科普视频发布之前,需要对科普内容进行及时的审核,对于审核内容中出现严重错误的视频,必须给予及时的删除,保证视频内容是以科学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此过程中,需要微视频的主办方引进相关专业人员,只有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够对微视频中的内容有较为深刻的把控,在这样的推动下,才能使科普微视频从制作到发布都有相关的监控人员进行把关,保证科普微视频的持续健康发展。

2.充分考虑科普微视频受众需求

在5G时代背景之,我们的科普微视频制作者更需要跟进时代发展的趋势,坚持在进行科普微视频制作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到受众需求,根据有针对性的调查,从而了解观众想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将相关科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科普微视频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并且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有吸引的角度,过趣味性的角度来吸引观众,并给予观众相应的科普知识,有利于性更多观众进行知识的科普。目前状况来说,科普微视频的观众人群较为固定,通常是对科学知识具有浓厚兴趣或者是要对科学方面的文化进行学习。如果想要提高科普微视频的传播力度,就需要视频内容,坚持科学文化为导向,他可以保证受众人群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可以适当的增加视频的娱乐性、互动性。趣味的娱乐性与互动性能够吸引观众前来观看视频。科普微视频制作者要清晰的了解观众的定位,视频面对人群较为广泛,它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视频,可以利用趣味性和娱乐性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最后可以加强多方主体的互动性,在科普微视频播放的相关平台,为观众建立观看后视频交流与评论的场所,科普微视频的创作者可以根据观众的反馈,有效的跟进与改进,自身在视频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科普微视频的制作与观众需求的紧密结合[4]。其次,在传播方式上,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新的科技技术,可以帮助科普微视频制作者有针对性的挖掘客户的需要,并且还能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内容的传播。在对顾客的大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对不同的观众制定不同的科普知识传播方案。从而实现受众所接受的内容变得更加个性化,推送的内容精准的符合用户所需。在5G网络背景之,网络运营的成本逐步降低,从而消除了科普微视频消费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之下,可以使科普微视频的制作变得更加的轻松与便捷。可以借助其解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5]。

3.借助科技手段丰富视频内容与传播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普微视频制作者可以有效的利用科学技术来加强视频的内容与传播方式。首先从内容上来说,现在VR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完善,它推动着各类互动工具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为科普微视频的内容上提供了更大的发展舞台。VR技术对于科普微视频来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过去的科普微视频过程中,许多科学技术的讲解会通过三维模型作为辅助,使人们在获取科学知识时,能够更加的直观与立体。但是伴随着VR技术的深度发展,科普微视频制作者可以利用新科技,将相关科学知识的讲解变得更加生动与有趣。例如在讲解有关地农业方面的知识,与传统平白直述的视频介绍相比,VR技术则可以使观众更加快速的带入到虚拟场景之中,从而使科普知识与观众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互动[6]。在科技背景之下,对于科普微视频来讲是一次较为重要的发展机遇。

结语

综上所述,5G时代背景之下,微视频利用自身信息传播,能够及时将内容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吸引许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将科普知识与微视频进行相结合,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科普微视频的知识学习,并加强对科普微视频的传播途径,从多个方面进行提高和改进,使得科普短视频能够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科普知识科学知识科普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