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体育育人价值分析

2021-03-27潘其扬

中文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长跑立德立德树人

潘其扬

(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贵州 黔东南 556000)

一、高中体育教学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1.高考压力大,体育锻炼时间被压缩

一般而言,除了需要特殊考核的专业将体育作为高考必考项目外,大多数高中生在高考中并不会面对体育考核,这也让许多高中生乃至学校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并不重视,加之,高中需要学习的各类课程内容多、难度高,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提前学习完各类课程,以留出足够的时间参与多轮的复习,学习的时间少,高中生学习压力大,体育和德育的时间往往被主科学习所占用[1]。学生的体育锻炼、德育素质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时间,这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违背,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体育教学中缺乏德育教育内容

“立德树人”,以德为先,道德品质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高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才能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受到高考压力、学生对文化成绩过于看重等原因的影响下,高中体育教学时间在一些学校被压缩,部分教师甚至为了满足“学生利用体育锻炼时间去学习文化课程”的要求,而忽略了体育教学内容,将体育教学时间全部还给学生,而学生大多也将时间选择在文化理论课程学习,忽略了体育锻炼个人素质培养的重要价值,使得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中开展得不够顺利。

3.高中体育教学方式亟待创新

德育教育不是教师的“说教”,而是教师潜移默化的教学引导、影响,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亲自感受德育教育,感悟良好的道德品质带来的积极意义,促使学生拥有体育意识,道德意识,但现下高中体育教育还需要多加努力,积极地改善和创新教学方式,因为以往的高中体育方式已经难以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学习德育体育的兴趣,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真实学情的教学方式,进而进行德育教育,变则通,不变则不通。

4.体育教学缺乏促使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考核方式

体育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健康运动的知识与技巧,在具体的项目活动中能够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与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能力,而如何检验学生的能力,则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难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考核制度的不完善,致使许多高中生由于缺乏平等、公正、全面的考核,并不能积极地参与体育课堂活动,与德育教育的目的相背离,优化考核制度,重视学生在体育课堂活动中素质能力的公正、全面的评价尤为重要。

5.学校层面不重视体育教育成普遍现象

学校设立的社会意义便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但在整体的教育环境中,升学率影响着学校每年的生源,不仅仅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生有着升学的压力,学校层面也具备升学率的压力,高中生整体的文化课成绩对升学率有着直接影响,这也导致学校更为重视文化课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体育教育并不重视。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

传统的体育锻炼以教师为主体,使得学生在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时,容易产生一种“为别人学习”“没有参与感”的心理,在体育的课程教学中,积极性不高。而德育树人中的树人,要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2]。而基于 “立德树人”,高中体育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身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从被动的锻炼到自主锻炼,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发展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使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2.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团队协作意识是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养,培养团结协作能力能帮助高中生懂得合作,更好地融入社会集体当中,提高集体的工作效率,发展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体育活动是最为容易将集体概念、团结精神等德育品质释放的形式之一,在高中体育活动中,有意地引导学生组成合作,共同完成体育任务,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基于 “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教师积极地在体育课堂上多为学生提供体育合作的机会,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养成成良好的体育品质,同时,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积极校园体育锻炼的氛围,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3.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和竞争力

高中体育难免会有比赛,有竞争,而基于 “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有时会故意在教学中设置竞技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竞争意识,而每一次竞争、每一次体育比赛活动,都需要学生不断地挑战自己,完成自我的超越,这对于训练学生的意志力作用极高,通过大数据表明,往往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坚持、坚强的意志力和竞争意识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会具备很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而且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德育教育,可以提升高中生意志力和竞争力,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得失心,能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三、“立德树人”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措施

1.挖掘体育项目中德育内容,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

体育项目活动中往往拥有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效地挖掘这类内容,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有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而具体如何挖掘德育内容,则是需要学生亲身感受,如长跑运动员不仅需要强大的耐力,还需要足够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长跑运动员的长跑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其中的体育精神,只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时间、场地、学生整体素质等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既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又能从中学习到良好道德品质。

例如,在提及的“长跑”体育测试项目时,长跑需要一定的运动技巧、耐力及意志力,学生在观看奥运会时总是会被其中的运动员的成就和失败带动着得失心理,但是学生对于长跑真实感受是有所欠缺的,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出发,挖掘“长跑”运用项目中可利用的德育教育内容,设置课程。首先,根据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并结合校园常用运动场400米跑道和课堂十几分钟时间,教师可以安排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的长跑项目(具体根据学生学情选择),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长跑中。其次,教师教授不同项目的运动方法和技巧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后在学生参与长跑实践技巧时,教师适当地提点、鼓励学生坚持、努力、挑战自己完成长跑,学生在只有在真实的长跑中才能感受到长跑运动员的伟大品质,也在挑战之中,体会到体育教育的德育意义,树立强大的自信,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

2.采用多样、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高中体育德育教学的效果

德育教育不是教师长篇大论的教导,而是以身作则地引导教学,但是引导教学需要一定的方法,才能保证高中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类方法需要创新且不能影响到学生日常的文化课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转化师生角色,以这种新颖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当教师,在体育活动上进行德育教育普及,这样学生参与感强,积极性强;也可以结合时事,利用信息技术条件,和学生一起观看体育赛事,如奥运会、全运会、世界单个体育项目比赛等,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设置教学内容……总体而言,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加强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精神,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某次高中体育课上,教师结合高中生的兴趣点,安排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共同的观看奥运会体育赛事,当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获得奖牌或是与奖牌失之交臂时,学生都会迸发强烈情感,或是激动、遗憾之情,但也都能从中感受到中国运动员的伟大和不易之处,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此外,在赛事观看之后,教师可以转换课堂,让学生选择任何一个角度谈一谈观看奥运会之后的感受,充分践行德育教育的目标,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3.合理安排课程举办体育实践活动,践行 “立德树人”的目标

体育实践活动是最容易调动学生体育精神,培养学生体育优秀品质的措施,教师可以定期安排一次较为大型的体育实践活动。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合作,锻炼学生集体荣誉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此外,体育实践活动的举办有利于促成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让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相互融合,提高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效果。

例如,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实践“立德树人”目标,实施德育教育,合理安排高中生各个班级的体育课程时间,组织了一次班级间的足球比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设置队伍,两两(班级)队伍进行比赛,按照淘汰赛规则进球多的(班级)队伍取胜,晋级后进入下一轮比赛,晋级的班级再次安排时间比赛。在比赛前,参与比赛的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训练计划,而其他班级学生则需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声援。而在比赛中,学生互相合作、竞争,发挥体育运动精神参与比赛,声援的学生也在其中能感悟到集体荣誉感的,促使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建立正确体育运动意识,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热爱体育运动、热爱体育精神、具有良好运动品质的人。

结语

基于“立德树人”,高中体育教学中应该将德育教学放在首位,积极地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挖掘体育项目中的德育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安排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和感受体育精神、体验体育品质,感悟体育竞争、体育合作等,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能够正确地看待体育运动,树立正确的体育发展和终身体育参与意识。

猜你喜欢

长跑立德立德树人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十一年长跑的爱情:此生只爱你
长跑囧事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蹦蹦跳长跑大赛
“严以修身”先立德
兵贵神速话『长跑』